樓鐘飛 江南


打開浙江省富陽市政府門戶網站,醒目位置掛出一份常用行政權力清單。清單中,每項行政權力都有一個“身份證號”——權力事項編碼,行政權力名稱、類型、法定依據、實施主體等一一列明。權力清單曬出了什么效果?權力清單到底給部門、市民帶來哪些“紅利”?
清權厘權,削減行政權力40%以上
富陽市鹿山街道的居民涂先生最近想開一家網吧,“原來我聽說路邊一家網吧,公安、文化口子都能管。現在一查清單,清清楚楚寫著,開網吧辦審批就找文廣新局。”
打開“富陽市網上政務大廳”網站,可以按部門或按辦事類別來查詢權力清單。涂先生點開文廣新局權力事項中“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設立和變更的審批”,辦理地點、辦事流程、承諾時限等都詳細列出。涂先生準備這個月就去辦手續。“只要符合受理條件,3個工作日就能辦下來。”——對于老百姓、辦事企業來說,通過權力清單,政府的權力“家底”一查便知。
2014年1月,富陽被確定為浙江省權力清單制度工作試點,在以往基礎上啟動新一輪清權厘權。截至3月底,經過前期清權厘權,富陽市行政權力從2008年的7800多項削減到5879項,其中行政審批事項削減429項,削減率59.3%。
削減后的5000多項權力,仍數量龐大,對老百姓來說很難弄明白,因此富陽按照社會關注、貼近群眾、確保運轉等標準,進一步甄別常用權力、非常用權力。與群眾關系密切、使用頻率較高的常用行政權力,從2551項削減到1465項,削減幅度達40%以上。3月7日正式向社會“曬”出的,就是常用權力的清單。
7月8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姒健敏率領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前往富陽市,開展推行權力清單制度改革試點情況的專題調研。
姒健敏在調研中指出,富陽市積極推進政府自身改革,通過確權、清權、控權與職能轉變,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努力培育發展中介組織,建立政府與市場之間的新型機制,成效明顯。推行權力清單制度改革,使公共權力運行更加規范更加透明更加公平,老百姓辦事更加方便,達到了改革的預期目的。
部門有了“發聲”機會,政民間“距離”更近了
“從技術層面來說,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老百姓,都能清楚地看到部門的各項權力事項,便于檢索和監督。”富陽市城市管理局政策法規科科長童輝認為,權力清單改革,最重要的一點是對權力如何運行進行規范和公開,一些嚴重不符合深化改革要求、不利于富陽經濟社會發展的事項在這次改革中被取消。
童輝說,以前老百姓不知道政府部門手中的權力,辦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先找個熟人幫忙打聽,甚至托關系,感覺沒有關系就辦不成事。權力清單試點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讓權力透明、公開、便于管理。不光是事項內容可知,辦事流程、標準及結果都是可以預見的。這讓行政部門和老百姓都有了一本權力事項的“明白賬”,彼此心里有了底。
童輝舉例,許多商家不知道安裝店鋪的招牌是需要審批的,往往花了金錢、精力,請了工人,做到一半卻因為沒有審批被城管部門給叫停了。特別是有些招牌超高或超大,就得拆了重做,費時費精力。商家遇到此類情況,難免心中不快,甚至會心生埋怨,這是行政部門不愿意看到的。反之,市民知情后,辦事方便了,政民間的“間隙”也小了,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權力清單改革試點,實際上是政府確權的一個環節,政府權力到底有多少項,是由哪個部門實施的,一律公開,從很大程度上說,也能遏制政府部門‘踢皮球的情況。”富陽市行政服務中心業務一科科長汪新豐說,從行政審批角度看,政府部門產生“踢皮球”現象,關鍵是“前置條件”在作祟。
為何會有“前置條件”?汪新豐說,部門在管理過程當中,有時候很可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片面而不成體系,甚至過分依賴審批來達到監管目的,隨意設置一些前置條件,導致老百姓辦事難。
汪新豐說,權力清單改革,就是要根據法律,規范部門的行政權力和行政職責。市民辦理一個事項,要達到什么樣的前置條件,提供怎樣的材料,都要進行明確;行政部門隨意添加的,或為部門方便管理的,甚至為了推脫責任的,都應取消。這對于行政審批部門的工作來講,免去了過程環節的繁冗復雜,提高辦事效率。
富陽市“清權辦”相關負責人說,權力清單試點通過排查廉政風險點,采取針對性措施,還能有效防控廉政風險。
“曬出了權力清單,讓相關負責人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職責,及可能帶來的風險。”該負責人說,早在2008年,富陽就圍繞“規范權力運行”這條主線,積極探索建立廉政風險防控機制。通過這次權力清單改革試點,更深層次梳理風險點,防控廉政風險,對領導干部而言,也是樂見的。
行政審批提速增效,老百姓辦事更便捷了
權力清單制度改革正改變著富陽企業和市民的生產生活,而行政審批是最直觀的體現。從2009年開始,富陽落實“兩集中,兩到位”政策。所謂“兩集中”是指審批職能集中到行政許可科,行政許可科集中到行政服務中心;“兩到位”則是窗口事項進駐到位、授權到位,科長簽發就能直接辦理。
通過改革,富陽政府各部門從150個審批職能科室、88個分管領導,到如今只剩下44個審批職能科室,分管領導減少到35個,讓“精簡版”的審批流程得到再造。
“如果沒有權力清單這個底,根本沒辦法進行流程再造。”富陽市行政服務中心副主任朱玉坤說,正因心里有了底,他們才能不斷與各行政部門溝通,合并、取消、精簡程序,讓審批“加速度”。
朱玉坤說,市行政服務中心建成了網上批文資料共享信息庫,創新設置了網上“并聯審批”新模式,實現審批材料跨部門共享和并聯審批事項“一窗進一窗出”。這給市民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不用重復遞交材料,反復跑多個窗口。
“產權清晰的房產四證實行聯辦,現在只要90分鐘,辦事群眾提供資料從原來分開辦理的32件次減少至10件次。”汪新豐說,目前市行政服務中心還在探索“企業投資項目不再審批”改革,即負面清單以外的投資項目,進行“先建后驗”的審批制度。
汪新豐說,已確定幾個企業投資項目作為不再審批改革試點項目。企業僅通過項目申報、項目論證、用地指標預安排、企業承諾、集中公示、項目設計、施工許可、聯合驗收等步驟便可完成流程,壓縮企業審批時間。“除土地報批時間外,企業投資項目從申報到開工全過程將壓縮至不超過60天,高效便捷。”
把行政權力運轉流程放到群眾“眼皮底下”接受監督
權力“瘦身”之后,能否進一步“健身”,真正實現政府職能轉變?調研中,姒健敏提出,推進權力清單制度改革,當前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如有的部門以備案替代審批;有的部門下放權力不徹底,沒有把整個項目的審批權放下來;有的部門只把事權下放,審批權還沒有做到同步下放;權力清單構建的“一張網”還不完整,存在漏洞等。
“權力清單改革的過程,也是我們對行政管理責任、管理模式重新審視的過程。”富陽市城市管理局局長包文明說,公布權力清單促使部門自我檢視權力行使依據是否充分、權力設置是否符合實際需求和市場規律、是否使群眾受益、是否有更加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
比如說,如果有居民使用不合格的燃氣器具,按照燃氣管理相關條例,執法機關可以對其處罰。“確保市場供應合格產品是監管部門的職責,普通居民作為消費者一般不可能故意去購買和使用不合格產品。把監管責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顯然不合理,我們已建議立法清理取消這條行政處罰權。”包文明說,像這樣“以罰代管”的“懶政”思維就要徹底扭轉,實現政府管理職能的真正變革。
為了讓權力清單制度長效運轉,富陽還將探索權力清單動態調整、監督制約、責任追究等配套制度。同時,實行行政權力運行內容公開、依據公開、流程公開和結果公開,把行政權力運轉流程放到群眾“眼皮底下”,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作為我省權力清單制度唯一試點,富陽要為省內外提供可供借鑒的經驗。因此,下一步如何推進權力清單制度改革備受關注,姒健敏強調,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健全公共權力運行機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一項重要改革部署,要堅持先易后難、先立后破、于法有據的總體要求積極推進。要從“重審批輕監管”向重視“事中”和“事后”的監管轉變,不斷提高政府的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要積極培育發展社會中介組織,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重視中介機構的準入條件、服務標準、質量評估與服務價格管理,發揮好中介機構的聯動作用,推進政府職能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