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香
摘 要:無數的小設計構成了我們的生活環境,一些好的設計往往是細小的、容易被人忽視的設計,其蘊含的人文關懷是深刻的,它能夠貼近人們的需要,能夠在不經意間帶給人們設計上的關懷和感動。
關鍵詞:小設計;關懷;實用性
0 引言
環視我們的周圍,所有的事物都是經過設計的,可以說小到一個杯子,一粒紐扣,大到輪船、飛機、城市建筑,都是經過設計的,設計構成了我們的生活。設計是對生活的一種詮釋,設計師直接設計的雖然是產品,但間接設計的確實人和社會。任何設計都是為人服務的,設計的本源絕不是僅僅為了創造美的軀殼,而是用實用性的思維創造更便利的生活。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的設計不僅要滿足人生活上最基本的需求,更要體現其對人的關懷。設計理論家李硯祖老師在他的著作《設計之維》中寫道:“人在勞作中學會了設計,在設計中凝聚了智慧和創造;設計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人的生活。我們在生活中設計,在設計中生活,用生活的智慧創造設計,用設計創造智慧的生活。”我們生活周圍的設計不一定要規模龐大,不一定要獨特新穎,但一定要實用,蘊含對人的關懷。
在現代生活中,設計廣泛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生活中越來越重視生活中一些“小設計”的實用性,便利性。在這些設計中,一些看似“小”的設計,一些“細節”的設計,蘊含著對人、自然及社會的“大”關懷,這些“小”的設計正是設計師需要關注和重視的。
1 小設計與大關懷
1.1 細節設計的“大關懷”
設計的細節猶如龐大的機器上面的一個小零件,其體積或許微乎其微,作用卻是舉足輕重的。正所謂成也細節,敗也細節,細節甚至可以決定一件設計作品的成敗,左右一個設計師的命運。從生活中的實用小設計來看,細節是產品設計的細部,如按鍵的細部刻畫,轉折面的處理,對產品的局部的造型元素包括色彩、造型、材質進行深入細致的挖掘,并能合理地將這些元素進行整合,細節能使得產品的功能更完善。在現代設計中,一些設計師追求符合時代發展的“更輕,更薄,更小”的設計,這就必須在設計的細節上下功夫。盡管古人有“不拘小節”之說,但在現代設計中,忽略細節往往會造成“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災難性后果。
設計的細節是以滿足人們細微需求為出發點的,不論這些需求是來自生理還是心理的,甚至使一些不為人們自己本身所注意的微小的需求也是我們設計中應注意的地方。注重產品的功能性、實用性,滿足人的生活習慣是設計的主流,而完善設計的細節則是設計的魅力和樂趣所在,也是對人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因此,沒有精彩的細節,就很難有卓越的整體,如果缺少的細節設計,恐怕任何設計都會大打折扣。
美國吉利公司的副總裁在提到設計的細節時曾說過:優秀的設計應強調功能性和實用性,而設計的細節往往能帶來這種感觸和體驗。的確,產品的最終目的是實用,而細節的設計往往能使得產品更好的實用,更完善的發揮其功能。設計的細節可以使產品更具人性化,也更貼切人的情感需求,給人感動和關懷,設計師只有細膩的關注到產品的每一個細節,才能以具有人文關懷精神的細節設計去感動更多的消費者。例如,這個零食袋的設計。
設計師在設計包裝袋的時候往往會在袋子的容量的大小、材質是否環保、袋子的結構上面考慮,當然這些包裝袋設計的主流,在設計包裝袋的時候是不是忽略了一些細節的處理哪。例如,包裝花生的零食袋設計,設計師只需在普通的袋子上又附加一層,使袋子成為雙層的,這樣就可以一邊放花生,一邊放花生殼了。當我們在乘車、看電影時吃零食,就不用特意準備垃圾袋,多么新穎又貼心的設計啊。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設計,使零食袋多了一項功能,更符合人使用時的需求。產品細節是評判一個設計的重要標準,因為細節設計中隱藏著對人的貼心關懷,隱藏著美感,用戶在使用產品的時候會樂于發現并欣賞這些設計精妙的細節。
1.2 小的設計所體現的“大”關懷
俗話說:設計無國界。實際上,設計不僅無國界,設計無大小。一些好的設計往往是細小的。例如我們生活中常用到的香皂。人們在使用香皂時很容易將其滑落到地上,弄臟香皂。很多人使用時會使香皂變得又黏又臟,本身具有清潔作用的香皂已經慢慢地被洗手液代替。尤其在酒店、公共洗手間,早已經很難看到香皂的身影了。面對這些困擾,設計師設計了香皂刨絲器,將香皂固定在墻上,我們把香皂放進去,使用時推一下下面的金屬桿就能刨下一小部分細絲。這樣香皂就不會因使用不小心而滑落到地上。即使在公共場合也可以使所有人使用上干凈的香皂。小小的香皂刨絲器實在是生活中的小物品,在實現其功能的同時又體現了對人的關懷。設計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設計師肯定也有切身體驗,才能做到為“需要”而做。田原老師在其著作《現代設計文化理念》中提到真善美時提到:我們講善,就是設計師要與人為善,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即“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賦予產品情感、個性和生命,以合理完善的功能要素和美的形式來展現對人的關注。即使是任何一個小物品的設計也要通過合理的物理形態和功能,使其真正服務人,關懷人。
時至今日,對產品的實用性功能已經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實用性功能絕不是僅有實用性的功能,而應在實現其基本功能的同時給人更細小的關懷。設計的實用性也不是絕對的、靜止的,而是有發展的。設計不僅要有實用性功能,也是思想和情感不斷完善的過程。當今的設計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遍布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我們時時刻刻都在享受設計帶給我們的價值,也越來越注重“小”的設計的實用性和對人的關懷。例如,能使小孩子用手握住的感冒藥,設計師把藥丸的糖衣做成各種水果味,并把藥丸的中間設計成凹形,更加有利于兒童吃藥,也使吃藥變得有趣。這些設計雖不像設計飛機、輪船那么規模龐大,卻以人性化來滿足了人基本需要的同時,帶給人輕松溫馨、有趣、愉快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讓設計具有其功能的同時通過一些小的設計或細節的設計使其更具人文關懷。
杭間老師在給諾曼的《設計心理學》寫緒時曾提到:“小”是一種更偉大的關懷。并倡導設計界應該有更多研究和觀察“小”的問題的出現。小的生活用品的設計雖然聽起來微不足道,但卻能使人的生活更便利。
2 總結
設計的“細節”可以使產品更具人性化,“小”的創意設計使我們的生活更便利、更有趣,也更貼近人生活中的需要。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沒有一個螺絲帽的設計,就不會設計成一部機器,沒有一個杯子的設計,就不會沒有我們整個的生活環境。“小”的設計是容易被忽視的,但卻是至關重要的。清華教授柳冠中先生在書中曾說過:“創造性”是設計最重要前提;“適用性”是衡量產品設計的另一條重要標準;設計必須被人理解,突出人而不是突出物是好的設計的另一條標準。因此,好的設計并非一定是規模龐大的設計項目。而在生活中一些看似“小”的設計,使我們的生活更便利,蘊含著對人的“大”的關懷。正是這些容易被人忽視的小的設計,細節的設計能夠更加貼近人們的需要,滿足對生活便利的需求,對舒適的需求。而這些小的設計,細節的設計也應該得到設計師更多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尹定邦,邵宏,等.設計學概論[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
[2] 李硯祖.設計之維[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