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葵
摘要:近年來我國積極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隨之產生的為中小企業進行信用擔保和提供融資功能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也應運而生,有利地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但是目前由于中小企業的特殊和復雜性,信用擔保體系依然存在弊端,擔保風險依然不能忽視。
關鍵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風險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7-0187-01
信用擔保是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根據合同規定,由依法設立的擔保機構以保證的方式為債務人提供擔保,在債務人不能依約履行債務時由擔保機構承擔合同約定的賠償責任,從而保障銀行債權實現的一種金融支持方式。但是由于擔保對象——中小企業是一個復雜且特殊的群體,在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影響和作用下,必然會導致擔保過程中的各種風險的增加。為了穩定中小企業市場,對這些風險進行控制顯得極為重要。為了能夠正確認識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并進行有效的控制,本文在結合相關理論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淺析。
一、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不少企業的信用狀況令人堪憂,使信用風險增加
信用擔保機構決定為企業進行擔保的基礎是企業的經營效益和具體償還債務的能力,但是不少效益差、償還能力不夠的中小企業為了能夠得到擔保進行融資,在申請擔保過程中對自身財產經營狀況進行造假甚至瞞報,這種欺騙行為和信息的不透明化就導致了擔保風險的發生。
(二)擔保機構自身運作不規范造成風險
信用擔保機構經營管理不夠規范,有些擔保機構為了吸引企業夸大自身的融資能力,有些則偏離了為中小企業進行信用擔保的方向,轉而投資一些高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項目。除此之外,由于擔保機構內部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進行信用擔保的各項操作步驟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也缺乏信用擔保專業人員的指導導致了信用風險的增加。
(三)銀行不認真履行職責的風險
信用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進行信用擔保之后,銀行就可融資給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在這項交易中承擔了全部風險,使得銀行在履約操作過程中的不認真審查和操作,給本不能夠得到貸款的企業得到了貸款,給信用擔保機構造成風險。
每個事物的出現都有其生長發育的土壤,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小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迅猛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國的中小企業已有1 500萬家左右,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隨著中小型企業的不斷發展,另一個行業悄然出現,那就是為中小型企業融資的信用擔保行業,它的出現使對不緩解中小型企業融資難得問題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也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中小企業高風險、低效益與銀行追求的低風險,高效益是一對很難解決的矛盾。而往往中小型企業是一個國家經濟主要的推動力,如美國,99%以上都是中小型企業,中小型企業就業人數60%以上,新增就業機會2/3都是中小型企業創造的。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中小型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關系到一個國家經濟的生死存亡,因此要積極支持企業信用擔保行業的發展,同時對中小型企業信用擔保所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使中小型企業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行。
二、對中小企業行信用擔保風險的控制措施
(一)擔保機構內部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決策程序
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風險分為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而由于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的風險就屬于可控風險。為了控制擔保風險發生的程度,就要先從企業自身開始。企業應該制定詳細的、科學的內部管理制度,規范擔保操作流程和擔保審查制度,加強對人員的管理,嚴格防范擔保工作中的道德風險,建立監管機構。
擔保機構應該完善決策程序。管理部門的決策可能會影響整個機構的發展方向,如果決策失誤可能會使擔保機構蒙受巨大的損失,所以完善決策程序相當必要。機構內部要進行決策信息的透明化和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在決策過程中要認真聽取機構內專業人員的分析,以大局為重進行科學合理的決策。
(二)培養高級的專業擔保人才和高素質管理人才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興起和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這些處在擔保業務一線的專業人員,他們的操作正確與否決定著擔保風險的程度高低,這就要求這些專業人員具有很高的擔保方面的業務素質和擔保經驗,所以培養高級的專業人才是信用風險的控制的關鍵一步。
除了要培養專業人才,管理層人員的選拔也不能掉以輕心,他們是機構向著科學合理方向發展的指揮者,所以機構應該選擇出一批具有豐富擔保機構管理經驗、能夠對擔保市場和風險有充分認識的高素質人員,來控制信用擔保風險。
(三)建立良好的風險監控機制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面臨著復雜的擔保市場,為了能夠更加安全的進行擔保業務,就要在風險監控機制上做出努力,努力將風險“扼殺在搖籃里”。風險監控機制的作用體現在擔保前、擔保時和擔保后。在擔保前,信用機構就應與銀行進行合作,對申請擔保的企業進行資信情況、負債情況等各方面的調查,分析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和還債能力,為決策提供依據。在擔保時,擔保機構有責任監督企業在貸款使用中的合理和合法性,若發現違規違法行為,擔保機構應該有義務建議融資銀行停止向其發放貸款,以防止事態蔓延。在擔保后,如果發生擔保風險,擔保機構自身財產就會受到損失,這時擔保機構有向被擔保企業要求賠償的權利,如果發現被擔保企業是惡意騙取擔保的,擔保機構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益。
在國家大力扶持下,中小企業經濟得到很好發展,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機制也在摸索中前進著,為了能夠使中小企業得到壯大,使擔保機構得到不斷發展,就要堅定地實施風險管理。目前信用擔保機構各種制度和運營狀況在不斷的完善,一系列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控制的措施也在不斷實施,企業運營信息的不斷透明化和擔保機構風險監控制度水平的提升也給擔保機構和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控制制度將更加的完善。
參考文獻:
[1] 陳晨.論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的法律控制[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11.
[2] 李賓.我國信用擔保行業信用風險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09.
[3] 李霞.安徽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風險研究[D].安徽:安徽大學,2011.
[責任編輯:方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