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商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財務核心競爭力是源于公司核心競爭力而提出的一個概念,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國外學者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對公司核心競爭力進行研究,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觀點,但對財務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卻極少。國內學者從2000年以后,從不同的角度對企業“財務核心能力”進行闡述,通過對財務核心能力和財務核心競爭力文獻研究得出,財務核心競爭力包含于財務核心能力,是企業實施財務戰略的必然選擇。研究過程中發現,構建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沒有提及風險管控機制,這對于構建財務核心競爭力來說,就缺少一塊重要的理論基石。
2005年以后,學者對財務核心競爭力的研究逐漸增多,結合王艷輝(2005)、楊敏(2008)、孟從敏(2009)、李洪濤(2012)的觀點,認為財務核心競爭力是指在對企業內外理財環境分析基礎上,以實現財務戰略為目標、獲得競爭優勢為動因,立足于企業基本財務能力建設,以財務人才培養、財務流程創新、財務風險控制為內核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具有價值性、異質性、排他性的財務競爭體系。
對于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包含的要素,筆者認為除了包括財務資源、財務能力、財務戰略以外,還應包括財務創新和財務風險管控兩個方面。構建財務核心競爭力要素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出,財務資源整合和財務執行能力構成財務核心競爭力的基礎,財務風險管控能力和財務創新能力成為企業實現財務核心競爭力的兩翼,而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實現企業財務戰略目標服務的。
基于財務核心競爭力構建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控制體系,是對以往內部控制理論為基礎建立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創新,對于企業有效整合財務資源、提高財務執行能力、增強財務創新能力、很好地解決企業內部的財務問題有著重大的實踐意義。
以往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構建,基本以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作為切入點,按照籌資、投資、營運資金及分配四個理財活動展開,強調內部審計和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這種傳統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只考慮到企業內部風險控制體系構建,而隨著企業集團發展壯大,企業越來越重視外部不確定性風險對企業財務造成的影響,特別是競爭對手給企業帶來的現實和潛在的威脅,因此,有必要站在更宏觀的財務管理層面,基于價值創造、不可模仿性、排他性、異質性的財務核心競爭力來重構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控制體系,這是經濟發展和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
1.基于目標管理原則。財務戰略目標的實現是財務核心競爭力的追求,它是一切財務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指導一切財務工作的行動指南。在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控制體系構建過程中,必須始終貫徹目標管理原則,不能偏離財務戰略目標。為實現企業財務戰略目標必須建立適應現代化管理需要的財務管理模式,合理分配責、權、利,在此基礎上將財務戰略目標和與之相對應的財務風險控制進行層層分解,具體落實到每個負責人,這樣就可在保證每個層級實現財務戰略目標的同時將財務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2.強化財務資源整合能力原則。張倩(2008)將財務資源分為財務軟資源和財務硬資源,包括:財務文化、財務規章、財務信息化水平及財務人力資本、電子裝備、辦公設施等,他認為財務資源是企業可以擁有、控制或可以利用的所有資源。蔡旺清(2012)認為企業資源不僅包括內部資源還包括外部資源,并強調對企業內外財務資源各種要素進行整合,使之協調配置。如上頁圖所示,財務資源整合能力是財務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之一,并受到財務風險管控能力的影響。筆者認為企業在資源整合過程中應加強財務風險控制,特別是對外部資源的預測、加工及整理過程更要重視對風險的控制。企業只有增強財務風險控制能力,才能有效地培育企業財務運作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從而提高財務資源整合能力。
3.完善財務執行能力原則。楊敏(2008)認為財務執行能力包括領導的以身作則、責權利的分配及規章制度的遵守。筆者將財務協調治理能力、財務信息加工處理能力、財務風險控制及預警能力及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能力也納入到財務執行能力范疇之中。如上頁圖所示,財務執行能力是財務核心競爭力的另一基礎,財務風險管控能力通過財務核心競爭力間接影響財務執行能力。良好的財務執行能力體現財務決策正確性的同時,還必須為財務決策提供決策支持數據,這種包含著風險控制與危機預警功能的財務執行能力是財務人員從長期實踐工作經驗中總結、凝練出來的,具有不可模仿性、價值創造性、風險管控性特點,要求執行財務工作的人員具有較高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和控制經營的能力。
4.提高財務創新能力原則。財務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企業適應外部環境影響、提升企業價值、增強財務人員凝聚力和歸屬感的源動力。企業應從文化構建入手,打造財務文化價值觀,通過創新文化意識促進財務流程再造,保證財務核算及時、準確前提下,盡量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財務風險管控能力和財務創新能力通過核心競爭力相互作用,因此財務創新能力不僅是整個財務流程每個環節的創新,還應包括財務風險控制方式、方法的創新,這要求企業必須不斷完善風險控制體系,并實時增加新的財務風險控制手段。
1.財務資源整合環節的財務風險控制。將財務制度體系建設、財務崗位的監督和制約、財產管理控制三個方面歸入財務資源整合能力。(1)財務制度體系建設包括會計核算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成本費用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辦法等。完備的財務制度體系,才能有效地規避財務風險,更好地發揮財務的核算、監督職能,促進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2)企業進行財務資源整合,崗位設立意味著責權利的具體分配,必須保證崗位之間能相互牽制、制約、監督,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實行,防止財務舞弊發生。(3)企業內部資源包括固定資產、存貨、應收賬款、現金等,應實行專項資產專人管理,并實行多崗位、多部門監督政策,保證資源整合的完整與安全,防止企業資源流失風險。
2.財務執行環節的財務風險控制。財務執行環節包括全面預算控制、財務分析控制和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三方面。(1)全面預算控制,通過編制全面預算加強對財務活動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并根據實際完成與預算之間的偏差,及時提出整改措施,以此保證財務戰略目標的實現。(2)通過編制和分析財務報表,掌握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揭示和披露運營過程中的利弊得失,同時為預測未來年度的財務活動提供基礎性財務數據。(3)財務預警系統構建,是基于財務核心競爭力進行財務風險控制的最直接體現,將企業采購、生產、經營、銷售等管理納入財務預警機制中,實現資源共享,提高風險預測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3.財務創新環節的財務風險控制。財務創新作為一種文化體現在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創新意味著成本與效率、風險與效益,財務創新過程中必然伴隨著某些相關者的利益損失,因此,要權衡風險與效益,以保證實現財務戰略目標。例如創新績效考評機制,就會控制經營者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風險,經營者及員工行為受到約束,但卻保證生產效率提高和企業戰略目標實現。
4.財務戰略目標實現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控制。以財務資源整合能力和財務執行能力為基礎、以財務風險管控能力為保證、以財務創新能力為動力構建的財務核心競爭力最終是為了實現財務戰略目標,這四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滲透構成財務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實現財務戰略目標就是一個風險識別、計量、防范、控制、預警的過程,企業應采用先進的財務戰略計劃、制定及實施方法,保證戰略目標實現的同時最大程度降低財務戰略實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