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爾得



全攝影畫廊2006年成立于上海莫干山路50號文創園區,8年來,這家畫廊舉辦過60多個攝影展覽,到目前為止,合作過的藝術家也有60多位。全攝影畫廊一直關注在觀念和手法上有獨到之處的藝術家,發掘培養有潛質的攝影新銳,為其提供展示、交流、成長的平臺,并將他們的優秀作品推向國際藝術市場。全攝影畫廊在為收藏家提供專業資訊的同時,也積極參與國內外攝影收藏和交易機構的交流活動。從畫廊創立開始,創始人黃云鶴就一直積極開展與其他國際畫廊、機構的交流與合作。此次參加Photo Shanghai上海藝術影像展,全攝影將焦點仍然放在那些觀念獨到的藝術家身上。
全攝影畫廊從攝影起步,后續還開辟了另外一個藝術空間,經營其他藝術門類,相比于其他藝術形式,在您看來,攝影在當代藝術中處于一個什么位置?
黃云鶴:全攝影畫廊在2009年開辟了另一個藝術空間,叫“一個藝術”。創辦這個空間的目的,是要關注在觀念和手法上有獨到之處的藝術家,但不局限于攝影藝術的形式。我覺得每一種藝術形態都很重要,只是攝影藝術在中國的推廣還很不夠。這個不夠是指,我們需要更多的畫廊和美術館等藝術機構,來共同做出更多的努力,將攝影藝術進一步推廣。
可以簡要介紹一下畫廊準備展出哪些攝影家的作品嗎?
黃云鶴:我們這次參展的攝影家有:羅永進,劉月,馬康,馮方宇,張博鈞,宗寧等。這些藝術家都有著非常獨特的攝影語言,也都在我們的收藏家那邊得到了一定肯定。舉兩個例子,羅永進的作品使用比較純粹的攝影語言,從圖像中直接可以看出他所把控的虛實、光影、瞬間等,他用純粹的攝影語言表達出了東方的精神和自身文化修養,這是十分可貴的。相較來講,劉月的作品并不注重攝影本身的語言,他只是使用相機來拍攝他所擺設出來的物件,從而來表達他對天地、陰陽等晦澀的哲學問題的理解,整個作品的影調卻有種油畫感。我們希望通過展出這樣具有東方文化精神的攝影作品,來體現這些當代中國藝術家的藝術理念和追求。其他攝影家,如果你在博覽會看到他們的作品,就可以有大致的了解。
那可以簡要說說畫廊選擇這些藝術家參展的理由嗎?
黃云鶴:這幾位都是中國的藝術家,就像我剛才說的,他們的創作觀念和手法上都有獨到之處,比較能夠代表畫廊的藝術選擇。
畫廊與攝影家是怎樣的一種合作關系?
黃云鶴:我們的合作關系很多樣,具體要根據藝術家和作品的情況來論,包括很多層面。但總體來說,我們都是全球獨家代理這些藝術家。
在跟一個藝術家的合作中,畫廊最關注的是什么?收藏家最注重什么?
黃云鶴:畫廊最關注的是藝術家是否有持續的創造力,以及與藝術家個人的合作度,也就是說,人品是很重要的。據我多年來跟藏家之間的交流,他們的關注點也放在藝術家是否有持續的創造力上,這樣對藝術家及其作品,在整個收藏價值體系中占據著什么樣的坐標點,會有一個清晰的估值。當然,收藏家也會關注其他方面,比如藏家自身的收藏方向也很重要。
能否介紹下畫廊和藏家是如何建立關系并維持聯系的?
黃云鶴:我想,總結起來,大概都逃不出這兩點:誠信和堅持。
目前畫廊在攝影藝術代理和收藏領域,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黃云鶴:我們最大的現實困難是收藏群體不夠大,收藏數量不夠多。
您怎樣看待當下中國的攝影藝術收藏市場?
黃云鶴:這兩年,國內的攝影藝術收藏市場發展比之前快,但關注面還不夠廣。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展覽和國際交流。
畫廊對藝術家如何進行推廣?對當前與國際攝影藝術的交流,您認為還應該加強哪些方面?
黃云鶴:全攝影畫廊對于藝術家的推廣策略是一樣的,只是針對不同推廣項目制定不同的推廣方案。國內與國際攝影藝術的交流還很不夠,需要更多的展覽和更多樣的交流形式。此次上海藝術影像展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想,有了更多的展覽和交流,才能開拓國際攝影藝術收藏市場對中國攝影家的關注。
您覺得中國當代攝影家及攝影新銳應該如何經營自己的作品,以獲得更大的關注?
黃云鶴:社交網絡很重要,很多中國當代攝影家或新銳,正在通過微博、微信等平臺推廣自己,這種方式已經擴大了他們作品的推廣面,并得到更多關注。但是,如果希望自己的作品進入專業藝術收藏市場,目前來看,最好的選擇可能還是和專業畫廊合作。
那么,專業畫廊和藝術家如何建立合作關系,作為藝術家應該做些什么?
黃云鶴:首先,雙方在藝術理念上需要相互認同。之后,要看藝術家是否有持續的創造力。同時,畫廊在這個過程中,要能夠為藝術家建立一個收藏市場。藝術家應該做的,最重要的還是創作出好作品。
一個好的攝影博覽會的標準是什么?
黃云鶴:我認為好的攝影博覽會本身要是一個好的博覽會品牌,有足夠好的推廣度,對參展作品的品質有好的把控力,才能夠吸引真正的藏家來觀展。
全攝影畫廊對于成交數量和金額,是否有預估?
黃云鶴:我們這次參展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推廣全攝影畫廊代理的藝術家作品。不過,我們對于成交數量和金額還是比較樂觀的,但具體數字還沒有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