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山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河南新鄉 453003)
倒V形扇錐天線是水平V形天線的一種變形,將水平V形對稱振子天線的兩臂改為扇錐面,并且架設于近地面,即成了倒V扇錐天線,這種天線能同時接收垂直極化波和水平極化波。倒V形扇錐天線具有工作帶寬較寬、增益高、結構簡單、移動性好、拆卸方便等特點。天線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天線示意圖
根據用戶需求,本文設計的短波倒V形扇錐天線主要考慮天線的功率容量和機動快速架設等特點,由于用戶要求的功率容量為5kW,同時還具備3人在不大于30min的時間內架設完成和在不大于20min內拆裝完畢,所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設計。
考慮到天線使用的環境條件、工作帶寬(短波波段)的要求,天線面左右對稱的兩部分由7根直徑為4的帶皮銅絞線組成;中心饋電處使用車載液壓升降桿升降,升降桿頂部裝有匹配網絡及阻抗變換器;升降桿最高8m(離地面最高10m),天線展寬48m。軟件仿真倒V扇錐天線示意圖如圖2所示,天線計算結果如圖3所示。
天線系統由天線面、支撐桿、配重、匹配電路及饋線等組成;考慮到天線的使用要求,天線面可采用軟銅線制作;天線支撐桿采用液壓升降桿的方式更便于收放。
為了使倒V扇錐天線適應機動化使用要求,天線匹配器采用放在地面、通過平行雙線傳輸線的方式給天線進行饋電,平行雙線間距D=0.04m,平行雙線使用Φ4mm的銅絞線,并且采用聚四氟乙烯板作為支撐。
取大地εr=30,σ=0.001s/m,計算得到相對50Ω的天線駐波比(見圖 3)。

圖2 天線仿真示意圖

圖3 天線駐波比(300歸于50Ω阻抗變換)
天線阻抗變換器采用6∶1阻抗變換,阻抗變換器輸出為L36電纜座,輸入端采用兩端口平衡端螺紋連接。
1.4.1 平行饋電線的耐壓與功率容量計算
利用聚四氟乙烯作絕緣支撐,平行饋電線間距為D=40mm,其特性阻抗為:

式中:D為雙導線中心間距,d為導線直徑Φ4mm,計算得到集合線(平行雙導線)的特性阻抗為:Z0=359Ω。平行雙導線的電壓波腹點最大電場強度為:

d為平行雙導線的直徑(cm),Z0為雙導線的特性阻抗,k為行波系數。將 Z0=359Ω,d=0.4cm,p=5kW,k=1(假定在完全匹配的情況下)代入上式得平行雙導線的電壓波腹點最大電場強度為:Emax=0.6kV/cm。可以看出,即使在潮濕空氣的工作環境中,平行雙導線的電壓波腹點最大電場強度遠小于潮濕空氣臨界場強值E0=1.2kV/cm,因此,平行雙導線的功率容量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1.4.2 天線面耐壓與功率容量計算
按等效傳輸線理論,天線振子是由對稱振子變形而成,對稱振子可看成特殊的傳輸線,振子表面的最大場強為:



式中,W為振子的特性阻抗,d為振子直徑,n為線數,va代表振子的等效電壓有效值,Ed為臨界場強的振幅,通常為6~8 kV/cm,這里取6 kV/cm。由以上公式計算可知,天線面采用7根Φ4銅絞線,跨度為48m時,完全可以滿足功率容量要求。
天線系統由天線、液壓升降桿和匹配器等3大部分組成。其中天線面主要由結構件組成,結構件的可靠性隨時間耗損而降低,它受自身重量、雨、雪、冰、風、濕度以及鹽霧影響,隨疲勞、老化、磨損、腐蝕等因素而降低,它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在結構設計上考慮天線的使用環境,使用期限及天線結構部件材料等因素而詳細計算,并留有足夠的安全系數,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以及定期維修維護保證其可靠性;液壓升降桿由驅動部分電路及液壓升降桿結構件組成,液壓升降桿結構件采用和天線結構件相同的設計方案;驅動部分電路及天線匹配器由電子元器件、電路模塊及電路板等構成,采用電子元器件可靠性理論來預計和分配其可靠性指標,優選出適應于該天線使用環境及使用期限的電子元器件,形成最終的天線組成單元。
此項內容僅針對液壓升降桿控制部分進行。在整個設計中考慮屏蔽、隔離、接地,最大限度地斷開電磁干擾的傳輸路徑。元器件的位置和走線要合理布置,以盡量減少靜電耦合。采取電磁信號防護措施進行控制部分的防護設計,選購元器件、電纜電源線、電機部件時,選取滿足指標要求、輻射小、抗干擾能力強的部件,確保產品滿足GJB151A和用戶對電磁兼容性相關要求。
通過上述仿真計算和實際測試,天線設計能滿足技術指標的要求;同時經過用戶長時間在復雜環境下的使用,天線系統的電性能指標基本不變,外觀結構保持良好。
[1]王元坤,李玉權.線天線的寬頻帶技術[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
[2]魏文元,宮德明,等,天線原理[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5.
[3]周朝棟,王元坤,周良明.線天線理論與工程[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88.
[4]林昌祿,聶在平.天線工程手冊[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
[5]郵電部北京設計院.電信工程設計技術手冊——天線和饋電線[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