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守義
我長期從事攝影記者工作,多次采訪報道外國政要的來訪。執行這類采訪報道任務,我自知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采訪中總是頻頻按動快門,因此每次拍攝的照片都很多。但在最后整理發稿時,入選的圖片卻不外是司空見慣的迎接、會見、洽談、參觀、簽約……多為莊重的場面,構圖也往往陳陳相因、千篇一律、缺乏個性。如今回頭想想,倒是那些發稿時“不宜刊用”的照片,那些“計劃外”的鏡頭,反而歷久難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密特朗席地而坐
1981年2月,時為法國社會黨領導人的費朗索瓦·密特朗在總統選舉的前夕來我國訪問。2月12日密特朗一行抵達山東,當時我是隨團采訪唯一的攝影記者。13日法國客人游覽曲阜孔廟。參觀期間,密特朗興致勃勃,他被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所吸引,對建筑宏偉的孔廟贊嘆不已。當游覽到孔廟大成門時,主人建議到貴賓休息室休息一下,被他婉言謝絕,并隨即和隨行人員一起靠近精雕細刻的盤龍石柱,席地而坐……見此情景,我迅速趕過去,連連撳動下快門。
密特朗結束那次訪問回國后,即當選為法國第六任總統。
西哈努克入鄉隨俗
西哈努克親王曾長期在中國居住。1989年他到山東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游覽參觀。我隨同采訪了西哈努克在山東活動的全過程。
早在1972年,西哈努克親王首次訪問山東時,就希望能到曲阜參觀圣人之家,可惜時值“文革”,“三孔”不對外開放,他的愿望未能實現。所以他這次來山東,主人特意把曲阜作為訪問的第一站。
步入孔廟,置身巍峨莊嚴的古建筑群,他興致極高,專心地聽著導游的講解: “成化碑是孔廟里的一座巨碑,立于明代成化四年,精湛的楷書書法,記載著孔子德侔天地、道冠古今的圣跡……”隨后,導游風趣地介紹馱碑的動物叫赑屃,是龍的第六個兒子,因為它善于負重,故用來馱碑。不過,它的架子很大,只有皇帝立的御碑才肯馱。當地流傳著一種說法:“摸摸赑屃的頭,永遠不發愁;摸摸赑屃的腚,永遠不生病。”西哈努克聽到這里,哈哈大笑:說:“我們今天到了圣人之家,不妨入鄉隨俗,消災祛病,圖個吉利吧。”說罷,就拉著夫人莫尼克公主將赑屃從頭到尾摸了個遍,然后雙手合十,祈求平安。
議員夫人泰山求子
1988年5月,遠在大洋彼岸的洪都拉斯國民議會副議長何塞·安東尼奧·古斯曼為團長的議會代表團來山東友好訪問,我除了進行常規的外事活動報道外,還拍了一組別有情趣的鏡頭。
5月11日,客人游覽泰山,我發現年輕的國會議員魯道夫·伊里斯亞·納瓦斯的夫人在通過翻譯詢問泰山奶奶廟的神位,這引起了我的關注。當經過碧霞祠時,這位夫人約著翻譯離開大隊人群,徑直走了進去。對新聞的敏感促使我跟蹤而去,抓拍了這組外國女賓泰山求子的照片。
事后,我采訪這位夫人時,她說:“來中國之前就讀過泰山女神的故事,知道碧霞祠里供奉著送子觀音的銅像。泰山女神有著崇高的地位,吸引著很多遠程的香客來此參拜,如今,我已親臨現場,何不帶個美好的愿望回去!”
吳作棟道別司機
新加坡共和國總理吳作棟1994年4月來山東進行了為期五天的考察訪問,確認了山東是外商投資的理想場所,并提議新加坡與山東共同設立一個貿易促進會,作為處理雙方貿易往來和經濟合作事務的常設機構。4月26日在煙臺萊山機場,吳作棟總理與陪同的山東當地領導依依惜別,登上回國的專機。當他登至舷梯五六階時,突然又轉身走了下來,徑直向四十米開外的停機坪盡頭的汽車停泊處走去。我感到很奇怪:總理莫非是遺忘了什么東西在車上,或者有什么特別的事情要交代?我提著相機緊緊跟隨其后,只見吳作棟來到汽車司機趙偉會面前,緊緊握住他的手,連連致謝:“師傅,這幾天辛苦你了,你的開車技術和服務都很好,謝謝你!”
這本是一張意外拍攝到的看似尋常的照片,卻深深觸動了我。凡親眼目睹整個過程的人,都由衷地對這位異國總理肅然起敬。一位隨行的政府官員感慨地說:“回憶這幾天和吳作棟總理的接觸,此人身上頗具周恩來總理的遺風。”
(摘自《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