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要:即興伴奏是高校鋼琴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然而長期以來,該門教學在教材選用上卻存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使教學質量的提升受到了制約。鑒于此,本文從當下綜合類院校即興伴奏教材的選用現狀談起,就如何選好教材、用好教材提出了具體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綜合類院校 即興伴奏教材 選擇和使用
一、當前綜合類高校即興伴奏教材的使用現狀
從當下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國家教育部門尚沒有對教材進行過統一的編訂,所以各個學校所使用的教材種類繁多并略顯混亂。主要包含綜合類教材、與基礎鋼琴演奏相配套的教材以及以伴奏音型訓練為主的教材等幾個類型。雖然這幾類教材各有特色,而且能夠基本滿足教學的需要,但是其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綜合類教材,雖然其能夠和鋼琴演奏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但是教材中的示范曲目卻相當陳舊,多是一些二十個世紀的革命和兒童曲目,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而如果教師再去收集合適的曲目,則在無形中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又如與基礎鋼琴演奏相配套的教材。該類教材的本意是好的,試圖將學生學到的鋼琴演奏知識和能力及時與鋼琴伴奏結合起來,但是實際情況卻難以令人滿意。因為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鋼琴演奏和伴奏兩方面內容相脫節的現象,并沒有獲得一種針對性的效果。而以伴奏音型訓練為主的教材,則表現出了一種自主性、聯想性和速成性,對學生本身的演奏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而且單純的音型訓練也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由此可以看出,當下常見的幾種教材雖然各具特點,但是難以真正滿足教學的需要,對教材的變革已經是勢在必行。
二、綜合類院校即興伴奏教材的選用原則
(一)實用化原則
即興伴奏本身就是一門有著鮮明實用性特征的學科,所以其在教材選用方面,也應該將實用性視為首要原則。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對該教材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學得那些具體的技能,能夠為那些曲目進行伴奏等,如果該教材難以達到這個目標,那么就應該予以堅決的替換。而且這種實用性還要體現出時代發展的特點,當前的一些聲樂和器樂曲目,本身就與之前的眾多音樂作品有著明顯的差別,所以在教材中也應該體現出這一特點,最終通過對該教材的使用和學習,能夠讓學生的伴奏水平得到鮮明的提升,特別是能夠滿足當下各類音樂作品的實際需要,以此來體現出即興伴奏的本質功用和這門課程的價值所在。
(二)靈活化原則
每一個學生的演奏和伴奏水平都是不盡相同的,倘若在教學中,為所有的學生都安排相同的內容,則勢必會造成“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所以要求教師要靈活對待和使用教材。比如針對鋼琴演奏水平較低的學生,在伴奏學習內容的選擇上,就不能超出其現有的水平,而是應該選擇與其真實水平相適應的內容。這就涉及到了關于教材使用的傳統觀念的問題。傳統教學中,多數教師都會使用一種教材,認為唯有此才能保證教學的統一性和完整性。但是作為一門實踐教學來說,理性選擇多元化的教材,真正起到因材施教和因勢利導的實際效果,才是教學的本質追求。所以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做出靈活的選擇,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則。
(三)民族化原則
鋼琴是一門外來的藝術,無論是從其發展角度來看,還是從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的角度來看,都要求將民族音樂主動和鋼琴結合起來。表現在即興伴奏教學中,就是加入大量的民族音樂曲目。其既是對當下教學內容的豐富,也有著強烈的實踐意義。舉例來說,在具體的實踐中,有很多曲目都采用了中國的五聲調式創作而成,而如果學生沒有對五聲調式曲目的伴奏進行過研究,則勢必難以獲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從當下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來看,民族音樂的發展成為了一個國家和民族音樂事業發展的關鍵之所在,所以將民族音樂全面融入到即興伴奏教學中,既是教學的實際需要,也是每一個音樂學習者的責任和義務。
三、綜合類院校即興伴奏教材的選用建議
(一)按需分配的教材選用
之所以進行即興伴奏教學,從本質上來說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一種音樂技能,從而更好的適應工作的實際需要。從當今音樂專業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來看,其就業方向是十分廣泛的,包含中小學、企事業單位、各類文化機構等等,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就業職位,都對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特別是鋼琴,其本身就是一種應用十分廣泛的樂器,需要學生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熟練的演奏。但是從很多畢業生的反饋情況來看,他們均表示在學校期間學到的內容過于單一和陳舊,特別是不能和當下的實際內容有機結合起來。舉例來說,現實中經常要為流行歌曲進行伴奏,但是在學習期間卻幾乎從未接觸過相關的內容,直接導致了畢業后無法勝任實際的演奏需要。所以要求努力做到一種按需分配,始終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就業有怎樣的實際需要,教材就要做出怎樣的調整,充分做到與時俱進。比如現實中經常要對合唱進行伴奏,那么就要在教學中加入這方面的內容,除了能夠真正適應現實需要之外,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一種學以致用,從而使教學效率得到充分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的教材選用
前文中提到,現實教學中,學生們的鋼琴演奏能力是參差不齊的,怎樣才能使整體教學水平提升的同時,兼顧到學生個性的發展,就成為了教學中的一個新問題。而要使是這一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教材本身是起到基礎性作用的,即教材要體現出一種層次性差異,真正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比如2008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鋼琴即興伴奏、彈奏分級教程》,就獲得了普遍的好評,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該教材有著一種鮮明的層次性特征,其將各種伴奏曲進行了有機的分類,詳細闡述了每一首曲目的演奏要點、難易程度和注意事項等,使每一個學習者都能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處于哪個階段中,還需要在哪方面進行加強等,真正達到了分層練習、分層評價和分層目標的結果。所以要盡量選擇那些有著鮮明的因材施教特點的教材,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分類,使各教學階段及教學目標更加細化和量化,從而實現“利用個體差異,促進全體發展”的教學目的。
(三)實踐豐富的教材選用
學習鋼琴伴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演奏好伴奏,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即興伴奏也是一種音樂表演。但是在現實中,很多學生都是理論知識較為豐富,但是一到了演奏實踐中,水平的發揮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在教學的選用過程中,應該突出一種實踐性特征。即應該選用那種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的教材,每一種伴奏知識和技能之后,都有相應的練習曲目,而且還有其它曲目的擴展練習。這種對實踐性的強調,能夠引導著學生主動去嘗試,從而真正實現學習的初衷。以《流行鋼琴即興伴奏基礎教程》為例,該教材的特點就是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每一個專項訓練之后,都輔以廣為熟知的經典曲目供演奏者練習使用,同時還有其他曲目的推薦。通過該類教材的選擇,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實踐水平,避免了紙上談兵的尷尬境地,真正做到了學有所長和學以致用。
綜上所述,教材在整個教學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其直接關系到教什么和學什么的問題。作為即興伴奏教學來說,其本身就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特征,所以對教材也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只有選好和用好教材,才能真正實現這門課程的價值和意義。本文也正是本著這一目的,對當前教材使用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用,引起更多同行對這一話題的充分重視,為即興伴奏教學質量的提升貢獻一份力量。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4年鄭州市社科聯課題《綜合類高校即興伴奏教材的選取與應用》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王勝利.如何在即興伴奏中表現民族性[J].太原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0,(02).
[2]張藝.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課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4,(01).
[3]元績.鋼琴系舉辦“視奏與即興伴奏比賽”[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87,(02).
[4]費承鏗.鋼琴即興伴奏的理論與實踐[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