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甜夢
摘要:目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不少家長出于各種目的讓兒童學習鋼琴。啟蒙階段的兒童鋼琴教育對整個鋼琴教育過程來說格外重要,然而在兒童的鋼琴啟蒙教育中存在不少的問題和誤區,對于兒童鋼琴學習的興趣及審美能力的培養非常有害。本文就將對現在兒童鋼琴啟蒙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誤區進行分析研究,以找到兒童鋼琴教育的科學方法和策略,推動兒童鋼琴教育更好更科學的發展。
關鍵詞:兒童 鋼琴啟蒙教育 誤區 策略
一、兒童鋼琴啟蒙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誤區
(一)片面的追求技術訓練而忽視音樂表現
在當前我國的鋼琴教育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兒童都有很高的演奏技巧,他們會彈很多曲子,即使難度很大的曲子他們也彈奏得非常熟練。但是當我們去欣賞這些兒童的演奏時,我們會驚奇地發現,他們雖然掌握了各種技巧,但是他們對所演奏的作品缺乏理解,在彈奏時也缺乏感情。這就使鋼琴教育乃至音樂教育喪失了它最重要的價值。音樂新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和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陶冶高尚情操。其總目標在三個層次中描述,分別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從這三個層次的目標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鋼琴教育乃至音樂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技能的訓練,更要注重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鋼琴演奏作為一個二度創作的過程,演奏者只有充分研究和體驗作者創作時的情感,才能準確領悟到作品的意境,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最好最充分的表達作品內涵的目的。鋼琴教學并不僅僅為了掌握演奏技能,而更多地是為了通過學習鋼琴來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和審美能力,使其受益終生。
(二)興趣的培養不夠
國外許多著名的教育體系,如達爾克羅茲教育體系、奧爾夫教育體系等都很注重兒童自身音樂興趣的培養。我國音樂新課程標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中也非常注重培養兒童的音樂興趣。由此可見,興趣對于兒童學習音樂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琴的過程對大人來說是體力和精力的挑戰,對小孩,更是身心的煎熬。家長和老師要通過各種方法使學生對鋼琴學習產生興趣,這樣學生才能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學習,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但是在當代中國兒童鋼琴啟蒙教育中,教師和家長出于各種目的,并不管兒童是不是本身喜歡鋼琴,也更不對他們學習鋼琴的興趣進行培養,只是一味逼迫他們練琴,練習不好就會打罵孩子。這樣長久以來,兒童一看見鋼琴就會膽怯,一上鋼琴課就會害怕,學習鋼琴就沒有什么快樂而言,效率自然也會很低。
(三)受鋼琴考級和功利主義的負面影響
現階段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習鋼琴,但他們學習的目的并不明確,大多是在跟風,看到別人學,自己也要學,家長看到別人的孩子在盲目的考級,也逼迫著自己的孩子考級。甚至在大多數音樂外行人的眼中,鋼琴考級成了衡量一個人音樂素養和演奏水平的唯一標準。以什么樣的目的去引導孩子學琴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和日后對音樂的悟性。曾經筆者偶然的看到過一位鋼琴老師組織的兒童鋼琴音樂會,在表演之前的介紹中,主持人渲染最多的是每個人考過了鋼琴幾級。然而當聽完所有小朋友的演奏后,心中卻充滿了一些疑惑。大多數小朋友的技術水平很高,鋼琴也考完了全部的級數。但是他們對音樂的感悟、對音樂的情感表現力卻普遍較弱。由于考級和功利主義的束縛,教師和家長在兒童的鋼琴啟蒙教育中忽視了一些更為重要的東西。
二、如何做好兒童鋼琴啟蒙教育
(一)教師和家長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師的教導對兒童的鋼琴教育有重大的影響。教師應該做到:第一,要合理選擇和利用教材。教師要對各種不同的鋼琴教材有深刻的了解,不僅知道每本教材的特點和訓練目的,而且能在兒童鋼琴教育中合理的運用這些教材。第二,教師要努力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很多學生對教師有一種恐懼感,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的鋼琴學習。教師要主動和孩子進行交流對話,與學生建立起友好、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使他們可以在自然的不受拘束的氛圍中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和鋼琴學習中遇到的困惑,以便教師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其進步。第三,教師要盡量的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表演機會,并在學習中給孩子更多的鼓勵。鋼琴學習一方面是陶冶情操,參與自娛,但更多的是運用到表演之中。更多的表演活動可以使那些缺乏自信和膽怯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對于其自身品格的培養也非常有利。
2.家長應該注意的問題
兒童最初鋼琴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日后學習鋼琴所達到的程度都與家長的參與度有很大的關系。在兒童的鋼琴啟蒙教育中,家長應該做到:第一,努力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兒童心理的發展。父母要努力為兒童營造一個全家人都熱愛音樂的氛圍,經常購買一些高雅的音響資料和藝術作品,使家中經常充斥著良好的音樂氛圍,讓兒童潛移默化地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并逐漸產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對更多音樂知識的渴望。第二,家長要正確的引導孩子,重視自己的參與度。從一開始學習鋼琴,家長就要告訴孩子,學琴并不是隨便玩玩,鋼琴從此就是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引導孩子專心、自覺、按時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家長不能過多干涉孩子的練琴,這樣會使他們有壓力,產生逆反心理。當然也不能對孩子的學琴過程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因為鋼琴學習是一個復雜的反復練習的過程,其中也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第三,家長要多多給予孩子以肯定。兒童鋼琴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漫長辛苦的過程,孩子在學琴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家長一定要多給孩子以肯定,時常鼓勵他們,這樣才能使他們不至于失去自信,才能使他們充滿激情繼續努力地學習鋼琴。
(二)教學策略及方法的科學運用endprint
1.注重兒童情感的培養
音樂教育本身就具有情感性特征,由于音樂不是表現事物本身,而是直接抒發人的內心情感,這種情感活動靈活、準確,是主觀情感的審美體驗。以音樂藝術為媒介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最具有情感性的特征。音樂教育就是情感教育。音樂教育的突出特征是情感性而不是技藝性。因此,在兒童的鋼琴啟蒙教育中,教師和家長一定要注重對兒童音樂感和情感的培養。
2.注重兒童多種能力的培養
鋼琴啟蒙教學的目的并不是簡單地教會兒童彈會一種技巧、彈會一首曲子,而更重要的是注重兒童多種能力的培養。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就特別注重以綜合性的教育形式實現對兒童的素質培養。我國的音樂新課程標準也提倡學科綜合性。因此,在兒童的鋼琴啟蒙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兒童彈會一首曲子,更要在一節課中融入基本樂理、視唱練耳等一些基礎知識,使兒童的音樂綜合能力和音樂素養得到全面提高。
3.采取分離訓練的方法
鋼琴本身構造比較復雜,彈奏時需要雙手、雙腳、雙眼的協調配合,因此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兒童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在練習一段樂曲時,要教兒童采取分離訓練的方法。剛開始接觸時要慢練,遇到較長的曲子時要分段練,遇到重難點時要把重難點抽出來單獨、重點練,左右手配合不默契時,要把左右手分開來練。分離訓練的方法在啟蒙階段的教學中非常重要,其有利于兒童更高效率的學習。
4.教學中要有趣味,不要過于死板
兒童的天性就比較愛玩,而練琴的過程卻是極其枯燥,每一首曲子一般都要練習好多遍才能達到預定的效果,這樣就容易使孩子產生厭煩情緒。為了避免這種枯燥,使鋼琴的學習過程變得有趣和生動,就需要教師在教兒童學習中,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創造出一些兒童喜愛的音樂游戲活動,調節學習氣氛,增進其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愉悅的玩耍中學習知識。這樣趣味性的學習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注重兒童的音樂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創新是一個國家進步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國的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提到的音樂教育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鼓勵音樂創造。對于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音樂的聲音與自然界的聲音之間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其體現出的是一種類似于自然界的聲音,它必須依靠人們的想象和聯想活動才能感受、理解得到。對于同一首鋼琴作品,不同的孩子去彈奏會演奏出不同的風格,這就在于兒童的主體性特征。每個人對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音樂沒有限度,音樂形象也沒有“標準答案”,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去彈奏,讓他們在想象和創造性的空間中自由翱翔。
三、結語
啟蒙階段的兒童鋼琴教育對兒童一生的鋼琴學習都有重要影響,若要使此階段的學習對其一生都發揮著正能量,我們就要盡可能確保所有影響兒童鋼琴啟蒙教育健康發展的一些問題和誤區沿著盡可能良好的方向發展。本文只是淺顯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觀點,兒童鋼琴啟蒙教育更好更快的發展還有待于更多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投身于此項研究之中。
參考文獻:
[1]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戴定澄.音樂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4]朱妍.讓學生在玩中學音樂[J].中國音樂教育,201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