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珊
摘要:本文主要運用文獻分析法,以弗雷德里克音樂印刷出版社的鋼琴視奏教材(Four Star :Sight Reading and Ear Tests)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靜態分析研究,總結北美地區鋼琴視奏教材的編寫特色,并探討美國鋼琴視奏教材對我國鋼琴視奏教學的啟示,希望對我國鋼琴視奏教材的編寫過程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鋼琴視奏教材 靜態
一、FS內容概覽
FS共11冊,每冊由十單元(周)組成,每單元的作業是彈奏、打拍子、歌唱、分析,緊隨其后的是測試單元。每一冊書的第一頁中都會列出在本冊書中將要出現的音型和概念,每個單元的主題為本單元教學目標與評價標準的呈現。FS十分注重教學進度的銜接度和連貫性,每冊每單元的曲目數量都編排的十分充裕合理,并且在其后加入單元測試環節,可以為美國不同地區的教師提供多樣性的教材選擇,并且按照學生的學習程度來因材施教
二、FS靜態分析
(一)內容選取
根據FS教材的難易程度,將這11本書分為三個等級,即入門級(入門冊)、初級(1-4冊)、中級(5-7冊)、高級(8-10冊),筆者為方便分析,擬從這四個等級分別將加以分析。
美國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掌握讀譜和記譜的能力,FS的入門教材首先做得就是教會識譜。FS入門冊教材中知識點較少,但分布較廣。對于節拍的教學,本書采用了數拍子并拍手的方法,這樣既可以很快的見到學習成果,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該教材為初級的教材,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內容較入門級多,分布較廣。在這第四冊教材中比較多地呈現了旋律線的走向與起伏,注重培養學生的樂感。同時,從這一冊開始,學生將學習多種音符、記號的內容。
從中級第五冊開始,學習內容開始發展變化,學生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音樂體裁,這個時候的節奏型也開始復雜起來,出現了切分的節奏。總之,中級的教材較之前的教材學習內容更加復雜化,樂曲片段也更加長,接觸的變化音也更多,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高級教材中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內容量與中級大致相同。美國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提高基礎的音樂表現能力,體驗表現音樂的快樂”。值得注意的是,從中低級的“認識音樂”變為了高級教材中的“表現音樂”,高級的定義不僅僅是音樂內容的側重點有了變化,因此,這也對鋼琴視奏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具體要求。
綜上所述,FS嚴格按照“美國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在音樂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體現上較為嚴格,并且十分重視音樂知識之間的內在結構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將知識要點按照學習程度的高低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并將重點難點分散,螺旋式上升。
(二)組織結構
FS教材將一些比較難的知識要點和音樂技能在低級教材中就開始逐漸呈現,隨著視奏能力的提高,逐漸加深難度,不停反復復習,加深印象,直到學生真正掌握。這一特點在教材中呈現的比較典型的比如節奏型、音程、調號等內容,都呈現螺旋式上升的特點。
(三)教材容量
從課程容量上來看,FS涵蓋了鋼琴學習中所有節奏型及旋律模式,包括了三和弦、七和弦、和弦轉位;節奏、旋律與和聲的教學;包括卡農、模進、復調等在內的創編教學方法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個性創造能力,直接親身體驗到各種材質和音響的創作;莫扎特、門德爾松等名曲的彈奏;休止符及記號等教學。
從曲目數量和選擇來看開看,FS每冊的曲目并不是很多,但曲目的選擇種類十分多樣。值得注意的是,每冊在單元結束后的復習部分,FS都會提供一定數量的樂曲和歌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選取合適的曲目來進行教學。
(四)編排設計
在課程論中,課程一般分為學科型課程和經驗型課程。作為課程“外顯”的教材設計風格也有學科型與經驗型之分。一般來說,學科型課程的教材是由一般的公式、定義出發,以傳授知識技能為主的設計結構。這樣的教材結構清晰、文字簡練、要點分明,對于教師來講使用比較順手,但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留給學生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間不大。而依托經驗型的的教材,通常是從具體的情景出發,這樣的教材題材豐富,對學生來說比較容易被接受,對培養學生想象力和思考力方面有很大幫助[1]。可見,FS是介于學科型課程與經驗型課程之間的教材。
(五)呈現風格
FS教材中直接用語言表述內容很少,大多數是與圖、譜結合呈現。教材中所使用的語言是多啟發式和提示性語句。FS全十一冊都使用的 A4 大小的全彩頁,在教材中以五線譜為主,另外呈現了多種的樂譜設計。并使用環保的再生紙。十一冊教材的封面都是全彩色的硬質封面,封底是完成課程的“等級證書”。在教材的內頁中,樂譜清晰,方便閱讀。
三、結語
美國鋼琴視奏教材FS以學生的認知能力為主線編寫教學內容,迎合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特點。在教學實踐中,與演奏型專業教材相比,FS沒有艱深難懂的演奏技巧,老師對鋼琴視奏的實用性技能的培養更為注重;與國內的鋼琴視奏教材相比,FS的編寫更加關注培養學生的音樂分析能力、聽辨能力,平衡音樂聽覺、觸覺和視覺技能。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茁壯發展,我國鋼琴教育水平必將趨于穩定,并逐漸拉近與歐美等國家的距離。良好的鋼琴視奏能力對于鋼琴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有著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視奏能力的提高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器樂演奏技能,并且能對即興伴奏等其他相關學科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鋼琴視奏教材的編寫出版是鋼琴教育事業中重要的一部分,理應受到足夠的重視。同時我們也相信,隨著中國音樂教育中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國的鋼琴視奏教材的建設一定會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
注釋:
[1] 陳俠:《課程論的學科位置和它同教學論的關系》 《課程.教材.教法》,1987年第3期。
參考文獻:
[1][美]J·S·布魯納.布魯納教育論著選[M].邵瑞珍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劉沛.美國學校音樂課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礎及形態[J].中國音樂,2003,(01).
[3]孔凡哲.教科書質量研究方法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