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 要】作業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目前來看,很多英語教師在布置英語作業時,都只是停留在“抄、背、寫”等模式上。這樣的作業不能將學生的個性凸顯,也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基于此,設計什么樣的作業?什么樣的作業才算有效作業?是英語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將結合新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深入分析自主作業、有效作業的設計,以突顯學生個性,讓作業的實效發揮出來,最終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與提高。
【關鍵詞】小學英語;自主作業;有效作業;設計
作業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而好的作業設計,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課堂學習的語言知識;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內驅力;有助于深化學生思維的發展等。經過調查分析得知,目前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形式較為單一;作業效果不明顯;學生消極對待英語作業等。因此,革新作業設計,引進自主作業、有效作業刻不容緩。那么,應怎么樣設計有效作業呢?
一、設計趣味作業,發展學生綜合能力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依靠強迫維持的學習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精神,這種學習是不會長久的”。小學生年齡小,不喜歡枯燥式的作業。針對此,英語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融入趣味因素,以調動學生積極完成作業,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制作卡片;自主設計chant等形式的作業,都屬于趣味作業范疇。
1.制作卡片形式,調動學生動手操作
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很多內容都與生活有關,也能從生活中找到原型、場景等。特別是詞匯方面,大多都能對應上實物。因此,為了讓學生把詞匯記得更牢固,并且使作業更有趣,同時凸顯學生個性,英語教師可以設計制作卡片形式的作業。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三年級英語On the farm 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了動手操作的作業,即制作單詞卡片。本單元學習的單詞主要有:duck, cow, chicken, pig等,學生依據新詞,自主設計單詞卡片,方便記憶。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農家小院圖”,讓學生發揮想象,設計小院中應該有什么?或者是怎么樣的一種場景等。而在圖畫中涉及到的實物內容,需要在旁邊標上對應的英語。這類作業廣受歡迎,因為學生可以在畫一畫中學習知識。
2.自主設計chant,發展學生創造能力
除了利用卡片記憶單詞,還可以運用chant記憶單詞。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把單詞編成chant形式,幫助學生記憶。但是,在作業設計中,英語教師可以試著讓學生設計chant,以發展學習的創造能力。更為可貴的是,以設計chant為作業,便于學生發揮想象,并且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記憶和學習方法,充分凸顯了作業的自主性和個性化。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三年級英語In the library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了chant作業。要求:學生根據本單元所學習的單詞或者句型,自編chant,至少四句或四句以上。在第二天的作業展示上,有學生是這樣寫的:In the library, no talking, no talking. In the class, no eating, no eating. 也有學生是這樣寫的:talk, talk in the library, no no no; eat, eat in the class, no no no. 總之,學生的作業充滿了童趣味,大多學生也通過這類自主性強的作業找到方便自己記憶的方式,并且創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發展。
二、設計探索作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探索性的作業對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具有重大價值。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三年級How old are you?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了探索性的作業。本次作業主要是以調查形式為主,并依據口頭調查結果形成小表格,再以匯報的形式呈現作業。作業如下:利用英文how old are you?How old is your mother/father? 調查三名學生及其一名家長的年齡,并把他們的名字和年齡紀錄下來,制作成小表格。由于這項作業需要先調查,再制作表格,較為復雜。因此,學生可以三人一組,分工合作,完成作業。如有學生負責利用英文提問;有學生負責記錄和制作表格;有學生負責展示,即利用英語介紹自己的作業完成情況,如Betty is ten years old. Her mother is 35. (因為中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1到10的英文,還未接觸10以外的英文)總之,這類作業屬于有效作業,因為學生的合作、調查、表格設計、如何展示等都是靈活的,不受束縛的。
三、設計自主作業,有效凸顯學生個性
自主作業設計屬于較為新穎的范疇。很多英語教師考慮到小學生年齡小,不具備設計作業的能力。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是可以設計作業的。英語教師可以嘗試著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以突顯學生個性,讓學生體驗不一樣的作業,體驗“做老師”的癮。針對小學中年級學生,可以以組為單位,相互出作業。首先,給每個小組編號,如1組,2組,3組等;其次,制定自主作業設計形式:可以是1組給2組學生出題,2組給3組學生出題,3組給1組學生出題。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四年級英語After school這一單元時,教師讓學生相互設計作業。有的小組設計的作業是:請以After school, what will you do為主題,寫幾句話;有的小組設計的作業是利用本單元的句型,設計場景對話等。總之,從學生的作業設計中,教師也會受益匪淺。例如,學生喜歡的作業形式。這可以成為日后教師設計作業的有效參考。
“一刀切”的作業已經不再適應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創新作業設計思路,設計多樣化作業,設計自主作業,凸顯學生個性。只有這樣,英語作業才會更有效,讓學生才會在作業完成中得到發展與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東校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