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語文

小小辛巴是雪球網的知名用戶,其過往的投資經歷表明,價值投資在中國同樣有效果。
最近小小辛巴老師寫了一部有關A股價值投資經驗之作,筆者在此做簡單分析。作者認為,師從巴菲特不如師從格雷厄姆。而格雷厄姆老師最大的創造就是安全邊際這一投資原則。正如格雷厄姆所言,“隨著委托數的增加,利潤總和將會超過損失總和。這也構成了保險公司經營保險的簡單基礎。”
按照格雷厄姆的講法來看,交易股票就像做保險公司的經營模式是一樣的,保費收入一定會大大高于賠付的成本,因為做保險的主要把握的是保費的大額支出是小概率事件,長期來看,公司的保費收入遠高于賠付成本帶來的支出。安全邊際單純的來看,就是把握住價格與價值的差距,當價格低于價值越遠,則安全邊際越大。如果考慮用數量化的角度來分析的話,可以在安全與風險之間劃定一個10刻度的區間。
0-2度是極度安全的區間(格雷厄姆在這個區間活動)
2-3度是安全與機會最佳分布區間(巴菲特在這個區間活動)
3-4度是機會最大區間(彼得·林奇在這個區間活動,但難以持久)
4-5度是暴利和危險的國度區間(威廉·歐奈爾在這個區間活動,牛市大賺,熊市大賠,只能管理小基金,而且運作得不成功,最后只能靠賣報紙賺錢);
5-10度是墜入深淵的虧錢區(大部分著名賭徒和眾多失敗者都在這個區間活動)
一般而言,如果價格能夠在價值的基礎上打上2-3折,即處于2-3度區間應該是比較安全的。而價格相對價值的折扣越大,意味著安全邊際越大。
作者認為,安全邊際理論是價值投資的基礎。而他也偏好困境反轉型企業的投資。一方面,他認為,好的企業往往價格不便宜,但落入困境的企業價格往往很便宜,如果壞企業困境反轉變成好企業,則可以變成“好企業+低價格買入”的組合。這就是物美價廉的投資法則的具體運用。
他認為,最完美的操作是,先買了超跌極慘的困境好股,然后等待估值修復,賺取合理的回報;接下來,市場又發現它其實是小盤成長股,又可以賺取高成長的回報;如果這個小盤成長股能夠成為知名品牌的快銷品,達到一定統治地位后,即成為穩定增長股的代表,穿越經濟周期,變成熊市牛股一般的超級明星股;最后,在其行業的繁榮周期頂峰賣出。
所以,他的投資邏輯應該是把握了公司從小盤成長、穩定增長和周期波動的三個階段的生命周期的特征。在公司處于困境處買入,獲得更大的安全邊際。
作者亦介紹了一些財務分析的方法:
1、 負債越少越好,強調負債率在50%以下;
2、 現金為王;現金越多越好,現金高于股東權益的1/3,現金高于流動負債;
3、 應收賬款越少越好;
4、 毛利率越高越好;
5、 營業收入地位高于凈利潤指標;威廉·歐奈爾的方法是結合利潤增速來判斷成長股的機會,但A股由于凈利潤的增速變動機構投資者更加容易獲取,反而對普通投資者更加難以把握,往往季度利潤增速居前的股票,價格都已經提前反映了業績的增幅。
6、 季報比年報重要,第一季度和中報最重要。
根據小小辛巴老師提供的抄底方法,往往次新股PB達到1-1.5倍即已接近底部區域,而老股則可能需要等到1倍-0.5倍才能算作底部區域。尤其是對于小盤成長股和穩定增長股而言,2-1PB已經相當安全;而困境反轉股、周期波動股則可能要落入1.5-0.5倍PB才安全。
回過頭來看目前市場,我們曾經判斷,藍籌股的最佳擊球區就在6月底,市場的走勢正好驗證我們當時的判斷。進一步而言,未來藍籌股行情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三季度市場做多力量得到了初步體現。從配置上而言,建議把握早周期、中周期和后周期三類品種的板塊輪換。早周期主要是資源類品種,包括有色、煤炭、能源及鋼鐵;中周期主要是工程機械、水泥、建材建筑與汽車制造;后周期則主要指銀行、保險、券商與房地產;三類周期板塊將成為指數上漲的主要動力和板塊輪換的熱點。同時可以關注相關行業的分級基金B分額,短期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