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本化學:南通基地近期將正式啟用
傳聞:雅本化學南通基地近期將正式啟用。
記者求證:記者致電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環保部門正式驗收后就可以啟用。
雅本化學(300261)主營業務為農藥中間體、醫藥中間體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公司定位高端定制,近年來客戶開拓實質性成果顯著。而公司三大基地的布局以及投產一直較受關注,近期公司證實南通基地一期已在調試,正在做一些微調,近期會正式啟用。公司稱,該基地一期產能將數倍于太倉,本年度兩條產品線投產。
據了解,南通基地高規格,大規模,將作為“雅本制造”的旗艦基地,以BPP產能為例,IPO 之前公司的BPP產能約為150噸,募投后增加200噸產能。業內分析人士推斷12年銷量約為200噸左右,13年則實現滿負荷,產銷接近翻倍。南通基地即將投產的新線,規劃產能為1000噸,為當前產能的3倍,定制模式使得公司并不會盲目擴產能,國信證券的研報也指出南通基地定位高端,體量巨大,公司會因此慎重選擇項目。只有訂單的儲備和規模達到一定水平,如過億品種,才考慮開車。因此判斷,公司從上市以來就與國際巨頭密切合作,保持著每年新增2-3家客戶的勢頭,在手訂單已足夠支撐未來的發展。一旦南通基金投產,爆發力不可阻擋。
有券商報告指出,公司定制模式成長邏輯清晰,公司技術體系優勢突出,未來有望不斷贏得新訂單,獲得長遠發展;短期內,三大基地帶來業績保證,尤其是旗艦基地—南通基地的投產品類和儲備產品,收入將實現翻番,而未來幾年公司均處于業績的爆發期。
濮耐股份:全年業績或超目標
傳聞:濮耐股份全年業績或超目標。
記者求證:記者致電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預期全年業績會超過目前設定的目標。
濮耐股份(002225)作為國內耐材行業龍頭濮耐股份今年上半年業績逆勢實現大幅增長,同時也有消息指出該公司全年業績可能會超過目標。
7月24日濮耐股份披露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779.5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02%。對此公司內部人士此前向媒體表示,一般耐材行業上半年要比下半年好,因此公司全年業績有可能會超過目標,此前公司預計2014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4%、27%。
耐火材料行業的下游鋼鐵、水泥等行業產能過剩,是否會導致濮耐股份所面臨的市場空間下降?對此,濮耐股份曾表示,第一目前鋼鐵、水泥行業產量還是在緩慢的增長,由于耐火材料是消耗性材料,因此對于耐火材料行業的需求在刨除耐火材料的技術進步因素外總體上是保持小幅增長的。第二隨著國家倡導的水泥窯無鉻化、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穩步推進,這些細分應用領域也將極大地增加耐火材料的市場空間。第三由于鋼鐵、水泥等下游行業進入了微利的周期,鋼鐵、水泥企業逐步推進集團化采購、整體承包模式,為保障產品質量及后續服務,提高了對耐火材料企業進行招投標的門檻,這樣使公司具有整體方案解決能力的服務商將會贏得更多的市場機會。
克明面業:今年重點研發項目生鮮面獲專利
傳聞:克明面業今年重點研發項目生鮮面獲專利。
記者求證:記者致電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證實該消息,但表示該產品正在研究生產階段,批量上市則不確定。
克明面業(002661) 作為一家專注于掛面食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上市公司,今年重點新項目生鮮面因市場需求量大,頗受投資者關注,近期有消息稱該研究項目生鮮面系列目前獲得一項新的發明專利,名稱為生鮮面條及工業化生產方法和攪拌裝置。對此公司表示目前市場上對生鮮面的需求很大,生鮮面正處于研究階段。
據國家產權局官網顯示,該專利申請公布號為CN103932049A,公布日2014年7月23日。相關信息顯示該發明方法簡單易行,科學合理,適合工業化生產運用;通過改進和料工藝步驟及設備,提高了和面的均勻性,有利于面筋的形成,使生產出的生鮮條面含水率可達37%~42%,與手工面品質相媲美甚至優于手工面,既釋放了人工,又達到了人工的和料效果。
據公司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凈利潤2525.49萬元,同比增長28.55%,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572.6萬元至5611.83萬元,增長幅度為10%至35%。此外,克明面業近日剛剛完成相關股權激勵計劃,公司公告,激勵計劃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為本月11日,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31.05元,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15.33元。激勵計劃包括高級管理人員、中層員工骨干、核心業務(技術)骨干人員以及董事會認為需要以此方式進行激勵的其他骨干員工,共計48人。
藍色光標:遭機構瘋狂拋售
傳聞:藍色光標遭機構瘋狂拋售。
記者求證:龍虎榜數據顯示,周三藍色光標被多家機構拋售。
藍色光標(300058)本周以來成為機構瘋狂拋售的目標,周三該股以超過7%的跌幅登陸跌幅榜,據深交所公布的盤后龍虎榜交易數據顯示,出貨者多為機構用戶。
龍虎榜數據顯示,在賣出的用戶中有4家是機構席位,而買進的用戶中只有1家是機構席位,且數量差距懸殊,顯示了機構資金較強的拋盤動力。
從中報來看,此前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7510萬元-3026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0%-120%,可見從中報來看,公司業績并未出現重大問題,而從基本面來看,也未出現影響公司的利空消息,那么公司股價為什么會出現大幅下挫并引發機構拋售?對此,分析人士表示,近期的下跌主要源于公司“一成不變”的并購擴大市值的模式已經使得市場感覺不到新奇,而公司的各種業績數據也都在預期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藍色光標,包括樂視網、華誼兄弟等在內的去年漲幅牛氣沖天的其它創業板優質傳媒股也遭遇機構看空,傳媒股甚至一躍成為7月資金流水第一板塊。
對此分析師表示,之前傳媒股的上漲多源于市場對其估值的預判與實際股價的差額,當漲幅到達一定程度,基金更多會考慮到對其成長拐點的擔憂,沒有新的動力時刻基金重倉股遭遇資金撤離必然表現為股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