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軍
摘要:本文著重分析了ERP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應用,以及ERP系統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ERP系統;財務管理;問題;對策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水平的增長,客戶更加注重商品的個性化需求,企業管理日益細化、企業對財務管理的要求的日趨提升。ERP是應對這些挑戰的工作平臺。但是,ERP系統在企業財務管理應用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因此,企業需要深化對ERP系統的認識,完善基礎工作,再造管理流程,為ERP系統的應用搭建平臺。
一、ERP系統在財務管理中的功能
(一)ERP系統在企業預算管理中的功能。預算過程控制是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ERP系統提供了基于成本中心、按期間進行成本費用計劃的功能,可以實現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以及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對比分析來監控和分析實際成本的執行情況。在預算編制方面,預算的編制不僅包括財務指標,而且包括非財務指標,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加之預算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比較復雜,這就導致了預算的編制周期較長,必然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而ERP系統是一個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統,它能提供全面預算管理所需要的大部分數據,其余的數據可通過擴展較容易地提供。具體來講,ERP系統提供了靈活的工具來編制預算,可復制歷史數據、建立預測模型,預測未來,可以模擬多個預算版本等等。ERP在預算領域提供的不僅是一種工具,也是一種思路。因此,將預算管理與ERP系統進行結合,能方便有效地實現企業預算的編制。
(二)ERP系統在企業財務分析中的功能。獲利能力分析是ERP系統中管理會計的一個重要分支,可以全方位對企業獲利能力進行分析:它可以從公司、事業部、產品、客戶、地區、分銷渠道、銷售員等各種角度來觀察企業的獲利能力。我們可以隨時查詢到各地區的獲利水平、同一種產品不同地區銷售獲利水平、同一種產品不同分銷渠道獲利水平等多維度關于產品、客戶、定單、任何組織單元以及它們的任意組合的毛貢獻或經營利潤的總體貢獻等分析結果,它使得公司管理人員能夠對各種不同的細分市場的業績進行評估,以支持內部會計管理和定價、選擇客戶、決定合同條款、控制數量、選擇分銷渠道及促銷的決策依據。
(三)ERP系統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功能。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應用ERP系統改變了傳統的財務管理職能,ERP系統的財務管理主要在于對財務管理信息事前計劃、事中控制與事后反饋,工作重點已轉移到為企業管理提供深入、有價值的財務管理支持。它大大提高了財務工作效率,改善了財務核算和管理的業務流程,提升了財務部門及財務人員在企業中的地位及影響力,為企業決策提供更加有價值的信息,增強了企業資金管理的水平,在預算管理方面更科學、合理,提升了企業的分析與預測能力。有利于責任中心及時掌握成本費用支出情況、并通過系統提供的分析功能,實現自動控制。
二、ERP系統在企業財務管理應用中出現的問題
(一)企業對ERP系統的認識不全面。不少企業片面的認為ERP系統是單純的跟技術有關,只關注信息流,卻忽視財務管理的本質工作,對ERP系統在財務管理中應用作用認識不足。錯誤地認為只ERP只是簡單地買軟件、安裝上就行了,在進行ERP系統的投資決策時,盲目跟風、前期全面的需求分析不到位,導致企業所選擇的ERP系統軟件的類型不符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業務需求,ERP系統的功能無法發揮,而且還打亂了原有的工作程序。
(二)企業基礎工作與ERP系統不匹配。對ERP系統應用失敗的統計分析顯示:軟件選型導致失敗的占65%,管理協調不夠導致失敗的占10%,實施步驟過急導致失敗的約占10%,人員素質占10%,由于供應商的服務支持不夠導致失敗的約占
5%。可見,軟件選型和實施對于ERP的成功應用非常關鍵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通常企業在選擇ERP系統時,完全由IT部門主導,只考慮技術因素、輕視管理需求,基礎工作與ERP系統不匹配,系統失敗風險很大。
(三)企業組織結構和產品構成不合理對于實施ERP系統難度大。企業組織結構和產品構成不合理,加大了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實施ERP系統的難度,國有大中型企業的這種問題表現得比較突出。一方面由于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工作基礎薄弱,導致產品零部件的構成種類繁多,而且大部分零部件基本上是由企業自行生產,這樣就會出現龐大的數據量,當這些龐大的數據量運行于一個ERP系統之中,且財務管理工作要求比較嚴謹,按ERP系統的計劃要求控制這些數據,顯然難度不小。另一方面傳統企業追求大而不求精,什么東西都想面面俱到,致使企業規模過大,財務人員隊伍跟不上,核算比較困難,且涉及二級或多級核算單位,這樣過分強調規模的企業對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實施ERP系統。系統太大,實施ERP系統的成本就會過高,會降低實施的效益。
三、ERP系統在財務管理應用中的改進
(一)正確認識ERP系統的功能。企業為贏得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必須借助于各種方法和工具來提高管理水平,以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企業應根據企業自身特點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ERP系統,是ERP項目成功實施的關鍵。同時,企業管理層應當認識到ERP系統不僅是一種管理軟件、更是一種管理思想,因此,ERP系統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成功實施,必須要從企業的理念、商業模式、流程上入手,也就是必須要進行業務流程重組以適應ERP系統的應用。企業實施ERP系統后,要在企業各部門之間推廣ERP理念,給員工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了解ERP系統實施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統一員工的認識,任何系統,最終都是由每一位基層員工具體操作的,ERP系統也不例外。ERP系統是一個連接企業各個部門的工具,與每個部門、每位員工都休戚相關。實施ERP系統需要企業全員參與。因此,企業的領導要統籌好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管理水平,為ERP系統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成功應用保駕護航。
(二)打好企業管理的基礎。要滿足ERP系統正常運行的要求,就需要企業做好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使企業生產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企業領導人員尤其注意到ERP系統重組是以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業務流程為前提,要規范ERP系統在財務管理中成功的應用就必須對企業的生產流程進行重新優化,去掉多余和無效的耗費,如人力、物力和財力。企業機構,崗位的設置要符合自身生產的需要,減少不必要的部門和生產環節,重新進行資源整合。
(三)據企業自身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ERP系統。ERP系統選型階段是企業實施ERP系統前期工作的關鍵階段。企業在選型前一定要依據自身的條件做好前期工作。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特點,所以,在決定實施引進ERP軟件之前,必須明確本企業的需求、硬件條件。
(四)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企業的管理決策層必須認識到ERP系統對于企業管理的重要性,堅定不移的實施
ERP系統。只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統一思想,認識到位,才能很好的在企業內部實施ERP系統。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制的改革,關閉低效工廠與車間、精簡內部結構、加強外部合作,做好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工作。不能像傳統企業一樣追求大而精,小而全,致使作為獨立核算經濟單元的企業規模過大,且涉及二級或多級核算單位,要使企業的規模適合自己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利.探究完善企業ERP財務管理體系的若干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3,(06).
[2] 劉文利.淺議ERP對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J].現代商業,2012,(1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