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聶云峰 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
一個案例帶來的啟示
2013年,山東煙臺一家大型電子廠安排勞動者進行在崗職業健康體檢時,發現2 名電鍍噴漆崗位上的小伙子白細胞減少。2014年初,這2 名職工被確診為慢性苯中毒病人。據調查,這對“難兄難弟”都是2012年該企業新招入的工人,以前從事過噴漆作業。2012年入廠,2013年被發現是疑似職業病患者,而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報告又顯示他們所處工作環境的苯濃度沒有超過國家標準。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工作了一年就得上職業病的幾率較小。但由于上崗前沒給職工體檢,企業只有依法予以賠償。職工沒體檢,往往認為是職工吃了虧,然而這次,企業卻因沒進行崗前體檢而繳足了“學費”——該廠為每名患職業病工人一次性賠償近20萬元。
《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公司未對這兩名職工進行上崗體檢,未及時對職業禁忌和職業健康損害者進行篩選,就要依法賠償。《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如果安排未經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未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期女職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禁忌作業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治理,并處五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責令關閉。
職業健康體檢與普通體檢不同之處

政策性強。職業健康體檢是國家規定強制性體檢。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在有毒有害作業場所工作的勞動者必須進行體檢,用人單位應定期組織。
針對性強。如就業前的健康檢查是針對將從事的有害工種的職業禁忌進行。
特殊性強。不同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損害都不同,各有其特點,如粉塵作業,主要是呼吸系統的損傷,要做X 線胸片、肺功能檢查等。接觸鉛作業者,除做一般健康檢查外,一定要做尿鉛、血鉛等。
職業健康檢查要在有資質的機構進行。《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職業健康檢查應到獲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授予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不具備職業健康檢查體檢資質和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體檢結果診斷證明不能作為職業病工傷賠償的依據。
不同種類職業健康檢查的目的、對象和意義
職業健康檢查分為上崗前檢查、在崗期間定期檢查、離崗時檢查。
目的:上崗前檢查的主要是為了發現有無職業禁忌證,建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的基礎健康檔案。上崗前健康檢查均為強制性職業健康檢查,應在開始從事有害作業前完成。
對象:擬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新錄用人員,包括轉崗到該種作業崗位的人員;擬從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業的人員,如高處作業、電工作業、職業機動車駕駛作業等。
意義:根據勞動者健康狀況確定是否可以從事該項作業,合理安排工種(崗位),減少和消除職業病危害因素對易感人群的健康損害;避免招收已患職業病的人員入廠,減少勞資糾紛,維護企業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目的:主要是早期發現職業病患者或疑似職業病患者或勞動者的其他健康異常改變;及時發現有職業禁忌證的勞動者;通過動態觀察勞動者群體健康變化,評價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定期健康檢查的周期根據不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性質、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目標疾病的潛伏期和防護措施等因素決定。
對象:長期從事規定的需要開展健康監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勞動者,應進行在崗期間定期健康檢查。
意義:發現職業禁忌證,及時調換工種(崗位);早期發現健康損害,及時治療;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職業病。
目的:確定其在停止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時的健康狀況。
對象:勞動者在準備調離或脫離所從事的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崗位前,應進行離崗時健康檢查。如最后一次在崗期間的健康檢查是在離崗前的90日內,可視為離崗時檢查。
意義:可以分清健康損害的責任。對離崗時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用人單位不得解除或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離崗后健康檢查與應急健康檢查
除了以上所述幾種職業健康檢查,還有兩類特殊情況下的健康檢查。
一是離崗后的健康檢查,下列情況勞動者需進行:勞動者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響,所致職業病或職業腫瘤常有較長的潛伏期,故脫離接觸后仍有可能發生職業病。離崗后健康檢查時間的長短應根據有害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點、勞動者從事該作業的時間長短、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的濃度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
二是應急健康檢查,主要在以下情形進行:1、當發生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時,根據事故處理要求,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應及時組織健康檢查。依據檢查結果和現場勞動衛生學調查,確定危害因素,為急救和治療提供依據,控制職業病危害的繼續蔓延和發展。應急健康檢查應在事故發生后立即開始。2、從事可能產生職業性傳染病作業的勞動者,在疫情流行期或近期密切接觸傳染源者,應及時開展應急健康檢查,隨時監測疫情動態。
離崗未體檢患了職業病單位也要負責
《湖南省實施< 工傷保險條例> 辦法》已經2014年1月22日省人民政府第21 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辦法》共40 條,對工傷保險基金的支付范圍、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保險待遇、監督管理等問題作了規定。《辦法》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職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為職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職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職工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職工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與此同時,《辦法》還提出,“用人單位違反前兩款規定,職工患職業病的,其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