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堅
“賄選村官”現象由來已久。不僅有賄選村委會主任的,也有賄選村黨組織書記的。近期,有關“賄選村官”的兩則新聞,值得玩味。
浙江省青田縣北山鎮泉山村的厲某,被舉報的賄選金額是一張選票1500元。我不知道,這樣的選票他一共買了多少張。假如以100張計,此項支出就是15萬元;楓橋鎮霞朗橋村的魏某,則“通過本村一名同姓黨員,分別送給24名黨員每人1萬元”。
可見,賄選者一般不是在家種田或出外打工謀生的村民,他們大都有相當的經濟實力。當然,我不敢說賄選村官的都是富人,但說大多是富人怕是不會錯的。這一判斷也能與如今村官“富人化”的傾向相吻合。
近些年來,一些鄉鎮傾向于讓“創業大戶”“致富帶頭人”當選村干部。有些地方“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再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已經成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成功經驗”。可是,在個別地方,這樣的經驗值得商榷!
進一步分析賄選者的施政預期,可初見端倪。靠賄選爭當村委會主任或村黨組織書記的,能指望他們真心實意帶領村民勤勞致富嗎?他們出錢買選票,買的能是為村民辦實事、帶領村民奔小康的權力嗎?這種“政治投資”是一種最邪門的“投資”,亦可稱為“政治投機”,其目的當然在于通過獲得掌握各種資源的權力,進而獲取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財富或利益回報。
另外,中國歷來就有“強龍難壓地頭蛇”之說。能夠稱為“地頭蛇”的,除了權力,還有勢力。這種勢力與權力相輔相成。“雞鳴狗盜”能夠促成“一人得道”;“一人得道”就能使“雞犬升天”。所以,賄選往往不只是某一個人的行為。有觀點認為:這種賄選會“直接導致村級腐敗案件的高發,嚴重危害到了基層穩定”。這絕非危言聳聽。
《半月談》曾刊文指出,中國部分鄉村自治淪為“獨裁”。在個別地方,一些村官“將帶頭致富變為勒索斂財”,許多村民敢怒不敢言。從已查處的案件看,不少涉案的村黨組織書記往往都是集黨、政、企大權于一身,一切事務由一個人說了算——變成了當地的“土皇帝”。
顯然,“賄選村官”不可等閑視之。杜絕這種歪門邪道,各級黨委、政府都應有所作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