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信托業務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國第二大金融部門,其模式的調整轉變和其風險的控制對金融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新時期下信托業務的現狀開始著手闡述,從信托業務面臨的挑戰、模式的調整和風險的控制等方面對信托業務進行一個詳盡的分析和了解。
關鍵詞:新時期;信托業務模式;風險控制
一、新時期下信托業務現狀
自2001年起,我國通過出臺《信托投資公司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等法律法規,對信托的業務關系進行了一個全面的規范,對信托業的制度進行了一個全方位的重新構造,基本確定了信托業務的法律依據和規章制度。從此信托業務踏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自信托業踏上新時期后,迎來的是一個艱難的實踐過渡期,在2001年到2007年期間,信托業規模跌入谷底。2008年后,信托業才逐漸進入快速發展的正常軌道,直至2012年信托業已經成為了我國僅次于銀行業的第二大金融部門。
雖然,信托業已經逐漸步入正軌,但是信托業的主要業務仍然較為單一,普遍是以單一或集合的形式籌集資金,再以債權或權益的方法對某個企業或者項目進行融資。雖然,這幾年間,信托公司也嘗試過對產品進行創新,但是局限于交易的結構流程和風險預防管理等問題而無法生存。因此,便出現了“私募投行業務”一枝獨秀的狀況出現。現今,無論信托業務的產品形式如何,只要是以投資某個企業或者項目為目的而進行融資的業務模式,均稱為“私募投行業務”。
二、新時期下信托業務面臨的挑戰
機遇和挑戰永遠是相輔相成的,以“私募投行業務”為主流業務的信托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其中主要的挑戰普遍來自于金融、經濟和經營環境的變化。
隨著金融業的高速發展,金融環境趨向于自由化,信托業中的主流融資業務的融資環境也將趨向于自由化,融資環境將逐漸寬松,需要融資的企業和項目逐漸增多,而真正優質的企業和項目則反而無法及時獲取融資,信托融資的客戶質素不斷降低,直接導致了融資的規模逐漸減小而風險逐漸增大。
而在經濟環境方面,經濟業經歷快速發展后,已經逐漸出現后勁不足的問題,我國的經濟進入了發展速度平緩或者停滯不前的時期,甚至出現下滑的狀況,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經濟仍將長期保持在這種狀況下。經濟的衰退無疑為信托業的融資業務帶來更大的風險。
從經營的角度上而言,自2012年監管部門出臺了新的資產管理新政后,其他的金融機構也獲取了不同層次上的私募融資權力,也就是說,進行私募融資不一定通過信托公司。因此,信托公司的競爭也就越來越大。
三、新時期下信托業務模式的選擇
1.新時期下信托業務模式調整方向
私募投行業務是根據投資方融資的需求而設計產品,而信托業務是根據投資方的需求而設計產品的,兩者的著重點不同,而私募投行業務則是現今信托業務的主流業務,因此現今的信托業務模式與其需求有所偏離,必須要得以調整。而信托公司在信托關系上是受托人,其業務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委托人的意愿,因此信托業務模式的調整方向就是把業務服務的著重點從融資方調整到投資方,而具體的調整,則需要按照投資者的需求,對理財業務鏈進行相對應的調整。而理財業務鏈則由投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共同組成。
投行業務,指的是按照企業和項目的需求設計一個產品,不過其最大的缺點是缺乏一個相對應的風險緩釋安排,風險較大。
資產管理業務,指的是運用投資策略和技巧,把設計好的投資產品包裝為能夠吸引投資的產品,形成一個較為合理的投資組合驅動,能夠相對應的減少產品的風險。
財務管理業務,指的是根據不同的投資者,為其選擇一個最為適合的資產配置方案和金融產品。
這三方面共同組成理財業務鏈,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減低投資風險。
2.新時期下信托業務模式調整選擇
(1)私募投行的業務調整。雖然,從信托業的長遠發展來看,私募投行業務的業務范圍不斷的萎縮,最后可能會直接被其他的業務所替代。但是,這畢竟需要一段時間的緩沖。因此,私募投行業務在短中期內仍然是信托業務的主流業務,信托公司必須要不斷的對其進行業務調整,減少其衰退時造成的各種影響,讓業務的轉接有一定的連貫性,避免因為急速式的轉型,為信托公司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振蕩,也可以為以后的主流業務留住更多的投資者。因此,對私募投行業務進行業務調整十分重要。
要對私募投行業務進行業務調整,必須要提高其融資產品相對應的各種風險評估能力和風險規避能力,盡可能的降低風險;必須要熟練運用收益權分層、受益權流動化等金融技巧,來降低融資成本,從成本上增添信托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必須要提高處理融資業務的管理能力,盡可能減少因金融環境變動而帶來的經營動蕩。
(2)資產管理的業務調整。關于資產管理的業務調整,近幾年,已經有不少的信托公司不斷的對融資產品進行創新,構造具有資產管理性質的產品。不少的公司為了增添產品的流通性,設立了開放式的現金管理信托基金;不少的公司為了滿足投資者的需求,設立了個性化十足的具有品牌標識的具有資產管理性質的融資產品;還有些公司推出了基金組織管理的產品。
雖然大部分的信托公司都在進行資產管理的業務調整,不斷的創新自身的產品,而在創新的過程中,依然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找到自身公司的位置,根據公司的運營狀況來選擇產品策略和技巧;②要在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必須要保持資產管理方向不偏離,按照資產管理的邏輯順序進行產品創新,即是根據投資者的需求、投資策略的選擇、投資組合的形成和具體投資管理的優先級進行創新。
(3)財富管理的業務調整。根據報道,直至2013年初,中國大陸的富豪人數已經超過100萬,其中億萬富翁人數已經達到6.5萬人左右。這說明了,財富管理將會成為未來金融市場的發展前景,信托公司的未來主流業務將會是為私人進行財物配置管理。因此,財富管理業務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許多信托公司已經開始把私募投行業務的主流業務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化。而按照目前的狀況而言,財富管理業務尚處于開發階段,仍需要不斷的進行開發創新。endprint
而在進行財富管理業務開發的過程中,必須要著重提高信托公司的三種能力:①理解能力;能夠準確的及時的理解到客戶的需求是滿足客戶需求的第一步;②設計能力;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設計出一個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資產配置方案,是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③實施能力,能夠把設計方案更好更快的實現,才能真正的滿足客戶需求。
四、新時期下信托業務風險的控制
1.新時期下信托業務的風險內容
信托業務面臨的風險多種多樣,其中大抵可以分為兩種:外源風險和內源風險。外源風險又可以分為:市場風險、流通性風險、信用風險等;內源風險又可以分為:經營風險、體系風險等。
外源風險通常指的是來自于外部環境的風險,當金融環境、經濟環境等大環境發生變化或者國際金融市場發生振蕩時,信托公司無法及時作出應對措施,風險也就越來越大。而這種風險不斷增大,也會對公司運營的狀況帶來不好的影響,極其容易引發其他經營風險,使各項投資業務更容易受到風險影響,風險防御能力將大大下降。內源風險通常是指來自于公司內部自身的風險,例如經營不善等。這些風險將會影響公司內受托的各項項目的規范性和進程,進而危害客戶的利益。
2.新時期下信托業務的風險控制
(1)設立符合實際的風險控制目標,設立科學高效的風險控制機制。根據ISO31000標準,要使風險監控政策能夠得到真正的實施,必須要使風險控制目標與公司的戰略目標相一致。因此,信托公司在處理風險問題時,必須根據公司的戰略目標和公司的運營狀況,而設立一個符合公司實際的風險控制目標。
設立目標后,信托公司必須要根據風險目標的內容,設立一個科學高效的風險控制機制,把工作流程規范好,把責任落實到個人;做好有效的資源配置,實現高效的風險監控;設立好合理的監管機制和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公司能夠如常運行,加強公司的內部管理,減少內源風險。
(2)規范業務流程,監管風險控制過程。信托公司的業務流程出現風險,大多并不是業務流程出現的問題,而是在業務流程上誤操作而形成的風險,在違反規章制度或者疏于管理上最有可能出現風險。因此,信托公司必須要針對業務流程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檢查,對業務流程進行監控或者監管風險控制過程。
(3)及時獲取市場信息,注意市場動態。按照目前的狀況,信托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時常遇到風險的原因,不單單是因為信托公司管理不善或者無法對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還有可能是因為信托公司無法及時獲取市場信息,而無法及時對市場動態進行合理的反映而造成的。因此,信托公司必須要時常關注市場動態,關注政府新出臺的各種各樣的相關政策,確保能夠在風險來臨之際,及時作出反映,并想出應對方法。
五、總結
總而言之,任何金融行業都是瞬息萬變的,誰能及時捉住先機,誰能及時成功轉型,誰能及時預防風險,誰便能經久不衰的經營下去。
參考文獻:
[1]陳磊.集合資金信托產品風險問題探析[J].西南金融.2009(07).
[2]栗玉仕.信托公司主營業務塑造及其風險控制的內部策略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2010(04).
作者簡介: 嚴圓圓(1987.03- ),女,漢,天津市,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淀支行,科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