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英 王超
摘 要:文章就同步碎石封層技術及技術性能進行了簡介,對原材料的選用、施工工藝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就該項技術在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施工中應用,通過對S103昆孟線K23+000~K27+000段、K28+000~K31+000段同步碎石封層技術的施工總結,需要采取的相關措施和注意事項提出了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碎石同步封層技術;路面養護;技術應用
1 同步碎石封層主要技術性能
1.1 防水性能良好
在瀝青結合料保證其溫度適當情況下,對其噴灑具有雙重的防水性能,噴灑的瀝青結合料可以順暢地在路面微裂縫中滲進,彌補了裂縫帶來的對路面防水性能的破壞。對于噴灑在路面的瀝清結合料,可以均勻地形成瀝清結合料薄膜,也就是說形成了非常嚴密結合料防水層。
1.2 具有高度的防滑性
由于骨料通過瀝清粘結料,被粘結在路面上,而直接與輪胎面間的接觸,產生很好的骨料鑲嵌粗糙度,因而極好地滿足了路面的防滑要求。
1.3 具有高度耐磨耗性以及很好的耐久性
在瀝清結合料呈很好的流動狀態時,才可以保證其同骨料充分的接觸,呈現最好的表面充分接觸,當進入塑性階段時就可以實施壓實。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在正常的條件下對瀝青結合料和骨料進行拌和。由于毛吸引力作用,使瀝青結合料發生一個凹面,在凹面中同骨料密實鑲嵌,如同鑲嵌珠寶一樣,就不可能發生骨料流失現象。因此它具有耐磨性高以及耐久性良好的特性。
1.4 施工成本低
采用同步碎石封層技術,對瀝青路面進行養護施工,施工工藝簡單,機械化程度高,大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因為采用這種技術只是對養護路面實施薄層噴灑瀝青單層施工,對其厚度控制在和骨料粒徑大小一樣即可,同其他技術比較,封層相對鋪的更薄,為此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2 同步碎石封層原材料的質量要求
2.1 石料
同步碎石封層采用的石料最大粒徑與處治層的厚度相等,石料必須采用良好的顆粒形狀、強度高、干燥、潔凈、無風化、無雜質的石料,針片狀含量小于15%,壓碎值≤26%,采用單級配石料,石料規格有2~4mm、4~6mm、6~10mm、8~12mm、10~14mm等五種,并對石料干燥程度有較高要求。在S103昆孟線根據設計要求在老瀝青路面上鋪筑8mm厚的碎石同步封層,碎石封層要求單粒徑控制在6~10mm,3#料經過30t/h的聯破設備進行了二次的篩分,最后再經過拌合樓進行加溫、除塵運輸到施工現場。按照陜西省的推薦性規范,石料在鋪筑前加熱到90℃~120℃,撒布溫度不低于60℃。在施工前,嚴格按照此施工經驗進行施工,在瀝青拌合設備內把碎石加熱到了90℃~120℃,碎石到場后,用裝載機現場上料至同步封層車料倉里,然后立即鋪筑,保證了石料在攤鋪前溫度滿足要求。
2.2 瀝青
在S103昆孟線同步碎石封層施工中,采用的瀝青來自云南省公路局瀝青供應站90#茂名A級瀝青,對瀝青進行了相關基礎試驗。因S103昆孟線路面裂縫等病害較為嚴重,瀝青用量控制在1.1~1.4kg/m2,瀝青的灑布溫度控制在150~165℃之間,瀝青加熱溫度不得超過170℃。每批瀝青材料在入庫前,試驗人員都嚴格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的相關規定和技術要求進行瀝青三大指標的檢測,經試驗檢測合格后入庫。
3 同步碎石封層施工工藝
3.1 原路面病害處治
3.1.1 路面沉陷的處治。(1)嚴重沉陷(厚度大于12cm)的路段,采取將原路面鑿毛,加鋪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在基層上鋪筑4cm瀝青混凝土面層;(2)一般沉陷(厚度小于12cm)路段,采用在舊路面上鑿毛然后鋪筑瀝青混凝土(或瀝青貫入式)進行調平。
3.1.2 路面車轍的處治。采取在車轍范圍內鑿毛,然后進行瀝青貫入式與原路面調平。
3.1.3 路面龜、網裂的處治。(1)縫寬5mm以上的先進行擴縫,再用吹風機清縫,用乳化瀝青砂進行塞縫;(2)對于縫寬5mm以下的網裂集中路段先清掃路面,采取刮油封裂進行處治。
3.2 施工材料的準備
單級配碎石滿足規范要求,瀝青加熱至規定溫度范圍后備用。
3.3 管制交通
在鋪筑瀝青碎石同步封層時,提前安排了相關人員在作業路段按《云南國省干線公路養護施工安全防范解析》中的相關要求進行安全施工標志設置并進行交通管制,確保施工作業現場的安全施工。
3.4 原路面清掃
將瀝青碎石封層施工路段的雜物全部清掃干凈,采用吹風機配合人工進行清理,確保路面干凈無雜物,便于瀝青與舊路面的有效粘接。對于污染嚴重路段,提前用灑水車進行沖洗干凈,并在路面干燥后進行碎石同步封層作業。
3.5 瀝青碎石同步封層施工
根據確定的瀝青用量及碎石用量等相關參數按要求輸入同步封層車電腦自動控制系統,調整好后進行瀝青碎石同步封層施工。選定路面右側路面標線作為參照物使司機能按照參照物行走,開始鋪筑瀝青碎石同步封層。灑布時行走路線必須順直平穩,基本保證電腦推薦的標準速度勻速前進,不得時快時慢。對剛起步噴灑面不整齊、厚薄不均勻部位,用人工輔助使用推板予以推勻。
3.6 人工補料
瀝青同步碎石封層車撒布過后,對出現的漏灑零星地段,采取人工灑布瀝青及石料的方法進行局部處理。盡量不出現碎石重疊、瀝青膜外露象現象,達到全面覆蓋、厚度一致,局部有缺料時適當找補,積料過多時將多余的集料掃出等工作。
3.7 碾壓成型
碾壓時使用30t膠輪壓路機進行壓實,壓路機緊跟同步碎石封層車快速碾壓一遍,保證石料與瀝青盡可能粘附,與撒料車之間的距離不超過15m。再用膠輪壓路機復壓3~5遍,碾壓輪跡每幅重疊30cm左右,碾壓效果以瀝青和石料充分粘結,使表面沒有過多浮動碎石為準。
4 施工注意事項
瀝青碎石同步封層車應以調整好的行駛速度勻速行駛,不得隨意改變。通過調整噴油嘴高度使得瀝青膜厚度適宜和均勻,噴油嘴高度不同則各個噴嘴噴出的扇形瀝青重疊情況不同,使得瀝青膜厚度不同。當同步碎石封層車上任何一種料用完時,應立即關閉所有所有材料輸送的控制開關,查對材料剩余量,校核材料用量,添加材料后重新施工,必要時重新調整系統參數。施工接茬的處理,由專人負責鋪設一塊鐵皮在施工接茬處,覆蓋住重疊部分,等瀝青撒不完后立即撤除,緊跟著撒布石料,以防止瀝青過量引起嚴重泛油、搓板的病害,確保搭接處平整。瀝青與碎石撒布后,應立即進行人工修補和補撒,修補和補撒的重點是起點、終點、縱向接縫以及過厚、過薄或不均勻處。重視通車后的初期養護工作,高溫天氣有泛油現象地段及時人工補撒石料,公路兩側的飛石及時清掃干凈。
5 結束語
目前同步碎石封層技術廣泛應用于養護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施工中,具體是把處于高溫狀態的瀝青、石料利用碎石同步封層車同步噴灑在路面上,再經過壓路機壓實,把石料和瀝青很好地粘合在一起。且該技術具有施工機械化程度高,施工工藝簡單,輔助人工少,可半封閉施工,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等優點,適合于各地的地理環境氣候公路養護施工,碎石同步封層的性價比明顯高于其他的瀝青路面表處方法,大大降低瀝青路面的養護成本,是具有很好的經濟性和環保性技術,在公路養護中大力推廣該工藝有著廣闊的前景,被我國廣泛地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JTG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S].
[2]何光兵.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研究[D].長安大學,2012(8).
[3]劉賢惠.同步碎石封層技術簡介[J].東北公路,2011(1).
[4]郭利利.同步碎石封層處治瀝青路面病害的工藝[J].甘肅科技縱橫,201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