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中超,李土龍,譚 英
(湛江市坡頭區南三鎮衛生院內科,廣東 湛江 524061)
消化性潰瘍是消化內科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具有極高的發病率,其中消化性潰瘍出血極為常見,出血部位包括胃部潰瘍出血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主要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壁及十二指腸壁的自身消化、損傷,導致黏膜組織損害、血管潰破出血,輕者可表現為黑便、嘔血等,重者可出現突然大出血誘發休克,常常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時有效地進行止血處理對挽救患者生命至關重要。本研究采用血凝酶聯合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潰瘍并出血并獲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湛江市坡頭區南三鎮衛生院診治的上消化道潰瘍并出血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經纖維胃鏡檢查確診為消化性潰瘍伴發活動性出血,均符合消化性潰瘍出血的臨床診斷標準。患者表現為嘔血、黑便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癥狀;排除嚴重心、肝、腎、肺等臟器功能不全者、血凝酶及奧美拉唑過敏者、胃底-食管靜脈破裂出血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者以及依從性差者。將患者按簡單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40~65歲,平均(57.44±2.23)歲;胃部潰瘍 11 例,十二指腸潰瘍14例,復合潰瘍5例。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 41~66 歲,平均(57.56±2.35)歲;胃部潰瘍12例,十二指腸潰瘍14例,復合潰瘍4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 P>0.05),具有可比性。
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處理措施,包括臥床休息、吸氧、監控血壓、禁食、下胃管、抗休克以及液體支持療法,必要時給予輸血。對照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注射用奧美拉唑鈉(江蘇金絲利藥業有限公司)40 mg+0.9%氯化鈉注射液20 mL靜脈注射,2次·d-1,3 d為1個療程。觀察組同時給予血凝酶聯合奧美拉唑治療,即給予注射用奧美拉唑鈉40 mg+0.9%氯化鈉注射液 20 mL靜脈注射,2次·d-1;血凝酶(蓬萊諾康藥業有限公司)2 U+0.9%氯化鈉注射液 100 mL 靜脈滴注,1次·d-1;3 d為 1個療程。
所有患者用藥期間密切觀察并記錄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情況;觀察并記錄大便顏色、量、性狀、次數、潛血等情況;觀察2組臨床療效;統計2組患者平均止血時間、再出血率;定期復查血常規、大便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以評估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在整個治療期間禁用其他止血藥物及抑酸藥物。
1)顯效:24 h內胃管引流胃液變澄清,大便隱血陰性,血壓趨于穩定,嘔血及便血消失,胃鏡檢查未發現新鮮出血;2)有效:72 h內胃管引流胃液變澄清,大便隱血陰性,血壓趨于穩定,嘔血及便血消失,胃鏡檢查未發現新鮮出血;3)無效:用藥72 h后胃管引流胃液仍呈鮮紅色或者暗紅色,血壓、脈搏仍不穩定,仍存在嘔血和(或)便血,胃鏡檢查證實仍有活動性出血[1]。顯效率、有效率合計為總有效率。
再出血是指治療期間出血停止5 d后再次胃鏡檢查可見活動性出血,生命體征欠穩定、胃管引流胃液呈咖啡樣、血紅蛋白呈進行性下降,并重新出現黑便、嘔血等臨床表現[2]。
應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和 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止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再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平均止血時間、再出血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2組均未見嚴重肝腎功能損害,未見嚴重不良藥物反應。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目前包括內科保守治療、內鏡下介入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其中內科保守治療在基層醫院應用較為廣泛。合理選擇藥物、快速有效的止血成為基層醫院治療的重點[1]。本研究采用血凝酶聯合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潰瘍并出血臨床效果滿意,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止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提示兩者聯合應用具有更加快速的止血效果,可減少經消化道失血,避免大出血導致的嚴重臨床后果。本研究觀察組患者再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兩者聯合應用具有遠期良好的止血效果,從而有效地避免了患者的再出血率,降低了患者再次入院的可能性。
注射用血凝酶是從巴西矛頭蝮蛇的蛇毒中分離獲得,并經過先進工藝純化制成,該制劑不含神經毒素等對人體有害的其他毒素,在內皮完整的血管內僅發揮類凝血酶樣作用,而無類凝血激酶樣作用,而在血管內皮破損時則可具有類凝血激酶樣以及類凝血酶樣作用。注射用血凝酶可激發、啟動內外源性凝血反應,其所含的可溶性纖維蛋白單體Ⅰ可促進出血部位血小板的聚集,并呈正反饋累積放大式效應而使得血液凝固;其借助于血小板暴露的磷脂反應的表面,濃集磷脂反應表面的凝血因子Ⅹ,并激活成胃凝血因子Ⅹa,同時與凝血因子Ⅴa、血小板磷脂、Ca2+等共同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復合物,最終達到止血凝血的作用[2]。該藥與其他止血劑相比最大的優勢是凝血作用具有靶向性,僅出血部位產生止血、凝血的作用,在正常的血管內無凝血及促血小板聚集作用,與纖維蛋白穩定因子(Ⅷ)無相互作用,凝血、止血作用高效、快速。由于胃液pH值的升高能顯著地削弱胃蛋白酶誘發的凝血溶解,有利于促進血小板聚集、穩定血凝塊;因此,質子泵受體抑制劑在消化道潰瘍出血中同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奧美拉唑屬于新型的質子泵抑制劑,抑制胃酸的作用較強,能選擇性、非競爭性地積聚于細胞壁,抑制胃壁細胞上的質子泵H+-K+-ATP酶,阻滯胃酸分泌的最后環節,抑制作用持久、且強,可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在最短時間內改變胃酸環境,使血液在堿性環境下快速凝固,從而起到穩定止血的目的[3]。
[1]黃恒星,黃娟,彭偉.注射用血凝酶聯合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2):171-172.
[2]朱倩,鄂有國.奧曲肽、血凝酶、奧美拉唑治療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2,25(5):118-119.
[3]楊志宏,吳君,陸其民,等.血凝酶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 40 例[J].中國藥業,2013,22(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