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樂


可調式ND鏡一直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高密度下十字形暗區(qū)、色偏和分辨率下降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限制著可調式ND濾鏡的使用范圍。這次試用的B+W 77mm MRC NANO可調ND濾鏡能否改變傳統(tǒng)可調式ND鏡在人們心中的印象?
功能和原理
與傳統(tǒng)ND鏡不同,可調式ND鏡是由兩片偏振鏡組合而成,第一片偏振鏡將自然光變成偏振光,再由第二片偏振鏡對偏振光進行過濾,從而實現減光效果。通過旋轉前片偏振鏡可以實現不同密度的減光調節(jié)。由于使用的都是偏振鏡片,所以實際上可調式ND鏡也會同時具有一定的偏振鏡效果,例如消除玻璃表面反光,或者讓藍天更藍等。
由于可調ND鏡減光原理相對普通ND鏡要復雜,因此在使用廣角及超廣角鏡頭時,容易產生一些問題,諸如高密度下會在畫面中形成十字形暗區(qū)。而在這一點上,這塊B+W濾鏡控制得還算不錯。在低密度區(qū)時暗角并不明顯,高密度時會有局域暗區(qū)出現,不過并沒有明顯的十字形暗區(qū)出現,這與它限定了可調范圍(1-5擋)有很大關系。此外,濾鏡所使用的高品質材料也功不可沒。
在色偏方面,這塊濾鏡在低密度區(qū)控制較好,色偏并不明顯。在高密度區(qū)則會出現一定的茶色色偏,不過程度仍在可接受范圍之內,借助白平衡校正可以得到相當程度的還原。這與傳統(tǒng)ND鏡相比并無太大差距。
分辨率表現則是這款濾鏡的強項。在測試中,這款濾鏡在全調節(jié)范圍內都有良好的分辨率表現,對鏡頭原有分辨率沒有明顯可見的影響。對于一款可調式ND鏡來說,這樣的表現非常優(yōu)秀。
適用范圍
ND鏡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常見于風光長曝光拍攝和晴天大光圈人像拍攝。風光拍攝時,使用ND鏡可以有效延長曝光時間,使水面呈現霧化效果,同時可以將鏡頭光圈控制在合適的范圍,而不必為了控制曝光使用最小光圈。相對傳統(tǒng)ND鏡來說,可調式ND鏡可以更加靈活地控制曝光,使用更為方便。
拍攝人像時,有時為了保證虛化效果會傾向于使用最大光圈,但強光環(huán)境下全開光圈容易造成過曝,這時候一片ND鏡就能起到力挽狂瀾的效果。
優(yōu)劣總結
總體來說,這是一塊非常優(yōu)秀的可調式ND鏡,在各個擋位,其素質都與傳統(tǒng)ND較為接近,但它同時能實現多擋減光調節(jié),比傳統(tǒng)ND鏡更方便。而良好的分辨率表現,均勻的暗區(qū)控制和較輕程度的色偏也使其可用范圍大大增加,擺脫了原本“可調式ND鏡不可用”的情況。
如果一定要挑點缺點,那么也許3000塊錢的售價會讓不少人有些猶豫。另外這塊ND鏡額外的“偏振鏡”功能使用起來也要格外留心,因為它可能會在你不希望的時候去除一部分鏡面反光,例如建筑物表面的玻璃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