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臨,雷 霞,陳 莉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浙江杭州 310006)
產婦在分娩時體位可有多種,如仰臥位、坐位、側臥位等。在歐洲和美洲,產婦多采用坐式分娩[1]。而我國,產婦第二產程多使用仰臥位來結束分娩,仰臥位腹壓減小,產婦體力消耗過大,骨盆出口相對狹窄,易出現腰酸背痛、手腳發麻、頭暈、胸悶情況,導致胎頭下降緩慢,使第二產程延長[2-3]。如何選擇最合適的體位來縮短第二產程,增加產婦的舒適度,提高分娩質量和產科護理質量是產科關注的重點。2012年5月至12月,本院產科對初產婦進入第二產程時實施坐式閉氣用力運動分娩,并與傳統的仰臥位閉氣用力分娩比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納入標準:產婦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年齡19~35歲;初產婦;正常足月妊娠;單胎頭位,頭盆相稱;骨盆外測量髂前上棘間徑、髂棘間徑、骶恥外徑、坐骨結節間徑均正常;產婦無嚴重的內外科、婦產科合并疾病及外陰疾病;產程中不使用人工干預和藥物干預。符合納入標準的住院分娩初產婦250例,按初產婦和家屬意愿分為對照組120例和觀察組13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0~35歲,平均28.3歲;孕周37~41周,平均39.2周。觀察組產婦年齡19~34歲,平均28.1歲;孕周37~41周,平均39.5周。兩組產婦年齡、孕周、胎方位、骨盆外測量徑線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閉氣用力運動方法
1.2.1 對照組 產婦進入第二產程時實施傳統仰臥位閉氣用力運動。產婦經陰道檢查確認宮口開全入產房,仰臥于產床上,床頭抬高30°,兩腿分開,手握住產床的扶手;宮縮時囑產婦大口吸氣后往下用力憋氣,頭抬起看肚臍,下巴向前縮;盡可能憋氣20s,吐氣后馬上再憋氣用力直至子宮收縮結束[4]。當陰道口橫向裂開3cm或見胎頭3cm×4cm大小時做好接生準備。
1.2.2 觀察組 產婦進入第二產程實施坐式閉氣用力運動。將座便器架靠墻,座便器架下放置便盆,鏡子豎起放在座便器架前方的地面;產婦經陰道檢查確認宮口開全入產房,陪伴助產士在產婦旁邊指導用力及觀察胎頭下降情況。請產婦坐于座便器架上,宮縮間隙取髖關節外展,產婦的頭頸及后背部緊靠貼于墻壁的靠墊休息,宮縮時產婦的頭頸及后背部迅速離開貼于墻壁的靠墊并抬頭、腰背部挺直、雙手放在大腿上,髖關節外展,大口吸氣后囑產婦低頭看肚臍,下巴向前縮,往下用力憋氣,盡可能憋氣20s,吐氣后馬上再憋氣用力直至子宮收縮結束。宮縮時陪伴助產士用鏡子觀察陰道口擴張及胎頭下降情況,當陰道口橫向裂開3cm或見胎頭3cm×4cm大小時協助產婦上產床做好接生準備。
1.3 觀察指標及方法 制定產程記錄表及第二產程不適感統計表。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兩組產婦閉氣用力運動時如出現下肢酸痛、腰酸背痛(希望更換體位)、臥床/坐位不適(希望下床/離坐)的感受,在宮縮過后告訴陪伴助產士,由陪伴助產士進行處理和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所獲數據輸入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1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比較(±s)
min觀察組組 別 例數 第二產程時間/130 36.62±15.30對照組 120 56.71±29.74 Z值 5.01 68 P值 <0.
2.2 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不適感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不適感比較 例(%)
3.1 坐式閉氣用力運動可縮短初產婦第二產程分娩是產力、產道、胎兒及精神因素四方面相互協調完成的。骨盆的大小與形態是自然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胎兒以何種姿勢通過母體產道娩出影響整個分娩過程。第二產程開始產婦就取仰臥位使骶尾關節難以擴張,骨盆出口相對狹窄,且不能利用胎兒重力及地心吸引力,致使胎頭下降受阻。第二產程取坐位,子宮離開脊柱趨向于腹壁,胎兒的縱軸與產軸一致,借助胎兒的重力合并子宮收縮力利于胎兒下降,加之取坐位使胎頭對宮頸的壓力增加,激發強而協調的產力;取髖關節外展,可使出口前后徑加大1.5~2.0cm,有利于胎兒通過,對縮短第二產程有積極作用[5];坐位可使恥骨聯合上抬,加大骨盆傾斜度,提供寬大的陰道分娩空間,胎兒下降阻力減小,順應性增大,利于胎頭下降,從而加速胎兒娩出[6];坐位時引起子宮靜止期宮腔內壓力增加,較高的宮腔內壓力作用于宮頸,導致分娩過程加速是可能的。有研究報道[1],由仰臥位改坐位時,可使坐骨棘間徑平均增加0.67cm,出口前后徑加大1~2cm,骨盆出口面積增加28%。李美娟[7]報道,仰臥位時腹壓減小,不利于產婦閉氣用力,產婦體力消耗過大,易出現煩燥不安,導致胎頭下降緩慢,延長第二產程。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產婦第二產程采取坐式閉氣用力運動可使第二產程時間明顯縮短,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2 坐式閉氣用力運動可降低產婦第二產程的不適感 分娩時的產婦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希望自己選擇生產時的姿勢[8]。第二產程宮口開全取坐位,產婦感覺體位舒適,疼痛減輕,利于屏氣,可避免第二產程中不正確腹壓的作用消耗體力[9]。腹壓在第二產程末配合宮縮作用最有效,而仰臥位閉氣用力運動的產婦,第二產程末已極度疲勞,常有腰酸背痛、手腳發麻、頭暈、胸悶情況出現,不能有效使用腹壓。坐式閉氣用力運動的產婦,坐于座便器架上閉氣用力,感覺體位舒適,符合人體生理,易形成條件反射,易于屏氣,能有效使用腹壓,體力消耗少,用力時不適感明顯減少。同時,坐式方便進食及腰背部活動,便于產婦與陪伴助產士進行目光交流和近距離溝通,能更有效進行腰背部按摩、熱敷、經皮電刺激等來減少宮縮引起不適感。本文資料顯示,第二產程時觀察組產婦下肢酸痛、腰酸背痛及坐位不適發生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產婦第二產程不適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丁依玲,黃麗霞.分娩期的體位[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21(5):259.
[2]王勝華,饒淑燕,陳勁琴,等.坐式分娩120例臨床觀察[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3,33(4):582-583.
[3]張新華.坐式分娩與仰臥位分娩260例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17):119.
[4]肖霞,丘小霞,趙露,等.120例產婦應用拉瑪澤減痛分娩法的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8):718-719.
[5]譚彩虹.孕婦體位管理對第二產程影響的體會[J].實用醫技雜志,2004,11(5):650.
[6]韋秀芬,王小龍.半臥位分娩截石位配合拉瑪澤閉氣用力運動在第二產程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0,17(6A):54.
[7]李美娟.第二產程中兩種體位運用的效果比較[J].浙江預防醫學,2009,21(7):52-53.
[8]姬萍.無剖宮產指證孕婦選擇剖宮產原因的質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12):1061-1064.
[9]賴定群.產時體位護理對產程進展的影響[J].全科護理,2009,7(7c):1913-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