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鶯+陳曉磊
【摘要】 2000年可見光通信的概念橫空出世,其利用發光二級管(LED)作為光源,使LED照明的同時可以進行高速通信。本文對LED可見光通信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及優勢、專利申請產出國和申請人分布進行了統計分析。
【關鍵詞】 LED 可見光 通信 專利分析 技術綜述
一、數據庫的選擇和檢索
根據數據庫收集的文獻量及分布特點對中文和外文數據庫進行選擇,其中中文數據庫選擇CNABS 數據庫,外文數據庫選擇VEN數據庫。
CNABS 數據庫收錄了自1985 年至今在中國申請的全部專利文獻,其中整合了所收集到的中國專利數據信息、中國專利英文文摘數據、外文數據庫如DWPI 和SIPOABS 中收錄的中國文獻的信息,以及深加工數據庫的信息,并且包含大量豐富的字段,便于檢索和后期的技術分析。
VEN 數據庫收集了自1927 年至今的約97個國家和組織的專利文獻,其中整合了SIPOABS、DWPI中收錄的信息,涵蓋了兩個主要國外數據產品的全部數據,擴大了數據范圍,結合各庫特有的加工特點數據數據項,以互補的形式提高了數據質量,使對外文文獻的檢索入口統一,簡化多庫、轉庫的檢索操作,檢索結果可關聯出各單庫文獻內容,在保證查全、查準的同時兼顧文獻閱讀的便捷性。
考慮到本文所分析主題的特點,筆者采用了以關鍵詞為主的檢索方式,在專利庫中使用的關鍵詞為:可見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發光二級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檢索時間截止到2014 年5 月29 日,排除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共獲得287篇發明專利文獻。
二、LED可見光通信專利技術的整體情況
2.1專利申請量趨勢分析
下圖1 為LED可見光通信技術全球專利申請趨勢圖。由圖可見,檢索到的LED可見光通信技術的專利最早出現在2004年,此后申請量有所上升,在2008年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自2009年以后,申請量增長極為迅速,并在2012 年達到高峰;2013年的數據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近兩年申請的專利還有大量未公開。
相對于其他類型的無線通信的技術,如射頻通信等,LED可見光通信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隨著無線頻譜資源日趨緊張以及對節能降耗、綠色環保技術的逐漸重視,對該技術的研發將保持持續的熱度,該領域的專利申請量也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的狀態。
2.2專利申請產出國和申請人分布
專利申請產出國一般是指一項技術的原創技術國,一般而言,一個國家擁有的原創技術越多,說明其在該技術領域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實力越強。
通過對所檢索到的專利文獻產出國進行統計分析(如下圖2 所示),排名靠前的國家依次為中國、日本和韓國,并且排名前三位的國家的申請量遠遠高于其他國家,顯示出極高的開發研究活躍度。
進一步地,對在華申請人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如下圖3 和圖4 所示),約45% 的申請來自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申請量占約43%,剩余約12%的申請來自個人申請。
中國的企業申請人中,以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代表,其相關申請量為22 件,遠高于韓國三星和日本東芝;另外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個人申請人郭豐亮,其相關申請量達13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申請量相對較少,其中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的申請量排名靠前。
參 考 文 獻
[1] 朱琳,等.一種基于半導體照明的無線通信系統[J].高技術通訊,2010(8):863-867
[2] 遲楠著,LED可見光通信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摘要】 2000年可見光通信的概念橫空出世,其利用發光二級管(LED)作為光源,使LED照明的同時可以進行高速通信。本文對LED可見光通信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及優勢、專利申請產出國和申請人分布進行了統計分析。
【關鍵詞】 LED 可見光 通信 專利分析 技術綜述
一、數據庫的選擇和檢索
根據數據庫收集的文獻量及分布特點對中文和外文數據庫進行選擇,其中中文數據庫選擇CNABS 數據庫,外文數據庫選擇VEN數據庫。
CNABS 數據庫收錄了自1985 年至今在中國申請的全部專利文獻,其中整合了所收集到的中國專利數據信息、中國專利英文文摘數據、外文數據庫如DWPI 和SIPOABS 中收錄的中國文獻的信息,以及深加工數據庫的信息,并且包含大量豐富的字段,便于檢索和后期的技術分析。
VEN 數據庫收集了自1927 年至今的約97個國家和組織的專利文獻,其中整合了SIPOABS、DWPI中收錄的信息,涵蓋了兩個主要國外數據產品的全部數據,擴大了數據范圍,結合各庫特有的加工特點數據數據項,以互補的形式提高了數據質量,使對外文文獻的檢索入口統一,簡化多庫、轉庫的檢索操作,檢索結果可關聯出各單庫文獻內容,在保證查全、查準的同時兼顧文獻閱讀的便捷性。
考慮到本文所分析主題的特點,筆者采用了以關鍵詞為主的檢索方式,在專利庫中使用的關鍵詞為:可見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發光二級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檢索時間截止到2014 年5 月29 日,排除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共獲得287篇發明專利文獻。
二、LED可見光通信專利技術的整體情況
2.1專利申請量趨勢分析
下圖1 為LED可見光通信技術全球專利申請趨勢圖。由圖可見,檢索到的LED可見光通信技術的專利最早出現在2004年,此后申請量有所上升,在2008年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自2009年以后,申請量增長極為迅速,并在2012 年達到高峰;2013年的數據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近兩年申請的專利還有大量未公開。
相對于其他類型的無線通信的技術,如射頻通信等,LED可見光通信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隨著無線頻譜資源日趨緊張以及對節能降耗、綠色環保技術的逐漸重視,對該技術的研發將保持持續的熱度,該領域的專利申請量也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的狀態。
2.2專利申請產出國和申請人分布
專利申請產出國一般是指一項技術的原創技術國,一般而言,一個國家擁有的原創技術越多,說明其在該技術領域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實力越強。
通過對所檢索到的專利文獻產出國進行統計分析(如下圖2 所示),排名靠前的國家依次為中國、日本和韓國,并且排名前三位的國家的申請量遠遠高于其他國家,顯示出極高的開發研究活躍度。
進一步地,對在華申請人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如下圖3 和圖4 所示),約45% 的申請來自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申請量占約43%,剩余約12%的申請來自個人申請。
中國的企業申請人中,以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代表,其相關申請量為22 件,遠高于韓國三星和日本東芝;另外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個人申請人郭豐亮,其相關申請量達13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申請量相對較少,其中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的申請量排名靠前。
參 考 文 獻
[1] 朱琳,等.一種基于半導體照明的無線通信系統[J].高技術通訊,2010(8):863-867
[2] 遲楠著,LED可見光通信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摘要】 2000年可見光通信的概念橫空出世,其利用發光二級管(LED)作為光源,使LED照明的同時可以進行高速通信。本文對LED可見光通信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及優勢、專利申請產出國和申請人分布進行了統計分析。
【關鍵詞】 LED 可見光 通信 專利分析 技術綜述
一、數據庫的選擇和檢索
根據數據庫收集的文獻量及分布特點對中文和外文數據庫進行選擇,其中中文數據庫選擇CNABS 數據庫,外文數據庫選擇VEN數據庫。
CNABS 數據庫收錄了自1985 年至今在中國申請的全部專利文獻,其中整合了所收集到的中國專利數據信息、中國專利英文文摘數據、外文數據庫如DWPI 和SIPOABS 中收錄的中國文獻的信息,以及深加工數據庫的信息,并且包含大量豐富的字段,便于檢索和后期的技術分析。
VEN 數據庫收集了自1927 年至今的約97個國家和組織的專利文獻,其中整合了SIPOABS、DWPI中收錄的信息,涵蓋了兩個主要國外數據產品的全部數據,擴大了數據范圍,結合各庫特有的加工特點數據數據項,以互補的形式提高了數據質量,使對外文文獻的檢索入口統一,簡化多庫、轉庫的檢索操作,檢索結果可關聯出各單庫文獻內容,在保證查全、查準的同時兼顧文獻閱讀的便捷性。
考慮到本文所分析主題的特點,筆者采用了以關鍵詞為主的檢索方式,在專利庫中使用的關鍵詞為:可見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發光二級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檢索時間截止到2014 年5 月29 日,排除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共獲得287篇發明專利文獻。
二、LED可見光通信專利技術的整體情況
2.1專利申請量趨勢分析
下圖1 為LED可見光通信技術全球專利申請趨勢圖。由圖可見,檢索到的LED可見光通信技術的專利最早出現在2004年,此后申請量有所上升,在2008年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自2009年以后,申請量增長極為迅速,并在2012 年達到高峰;2013年的數據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近兩年申請的專利還有大量未公開。
相對于其他類型的無線通信的技術,如射頻通信等,LED可見光通信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隨著無線頻譜資源日趨緊張以及對節能降耗、綠色環保技術的逐漸重視,對該技術的研發將保持持續的熱度,該領域的專利申請量也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的狀態。
2.2專利申請產出國和申請人分布
專利申請產出國一般是指一項技術的原創技術國,一般而言,一個國家擁有的原創技術越多,說明其在該技術領域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實力越強。
通過對所檢索到的專利文獻產出國進行統計分析(如下圖2 所示),排名靠前的國家依次為中國、日本和韓國,并且排名前三位的國家的申請量遠遠高于其他國家,顯示出極高的開發研究活躍度。
進一步地,對在華申請人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如下圖3 和圖4 所示),約45% 的申請來自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申請量占約43%,剩余約12%的申請來自個人申請。
中國的企業申請人中,以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代表,其相關申請量為22 件,遠高于韓國三星和日本東芝;另外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個人申請人郭豐亮,其相關申請量達13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申請量相對較少,其中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的申請量排名靠前。
參 考 文 獻
[1] 朱琳,等.一種基于半導體照明的無線通信系統[J].高技術通訊,2010(8):863-867
[2] 遲楠著,LED可見光通信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