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爽
【摘要】 統計信息化是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的統計工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統計信息化水平還有待提高,尤其是當前統計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統計信息化目標的實現是一種嚴重的阻礙。本文對提高統計信息化水平的策略進行探討,旨在促進我國統計工作的效率不斷提升。
【關鍵詞】 統計 信息化水平 提升策略
我國的信息化包括政府信息化、企業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其中,統計信息化是政府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統計信息化的核心指的是利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的統計信息生產流程進行改進,從而提高統計效率的過程。當前對于統計信息化的定義并沒有統一,一般說來,統計信息化指的是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在網絡環境下對各種數據進行采集、傳輸、處理、存儲以及分析的過程,即要對統計的過程實現數字化,全方位地改造統計工作方式和手段,提高統計部門的工作效率。
一、統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統計制度方法滯后。當前很多統計部門進行工作時,其工作的方法都比較傳統,多年來,各地的統計調查手段基本沒有變化,當前的統計報表制度仍然是月報、季報、年報,具體的操作仍然是進行層層布置、級級匯總上報。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統計制度方法已經不再使用,傳統的統計方法使得統計效率過低、統計周期較長,不能滿足信息化時代下的統計要求,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應該要加強統計制度方法的改革,促進統計效率的不斷提升。
2、統計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不高。在統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就是統計人員本身的綜合能力素養水平不高,統計人員不足。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統計機構在不斷改革,基層的統計人員所承擔的任務加重,加上各種新技術的應用,對統計人員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繁重的任務與目前的統計人員配備數量、統計人員的綜合水平不相符,因此給現有的統計工作帶來嚴重的挑戰。當前很多統計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沒有經過系統性的信息化培訓,因此使得統計工作很難有突破性的進展。
3、統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硬件建設比較滯后。在統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由于各種資金的投入不足,因此導致統計信息化實現過程中的各種硬件設備得不到相應的保障,最終影響統計信息化水平。隨著經濟的發展,當前統計部門的服務領域不斷擴大,其工作量也日益增加,統計工作中所需的費用也變得越來越多,對各種硬件以及軟件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當前統計部門發展過程中的資金不足,是造導致統計部門信息化水平滯后的關鍵原因。
二、統計信息化建設的策略探討
2.1對統計制度進行改革
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使得統計工作受限于政府部門,無法真正獨立地開展工作,這是影響統計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原因。只有完全保持統計工作獨立,才能做到客觀公正,促進統計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統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該要對傳統的統計管理制度進行改革,按照網絡化信息采集的要求設計統計制度方法,對報表制度進行整合,從而不斷解決當前統計工作中的指標不銜接的問題,建立統一的統計指標、代碼以及計量單位等,從而使得各種統計信息可以在各個部門之間進行交換,實現資源共享。
2.2加強硬件設備的完善
在統計信息化發展過程中,應該要不斷加強硬件設備的完善,在完善各種硬件設備的過程中,需要加強統計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資金的投入,爭取財政支持,從而可以為統計信息化目標的實現配備更多的硬件以及軟件設施設備,改善統計缺乏專用電腦、設備落后的局面。其次,應該要加強相關的領導人的觀念的改變,使得在統計信息化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運用各種資金,購置電腦、多媒體等設備,解決統計信息化過程中硬件設備比較缺乏的問題,防止資金浪費。
2.3加強統計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在統計工作的發展過程中,統計人員是統計工作的核心,需要具備專業的素質與能力,尤其是在統計信息化過程中,由于統計人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導致統計信息化水平得不到提升。對此,在具體的工作中,應該要加強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的培養。一方面,要加強對統計人員的信息水平能力的培養,使得他們在工作過程中可以積極應用各種計算機技術開展統計工作,另外,還應該要加強其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促進復合型人才隊伍的充實以及完善,為統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統計信息化是統計行業中的一個重要趨勢,隨著近年來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統計工作的內容變得越來越復雜,對統計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應用,在統計過程中提高信息化水平成為統計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當前統計信息化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要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應對,不斷提高統計信息化水平。
參 考 文 獻
[1] 楊志.對基層統計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2)
[2] 莫凡.信息時代統計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D].安徽大學,2013
[3] 劉云英.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 促進統計管理模式的轉變[J].經營管理者,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