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然
摘 要:現在不少課堂教學依然保留著舊的教學模式,面上講解,平均用力,沒有細加考慮好、中、差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學習需求,表現在優等學生“吃不飽”,上課松松垮垮,無所事事,不知還要做什么,潛能沒有得到充分挖掘,不能優上加優;中等學生滿足于教師課堂講練內容的基本掌握,固步自封,不求進取;差的學生“吃不了”,干脆什么也不想學,逐步喪失學習興趣,變得越來越差。課堂效率較低,班級整體學習水平得不到提高。想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切實落實“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最后達到整體提高。
關鍵詞:因材施教 教學 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093-01
高中數學新課程的理念之一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要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同等的學習機會,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以便適應不同智力水平、性格、興趣、思維方式學生的需要。現在不少課堂教學依然保留著舊的教學模式,面上講解,平均用力,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不同價格,認知不同,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所有的學生都是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從而大大降低了教學效率。分層次教學符合因材施教原則,保證了面向全體學生,并且特別重視對后進生的教學力度。由于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知識、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發展;由于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符合學生的實際,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由于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的學習成績一定會大大提高。
分層次教學的具體做法是:(1)分組分層次;(2)學案編制分層次;(3)備課分層次;(4)課堂教學分層次;(5)培訓分層次;(6)學案的批閱分層次;(7)課外輔導分層次。具體闡述如下。
1 分組分層次
在分組時要充分尊重學生,同學生講清分組的目的和意義,讓他們認識到分組是為了老師更好的給他們安排不同的學生方式,分組的標準要兩方面:一是學生的整體水平,可以參照他們的學生成績合理適當的劃分層次分成A、B、C三層;二是參照學生各科的水平分成三個層次,比如張軍在數學課上是A層,如果他語文成績不理想,那么他在語文課上就是B層。另外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各個層次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過一段時間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實行動態調整,A層成績下滑可以降為B層,同樣B、C層也可以上升到更高層次。
2 編制學案分層次
學案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是高效課堂的路線圖,是高效課堂成功的前提。學案編制要做到:低起點、密臺階、寬到邊、沉到底、嚴要求、穩步走,堅決杜絕習題資料化、習題傾向,學案編制的好壞在分層教學中尤為重要,在編制學案時要分層設置例題和習題,在題號后用A層拓展、B層拓展加以區分,A層全做,標有A層拓展的B、C層可不做,標有B層拓展的C層可不做,導學案中對于較難的例題或者某一問,訓練學案中綜合題要加以標注。
3 備課分層次
備課是上好課的保證,只有備好課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老師在備課前要充分研究教材研究課程,要就不同層次的學生要不同的學習要求,每堂課都要對班級每一層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立體設計,讓每一個學生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每個學生的每個時間都有明確的目標。每一個階段小組長的控制措施,AA、BB、CC各層達到的目標,要求具體、明確(書面、口頭),檢查過關的措施到位。注意每一層學生的落實與規范的指導,時刻提醒學生勾畫、整理課本和導學案。每點評完一類題型都要將方法規律的總結展示在大屏幕上,加以強調闡釋,留給學生獨立思考、整理的時間。落實“反思教學”制度,做到課前課后兩碰頭,互相交流心得體會,積極參加學科反思會,積極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互幫互促,在反思中進步,在進步中成長。
4 課堂教學分層次
課堂是教學的主戰場,在課堂上更要注意學生層次的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同學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一個環節時刻要分層安排,討論時分層提出要求:堅持“先一對一討論,再組內集體討論”的原則,先讓同層次學生A與A、B與B、C與C進行討論,然后小組內討論不會的問題,最后將疑難反饋給老師。要堅持A教B,B教C,A拓展的分層次學習理念;展示時:A、B、C三層分別展示疑問,多讓B層和C層展示,基礎題讓C層展示,稍綜合題讓B層展示,較難較綜合的題讓A、層展示;點評時:多讓B、C層點評,A層多補充拓展,點評的過程中,要多給予C層同學鼓勵;評價時也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分層評價,A層同學展示、點評過程完美,總結具體詳細,規律方法總結到位,評為優;B層同學展示、點評過程較好,總結出規律方法,評為優;C層同學只要展示出解題過程,能夠講解清楚會總結規律方法,評為優;用一張B5紙的形式發給學生,一般3個題,要求A層B層全做,C層選做2個。
5 培訓分層次
培訓是提高成績的有效保證,及時經常對學生進行培訓就能及時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出各層次學生存在的問題,制定提升措施,對于A層同學培訓時要讓他們多總結規律,積極思維進行引申拓展,B層同學通過培訓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總結題型題路,對于C層同學要多鼓勵他們,讓他們樹立信心,幫助他們解答不會的問題。
6 批閱學案分層次
在批閱導學案、訓練學案時也要分層次,多進行面批,A層同學全批重點批閱題后的總結和我的疑惑,B層同學全批要重點批閱B層拓展題,C層同學全批批,對于出錯的地方要勾畫,B、C層同學多進行面批,讓他們立即改正。
7 課外輔導分層次
因為A、B、C三層同學基礎思維等各方面的不同,在課外我們要對他們實行不同的輔導方式,一般說,A層同學基礎知識扎實,有很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所以優生的指導著重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讓他多做一些思維難度較大的題目;二是讓他們多進行拓展引申,多進行變式訓練,擴大視野,拓寬知識面,提高能力。
B層同學基本能夠掌握基本知識,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缺乏勤奮好學的精神和獨立思考的習慣,所以對他們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導。
C層同學缺乏自信心,知識欠缺多,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對他們要重點輔導,有重點地進行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