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曉
作者信息:金華市農業機械管理站,321017,浙江

自2004年以來,農機購置補貼作為國家支農惠農的重要政策之一,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三農”政策的重要內容,體現了黨中央“執政為民”的宗旨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對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機裝備建設,推進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現代化意義重大。針對2013年金華地區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情況,筆者深入各縣(市、區)進行了調研。從調研情況看,各級農機部門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群眾對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反映較好;同時,工作中有幾方面問題也需引起相關部門的思考和重視,筆者就此提出改進建議。
各地由于實際情況和農機化發展水平不同,對補貼范圍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總體來說希望能夠擴大補貼范圍,加大補貼金額。如東陽市,這幾年大力發展水稻育秧中心和烘干中心,希望省里能夠把育秧盤和熱風爐列入補貼范圍;磐安這樣的一些山區欠發達縣,許多大中型農機并無用武之地,小型的農機具才是農民的好幫手,比如前些年取消補貼的一些農機具如背負式機動噴霧器、電動噴霧器、糧食加工機械等。所以農機補貼的范圍既要擴大也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建議適當提高單機補貼額度,有些機具補貼明顯偏低,與補貼額30%左右有較大差距。
從經濟規律看,目前市場上中大型生產企業均實施經銷商銷售制,個別小微型企業實施直銷制,這是市場規律、經營規模決定的。中大型生產企業面對的是全國成百上千的區域市場,一般不可能都自己去建直銷店,必然依托已有的銷售力量、銷售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開最大的市場,以達到最佳效益。設立經銷商,分一部分利益給銷售商,一可減輕自建直銷店投資壓力并以最快的速度打開市場,二可降低銷售人力資源成本,三可降低運輸成本(批量運輸),四可更快捷地為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五可更方便地與用戶溝通以有效獲取市場信息;所以經銷商是中大型生產企業的不二選擇。直銷制只是小微型生產企業發展初始階段的一種無奈之選,直銷制伴隨的是高運輸成本、高人力銷售成本、高服務成本,以及產品供應不及時、服務不及時、市場信息缺失等。從實施購機補貼看,取消經銷商會造成:一是補貼資金的發放不順暢,農戶購買補貼機具,必須要經銷商提供資料,要上牌的機具更加需要經銷商的配合,如果省里不核定經銷商,農戶為了一時貪圖小便宜在代售點或不正規的商家購買,到時拿不到正規發票,結算時最終吃虧的是農戶;二是售后服務得不到保證,有的代售點或不正規的商家存在賺上一筆就走的現象,大機具可能還有廠家的授權對售后服務有一定的保證,小機具像茶葉加工機械多數都是小作坊生產,其代售點幾個月就撤了,購機戶的售后服務無法得到保證;三是加大了補貼資金違規的風險,經銷商管理的缺失,使得商家和農戶勾結套取補貼資金的風險增大。
總之,經銷商在今后實施農機補貼政策中,不是取消而是不可或缺,應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管理。一是嚴格農機購置補貼經銷商準入制。建立農機補貼經銷商有效考評機制,對經營規模小、服務能力差、用戶意見大、誠信度不高的經銷商不予列入或取消農機購置補貼指定經銷商資格。目前設立經銷商門檻不高,建議一個縣設1~3個綜合性的農機經銷商即可,但服務點則多多益善,可以專業設置也可以區域設置到鄉鎮或村。二是嚴格監管。法規約束和行業管理雙管齊下,加強對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監管,對不誠信經營、騙取或套取補貼資金等嚴重違規違法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違規違法成本,做到責任與利益對稱,讓經銷商不敢違規,不想違規。
2013年實行大額、小額補貼分兩條路線走的做法大大方便了農戶,操作起來也比較順暢,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1)小額補貼機具的系統錄入不是很順。2013年金華市購機補貼涉及的很大一部分問題是經銷商報補貼清冊存在不及時的現象,建議取消補貼清冊的每日一報,小額補貼機具系統里購機戶資料錄入直接由經銷商統一操作,經銷商的銷售確認表直接從系統里打印,小額補貼機具的把關在最后的審核階段。
(2)每個農戶年度內享受中央補貼資金不超過10萬元的補貼政策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只對補貼金額加以限制,少了同類機具數量的限制,實際操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2013年在補貼政策剛開始實施階段,屢屢發生農戶一次性申請5臺或6臺中拖補貼的現象,金華市經多方調查,實質都存在倒賣的意圖,并在第一時間否決申請請求。建議除特殊機具(如增氧機、潛水泵等)外,其他補貼機具進行數量限制。
(3)建議取消戶口本加身份證購機制,建立農戶憑身份證即可購機制。這兩年農民來辦理補貼手續過程中,只帶身份證未帶戶口本的比較多,造成農民辦理補貼手續來回跑的現象,2013年已經取消1戶1個品目只能購買1臺的限定,改為限額10萬了,再用戶口本已無實質性意義。
(4)補貼政策的不確定性給執行帶來不便。2004年開始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至今尚未有一個完整的、有連續性的農機購置補貼申請方式和操作流程,加上每年政策的變化和出臺時間的滯后,給人力物力和工作進度安排都帶來很大的壓力。如2013年小額補貼機具由鄉鎮受理,采取先購買后申請補貼的辦法,而大額補貼則是先申請后購置,但政策出臺時農民購機都已完成,特別是茶葉加工機械,政策執行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
(5)銘牌及機具編碼不夠規范。有些機具銘牌不是金屬的,銘牌標注內容與釘制方式也不一,在機具核查過程中發現許多機具銘牌上只有機具出廠編號;個別廠家雖采用金屬標牌,但編碼及生產日期隨便用金屬針尖刻劃,很不規范,容易涂改。建議對所有機具出廠編號統一用鋼印在不易更換的明顯位置打碼,銘牌標注必須規范,內容齊全,釘制牢固。
(6)機具核查難度大。一是補貼機具量大面廣,而且2013年補貼資金分五批結算,意味著要多次去核查,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二是機具流動性強,異地使用現象較多,本地農戶購買機具后放外地(省、市)使用,難以監管到位;另外受補貼對象限制,個別農民存在幫別人代買現象,機具不在本人家里使用而在其他鄉鎮、村使用,也給核查造成了一定困難。三是許多機具使用季節性較強,使用完后機具已封存,很難察看其型號與編號。四是由于許多機主農閑時節都在外干活,家里沒人,下鄉核查時很難入戶核對。五是由于工作人員缺乏,核查工作難以全面落實。六是核查經費難以落實,由于實行陽光工資,核查過程中產生的通訊費、交通費、誤餐補貼等費用不能支出,而且核查多會占用工作人員的休息時間,極大地影響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不建議太快地擴大鄉鎮申請受理權限。小機具到鄉鎮申請實實在在方便了農戶享受補貼,但是很多鄉鎮農機員都不是專職,鄉鎮農機員沒有電腦設備,許多工作都是手工操作,存在審核不認真,材料出錯或不規范現象,鄉鎮報送材料普遍存在不及時的現象,會影響整個縣市的結算工作。因此建議不要太快地擴大鄉鎮的申請受理權限,等經過幾年的培訓和摸索再擴大也不遲。
(1)補貼系統的信息安全隱患有待徹底解決。雖然各地市都進行了密碼重置,可是很多購機戶還是在辦理申請當天就能接到詐騙電話,希望省里和軟件公司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強技術研究,堵塞漏洞,今后不再發生或少發生類似事件。
(2)補貼系統最好設置提醒功能,特別是補貼資金撥付到農戶時系統能發送手機信息告知該批次農戶。
(3)軟件操作建議分崗設置,增加查詢功能(歷年補貼能并聯統一查詢)。
根據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浙江省分行支持農業機械化實施方案》,省里出臺了一系列方便購機戶貸款的政策,金華市也進行了宣傳發動,但從實際情況看要求融資的農戶并不多,主要原因是:①一般的農戶都是按自己的能力購買機具,并不存在超前消費的意愿,再加上農戶對多付出利息還是不能接受。②對于本地信譽好的購機大戶,金華市經銷商為其先墊付了資金,農戶享受的中央補貼資金金額可以先寫借條,等補貼資金到位時再歸還給經銷商,農戶并不需要付其利息。中央補貼資金一般情況都由財政局按批次撥給金融機構,再由其撥付到戶;因此如果金融機構能夠為資金困難的購機戶提供免息墊資的話,金融扶持就能夠真正發揮其扶農益農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