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民+孟慶麗
收稿日期: 2013-08-05
作者簡介: 張俊民(1960—),男,山東魚臺人,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資本市場會計監管和審計理論。
摘 要:根據中國2007~2011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從理論上分析了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并進行了實證檢驗。研究發現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即隨著事務所所有權規模的增大,審計收費也增大。研究同時發現,相對于私有產權上市公司,事務所對國有產權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收取了更高的審計費用。
關鍵詞: 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聲譽;審計收費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7217(2014)05-0075-05
一、 引 言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序幕至今,經濟體制已經從原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本質上說, 市場經濟也就是產權經濟[1]。黨的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也明確地提出:要依法保護各類產權,健全產權交易規則和監管制度,推動產權有序流轉。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制度作為外部社會監管制度,對會計信息進行監督,保證了會計信息的質量,遏制了會計信息操縱行為對產權主體造成的權益損害,維護了產權利益,反映了產權關系。
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社會監督機構所提供的審計專業服務是有償服務,即審計收費是注冊會計師提供專業審計服務后,向客戶收取的報酬,以維護自身生存,支持產業發展。審計收費也就是客戶和會計師事務所按照一定的標準協商后確定的審計產品價格。因此審計收費是客戶與會計師事務所之間重要的經濟聯系,是審計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審計收費的決定因素有哪些,審計收費是否影響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從而影響審計質量,已成為國內外學者們研究的對象。
國外學者對影響審計收費的決定因素研究從1980年開始,Simunic(1980)首先提出了多元回歸審計定價模型,明確提出了影響審計定價的主要因素有客戶的規模、固有風險、審計風險和業務復雜程度,研究得出審計收費與審計風險、客戶的規模以及固有風險顯著正相關的結論[1]。在隨后的研究中,該模型被廣泛應用于不同的國家,不斷地在模型中加入新的控制變量,卻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Jussi&Petri,2004;Francis&Stokes,1986;DeAngelo,1981;Srinivasan,2003)。
國內學者關于審計收費的實證研究歷時并不長。證監會在2001年才明確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支付給會計師事務所報酬,此后關于審計收費的研究文獻才不斷地涌現出來。國內學者大都借鑒了Simunic(1980)模型并加入了新的變量。例如,漆江娜等(2004)以2002年在深滬兩市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加入應計利潤這一控制變量,得出的結論為“四大”審計收費明顯地高于本土事務所,說明高品牌事務所在中國存在需要,上市公司尤其是大公司愿意為高品牌事務所支付高額審計費用。伍利娜(2003)加入了盈余管理控制變量,研究發現審計收費與盈余管理變量顯著相關。
我們選用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同樣也借鑒了Simunic(1980)模型,研究了事務所所有權規模對審計收費的影響。事務所所有權規模包括出資者投資部分和事務所持續經營期間按照業務收入一定比例計提的職業風險基金減去實際使用基金金額后的凈額部分。因為特殊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不但包括合伙人投入到事務所的金額和事務所持續經營期間積累的職業風險基金凈額,而且還包括合伙人個人財產。由于合伙人個人財產金額數據無法獲得,本文僅研究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對審計收費的影響。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包括事務所的注冊資本和事務所持續經營期間所累計的職業風險基金凈額兩部分。我們的研究為監管機構制定推動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政策提供了相關實證證據,對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 理論分析和假設提出
在資本市場高度發達的今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為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為會計信息的可信性提供了擔保,從而降低了信息風險,節約了交易成本,而會計信息可信性的擔保程度則取決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另外,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還是降低所有權和控制權相分離所衍生的委托代理成本的有效治理機制(Jensen & Meckling,1976),而這種治理機制能否發揮作用,同樣也取決于審計質量。但是,審計質量的衡量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是以公布為目的的標準審計報告,審計服務的質量無法通過報告來判斷。但是從長期來看,理性的審計報告需求者能夠識別出高聲譽的會計師事務所[2]。聲譽機制是保證審計質量最基礎、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方法(夏立軍,2006)。因而在審計市場上,事務所的聲譽就成為審計質量的替代變量,也是區別于其他事務所的重要標志。也就是說較高的事務所聲譽代表著較強的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和較高的專業勝任能力,代表了較高的審計質量。產權是聲譽的基礎[3]。相對于所有權規模小的事務所而言,所有權規模大的事務所就會越有積極性去建立和維持良好的聲譽,因為事務所聲譽這一無形資產獲得異常困難而毀損起來卻非常容易。卓著的聲譽是事務所憑借其過去一貫良好的職業表現,持之以恒地堅持獨立性,嚴格執行高于審計準則標準的審計程序逐漸形成的一項無形資產。但是一旦會計師事務所在其審計的某個客戶財務丑聞存在重大過錯而遭受證監會處罰,事務所的聲譽就會嚴重毀損,并且該事務所的審計業務會面臨更多的來自于證監會等部門的行政監管。不但其現有的審計客戶會因此而更換事務所,而且該聲譽受損的事務所還會難以吸引新客戶。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越大,其客戶群體和規模就會越大,一旦該事務所發生審計失敗導致聲譽毀損,相對于所有權規模小的事務所,所有權規模大的事務所隨后的審計市場份額將會嚴重萎縮,導致的經濟損失將會更大。因此,所有權規模越大的事務所為了獲得審計業務的持續不斷的經濟準租,就會限制自身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會拒絕個別客戶對虛假審計意見的尋租要求,從而維持其良好的職業聲譽。高聲譽的事務所為了提供高質量的審計服務,必須采用更加科學的審計技術,不斷加強專業勝任能力的培訓,實施更嚴格的審計程序和更嚴格的審計質量控制程序,必須投入更多的職業能力強的審計人員從事具體的審計業務,因此,高聲譽的事務所花費的審計成本就會更多,從而向審計客戶收取的審計費用就越高。高審計質量的需求者也可以憑借其所感知到的事務所聲譽,判斷出審計質量,據此支付更高的審計費用。
上市公司全體股東通過股東大會聘請了會計師事務所,并通過支付審計費用取得了審計報告,但是在股權相對分散的情況下,審計質量作為審計報告屬性之一,現在的全體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并不完全知悉,未來的股東也不完全知悉。若要完全知悉真實的審計質量,所付出的成本是高昂的,即交易成本大于零。如果交易成本大于零,產權就不能被完整地界定[4]。因此,審計報告的所有權并不能完全界定給上市公司的股東。如何在當事人之間配置審計報告各個屬性的所有權,應該使具有比較優勢的當事人獲得這些屬性的權利[4]。在會計師事務所和上市公司全體股東這兩方交易者當中,只有事務所一方完全知悉其提供的審計報告的真實質量。因此,事務所應當擁有審計質量這一特定屬性的所有權。使能夠影響審計質量的事務所對自己的行動承擔全部責任,從而保證審計報告的可靠性。事務所通過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時間,實施更多的審計測試程序,搜集更多的審計證據,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范圍內,提高審計質量的水平,從而向上市公司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事務所通過改變和控制審計質量這一屬性,使其成為改變和控制審計質量這一屬性變化性的剩余索取者,以使得攫取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審計質量這一屬性的所有權得到明確界定后,上市公司股東作為高審計質量的受益人就應該給予事務所更充分的審計費用,事務所在其影響審計質量產出的可能性上分享了更多的變化性剩余索取權,就應該對其行為作出擔保,否則,這部分行為可能是損害性的。只有事務所為其行為擔保時,他占上市公司股東便宜的激勵就得到了抑制,即事務所一旦提供了低審計質量的服務損害了他人的利益,則必須給受害人以充分的賠償。股權資本是專門用于擔保的要素[4]。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越大,他們提供這種擔保的能力就越強,提供的審計報告的審計質量就越高,相應地收取的審計費用也就越高。基于上面的分析,得出如下假設:
假設1: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越大,收取的審計收費越多。
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經濟階段,上市公司產權大部分歸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有,也就是說上市公司的產權性質大部分屬于國有產權。政府對國有產權的上市公司在行政上擁有“超強的控制”能力。政府官員通常會向國有產權上市公司施加壓力,迫使上市公司雇傭更多的勞動力[5]。徐曉東和陳小悅(2003)研究發現中國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的所有權性質不同,其公司業績也不同。第一大股東為非國有股東上市公司有著更強的盈利能力。中國國有產權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通常是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任命,常常傾向于雇傭具有政府背景的人,而不是那些對工作最稱職的人。政府為了政治穩定等社會和政治目標,通常迫使國有產權上市公司放棄利潤最大化的目標,轉而追求充分就業、收入再分配等穩定社會的目標。國有產權上市公司比私有產權的上市公司具有天然的績效劣勢。根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如果上市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就可以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為了避免暫停其股票上市,虧損的國有產權上市公司會從政府那里得到補貼,得到的補貼就會在“其他業務收入”或者“營業外收入”中記載。但是,虧損的私有產權上市公司就不能從政府那里得到補貼。注冊會計師在審計的時候,會特別關注這兩個賬戶,一旦發現國有產權上市公司得到了政府的補貼,出于自身風險的考慮,會向其索取更多的風險溢價。基于以上分析,得出如下假設:
假設2:相對于私有產權上市公司,事務所對國有產權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
三、 研究設計
使用Eviews6.0 軟件,以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資本金額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個省市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為手工收集。事務所計提的職業風險基金所依據的業務收入額來源于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網站上公布的《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為手工收集并手工計算。上市公司產權性質資料來源色諾芬數據庫,其他數據均來自國泰安數據庫。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共2358家,樣本個數為9350個。剔除金融保險證券業公司41家,樣本數161個,剔除審計收費數據缺失的樣本1500個,剔除事務所注冊資本缺失的樣本21個,剔除樣本公司產權不明的公司樣本74個,最后剔除其他數據缺失樣本54個,剩余2113家公司,7540個樣本,再剔除由特殊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審計的樣本1328個,最后剩余由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審計的6212個樣本。本文采用Simunic(1980)模型,模型如下:
lnAuditingfee= a+ b1×Bigfour+ b2×Comment+ b3×Complex+ b4×Earningcapability+ b5×Earningmanagement+ b6×Financialrisk+b7×Firstauditing+ b8×Firstlisting+ b9×FixedriskAR+ b10×FixedriskINV+ b11×lnAssets+b12×lnCapital+£
表1提供了變量的定義及預計系數符號和相關性統計表。事務所所有權規模包括事務所的注冊資本和事務所在其持續經營期間依據年度收入金額的一定比例計提的職業風險基金減去實際使用基金金額后的凈額兩部分構成。由于各個事務所的職業風險基金凈額數據不可以公開獲得,本文按照各個事務所年度業務收入額的一定比例估算職業風險基金凈額。當事務所合并的時候,將合并前已經提取的職業風險基金都并入了合并后的事務所職業風險基金中。2007年之前按照事務所年度業務收入的
10%計提風險基金①。2007年以后按照事務所年度審計業務收入的5%計提職業風險基金②。同時進行了變量之間的兩兩相關系數檢驗和描述性統計,結果顯示各自變量的相關系數比較低,初步說明模型的共線性問題不嚴重,事務所所有權規模的對數與審計收費的對數顯著正相關,初步檢驗了假設1。四、 實證結果及解釋
表2提供了假設1的實證檢驗結果,結果表明R2為0.579654,調整R2為0.57884,即模型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的解釋力為57.8%,說明模型解釋力較強。結果表明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正相關并且在1%水平上顯著,充分證明假設1成立。
表3提供了假設2的實證檢驗結果,將6212個上市公司樣本總體分為兩個樣本組,即國有產權樣本組,個數為3445個,私有產權的樣本組,個數為2767個。私有產權上市公司樣本組的回歸結果顯示:調整R2為0.476162,模型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的解釋力為47.61%,國有產權上市公司樣本組的回歸結果顯示:調整R2為0.627424,模型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的解釋力為62.74%,說明模型解釋力均很強。在兩個樣本組中,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又一次證明了假設1。在私有產權上市公司樣本組中,盈余管理水平(以非主營業務利潤與資產總額的比例表示)的系數是0.633253,這說明盈余管理水平上升一個單位,相應的審計收費就會上升63.32%左右。在國有產權上市公司樣本組中,盈余管理水平(以非主營業務利潤與資產總額的比例表示)的系數是0.699168,這說明盈余管理水平上升一個單位,相應的審計收費就會上升69.92%左右。證明了假設2的成立。
本文還進行了穩健性測試。分別剔除2007、2008年的樣本數據進行穩健性測試,結果同樣也得出了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的結論。為了進一步測試模型的穩定性,又任意刪除了若干個行業,例如房地產業和能源行業,回歸結果依然表明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
五、 研究結論與建議
以中國2007~2011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從理論上分析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并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即隨著事務所所有權規模的增大,審計收費也增大。研究同時發現,相對于私有產權上市公司,事務所對國有產權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收取了更高的審計費用。
首先,我國應該積極推行會計師事務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因為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的事務所的所有權規模不但包括出資者投資部分和持續經營期間計提的職業風險基金凈額而且還包括合伙人個人財產部分。所以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的事務所產權規模比有限責任組織形式的事務所所有權規模更大,將會更有積極性建立聲譽,以提高審計質量。其次,應進一步完善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相關立法的建設,使注冊會計師民事賠償責任切實可行。從而使事務所隨著所有權規模的增大,風險意識增大,以提高審計質量。
注釋:
①財政部在1994年發布的《會計師事務所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按其第十條第十五款的規定:“職業風險基金按業務收入的10%計提,作為因不可避免的工作失誤而依法進行賠償的準備金。”
②
財政部于2007年頒布了《會計師事務所職業風險基金管理辦法》按其第三條的規定,事務所應當于每年年末,以本年度審計業務收入為基數,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提取職業風險基金。
參考文獻:
[1]Simunic D.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18(1):161-190.
[2]Beatty R. Auditor reputation and the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9, 64(4):693-710.
[3]張維迎.產權、政府與信譽[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9-10.
[4]巴澤爾.產權的經濟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7-120.
[5]Boycko maxim,Shleifer Andrei,Vishny Robert W.Second best economic policy for a divided government[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40(3):767-774.
(責任編輯:漆玲瓊)
Effect of Ownership Scale of Accounting Firm on
Audit Fe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ZHANG Jun min,MENG Qing li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 300132,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e effect of ownership scale of accounting firm of limited liability on audit fee and tested the analysis using the annual report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of China from 2007 to 2011 in the A share market.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ownership scale of accounting firm of limited liabil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audit fees.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state owned listed companies were charged higher audit fees than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Key words:Accounting firm; Ownership scale; Reputation; Audit fee
表3提供了假設2的實證檢驗結果,將6212個上市公司樣本總體分為兩個樣本組,即國有產權樣本組,個數為3445個,私有產權的樣本組,個數為2767個。私有產權上市公司樣本組的回歸結果顯示:調整R2為0.476162,模型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的解釋力為47.61%,國有產權上市公司樣本組的回歸結果顯示:調整R2為0.627424,模型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的解釋力為62.74%,說明模型解釋力均很強。在兩個樣本組中,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又一次證明了假設1。在私有產權上市公司樣本組中,盈余管理水平(以非主營業務利潤與資產總額的比例表示)的系數是0.633253,這說明盈余管理水平上升一個單位,相應的審計收費就會上升63.32%左右。在國有產權上市公司樣本組中,盈余管理水平(以非主營業務利潤與資產總額的比例表示)的系數是0.699168,這說明盈余管理水平上升一個單位,相應的審計收費就會上升69.92%左右。證明了假設2的成立。
本文還進行了穩健性測試。分別剔除2007、2008年的樣本數據進行穩健性測試,結果同樣也得出了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的結論。為了進一步測試模型的穩定性,又任意刪除了若干個行業,例如房地產業和能源行業,回歸結果依然表明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
五、 研究結論與建議
以中國2007~2011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從理論上分析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并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即隨著事務所所有權規模的增大,審計收費也增大。研究同時發現,相對于私有產權上市公司,事務所對國有產權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收取了更高的審計費用。
首先,我國應該積極推行會計師事務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因為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的事務所的所有權規模不但包括出資者投資部分和持續經營期間計提的職業風險基金凈額而且還包括合伙人個人財產部分。所以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的事務所產權規模比有限責任組織形式的事務所所有權規模更大,將會更有積極性建立聲譽,以提高審計質量。其次,應進一步完善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相關立法的建設,使注冊會計師民事賠償責任切實可行。從而使事務所隨著所有權規模的增大,風險意識增大,以提高審計質量。
注釋:
①財政部在1994年發布的《會計師事務所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按其第十條第十五款的規定:“職業風險基金按業務收入的10%計提,作為因不可避免的工作失誤而依法進行賠償的準備金。”
②
財政部于2007年頒布了《會計師事務所職業風險基金管理辦法》按其第三條的規定,事務所應當于每年年末,以本年度審計業務收入為基數,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提取職業風險基金。
參考文獻:
[1]Simunic D.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18(1):161-190.
[2]Beatty R. Auditor reputation and the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9, 64(4):693-710.
[3]張維迎.產權、政府與信譽[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9-10.
[4]巴澤爾.產權的經濟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7-120.
[5]Boycko maxim,Shleifer Andrei,Vishny Robert W.Second best economic policy for a divided government[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40(3):767-774.
(責任編輯:漆玲瓊)
Effect of Ownership Scale of Accounting Firm on
Audit Fe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ZHANG Jun min,MENG Qing li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 300132,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e effect of ownership scale of accounting firm of limited liability on audit fee and tested the analysis using the annual report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of China from 2007 to 2011 in the A share market.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ownership scale of accounting firm of limited liabil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audit fees.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state owned listed companies were charged higher audit fees than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Key words:Accounting firm; Ownership scale; Reputation; Audit fee
表3提供了假設2的實證檢驗結果,將6212個上市公司樣本總體分為兩個樣本組,即國有產權樣本組,個數為3445個,私有產權的樣本組,個數為2767個。私有產權上市公司樣本組的回歸結果顯示:調整R2為0.476162,模型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的解釋力為47.61%,國有產權上市公司樣本組的回歸結果顯示:調整R2為0.627424,模型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的解釋力為62.74%,說明模型解釋力均很強。在兩個樣本組中,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又一次證明了假設1。在私有產權上市公司樣本組中,盈余管理水平(以非主營業務利潤與資產總額的比例表示)的系數是0.633253,這說明盈余管理水平上升一個單位,相應的審計收費就會上升63.32%左右。在國有產權上市公司樣本組中,盈余管理水平(以非主營業務利潤與資產總額的比例表示)的系數是0.699168,這說明盈余管理水平上升一個單位,相應的審計收費就會上升69.92%左右。證明了假設2的成立。
本文還進行了穩健性測試。分別剔除2007、2008年的樣本數據進行穩健性測試,結果同樣也得出了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的結論。為了進一步測試模型的穩定性,又任意刪除了若干個行業,例如房地產業和能源行業,回歸結果依然表明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
五、 研究結論與建議
以中國2007~2011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從理論上分析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對審計收費的影響并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所有權規模與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即隨著事務所所有權規模的增大,審計收費也增大。研究同時發現,相對于私有產權上市公司,事務所對國有產權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收取了更高的審計費用。
首先,我國應該積極推行會計師事務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因為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的事務所的所有權規模不但包括出資者投資部分和持續經營期間計提的職業風險基金凈額而且還包括合伙人個人財產部分。所以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的事務所產權規模比有限責任組織形式的事務所所有權規模更大,將會更有積極性建立聲譽,以提高審計質量。其次,應進一步完善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相關立法的建設,使注冊會計師民事賠償責任切實可行。從而使事務所隨著所有權規模的增大,風險意識增大,以提高審計質量。
注釋:
①財政部在1994年發布的《會計師事務所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按其第十條第十五款的規定:“職業風險基金按業務收入的10%計提,作為因不可避免的工作失誤而依法進行賠償的準備金。”
②
財政部于2007年頒布了《會計師事務所職業風險基金管理辦法》按其第三條的規定,事務所應當于每年年末,以本年度審計業務收入為基數,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提取職業風險基金。
參考文獻:
[1]Simunic D.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18(1):161-190.
[2]Beatty R. Auditor reputation and the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9, 64(4):693-710.
[3]張維迎.產權、政府與信譽[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9-10.
[4]巴澤爾.產權的經濟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7-120.
[5]Boycko maxim,Shleifer Andrei,Vishny Robert W.Second best economic policy for a divided government[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40(3):767-774.
(責任編輯:漆玲瓊)
Effect of Ownership Scale of Accounting Firm on
Audit Fe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ZHANG Jun min,MENG Qing li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 300132,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e effect of ownership scale of accounting firm of limited liability on audit fee and tested the analysis using the annual report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of China from 2007 to 2011 in the A share market.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ownership scale of accounting firm of limited liabil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audit fees.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state owned listed companies were charged higher audit fees than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Key words:Accounting firm; Ownership scale; Reputation; Audit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