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錦君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建網初期普遍存在覆蓋不全問題,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仍無法完全取代現有的2G網絡,鑒于此有必要利用系統間互操作功能如切換、重選,保證用戶在進行業務時的可連續性和可獲得性,確保在3G網絡邊緣接入到GSM網絡,實現無線網絡的連續覆蓋和不斷延伸。
一、情況分析
通過對某地兩個RNC(RNC1/RNC2)作為分析研究對象,結合IU口和UU口信令跟蹤以及話統數據,確認異系統切換失敗主要原因分別是物理信道失敗、CIO跳變及核心網定時器超時。
1.1物理信道失敗
分析3G側切換兩兩小區話統數據,發現RNC1中很多切到2G小區的成功率很差,結合2G的話統分析,存在大量的干擾因素導致的切換失敗,初步統計占比55.24%,排查發現絕大多數都是系統外干擾,對這些排除不了的干擾修改CIO,使3G小區減少向這些小區切換,調整后RNC1的成功率提升至97.40%,效果明顯。
隨后推廣到全網后發現切換成功率出現劣化跡象,進一步研究發現在跨RNC的軟切換中,即如果RNC邊緣小區的2G鄰區CIO等于非0,會發生CIO跳變,對切換成功率有負面影響,故對于2G干擾等問題,可通過調整CIOoffset的值進行調整,同時需修改和這個2G小區相鄰的3G小區的CIOoffset,減小往差小區切換次數,保證UE在切換時不至掉話,使其更易往好小區切換(提高這些小區對的CIOoffset)。
1.2CIO跳變
解決了物理信道失敗原因后發現仍然存在部分2G小區系統內切換成功率好,系統間切換成功率差的小區。此時2G干擾的影響經過前期排查,以及修改CIO已經有所好轉,針對這些切換成功率差的小區進行IOS跟蹤,跟蹤結果顯示存在一個用戶多次向同一個2G小區進行切換,每次UE上報的切入2G小區信號質量非常差,比如-110dBm時仍然向該2G小區切換,而報告中其他小區信號明顯優于該小區。
結合前期其他RNC發現的類似問題,判斷原因是RNC下發的測量控制消息中,信元“cellIndividualOffset”會跳變至50,和腳本配置不一致。根據異系統判決公式,UE在選擇目標小區時肯定會切向這些跳變小區,最后由于下行太差,在2G接入后失敗,并且有可能多次切換失敗,導致異系統切換成功率大幅下降。
通過對CIO跳變重點攻關,最終確認跳變的原因是在跨RNC的軟切換中,RNSAP_RL_SETUP_RSP這個流程會對下發的信元“cellIndividualOffset”進行修改,對RNC1和RNC2的CIO轉移到CIOoffset中修改為0后異系統切換成功率分別由96.9%提升至97.80%、97.21%提升至98.24%。
此時,RNC1仍然沒有達到98%,分析話統發現仍然存在個別小區對切換成功率很差,對其進行路測跟蹤,發現仍然存在CIO跳變,繼續分析定位為修改CIO和CIOoffset的順序有誤,調整順序重新執行,RNC5的成功率提升至97.95%,RNC10為98.36%,推廣到其他RNC,整網全天的成功率在98.25%左右,忙時晚八點的成功率也在98.1%左右。
1.3核心網定時器超時失敗
根據話統分析,核心網TRelocComplete定時器超時失敗的占比有20%左右。在UE收到Handover From UTRAN CMD消息后,嘗試往2G側接入,BTS在檢測到UE后,會重復下發“PHY INFO”并開啟T3103B2(缺省值10s)、T3105,直到收到UE的SABM。從2G側的參數分析,T3105=70ms,MAXRESEND(物理信息最大重復次數)=100,所以物理信息重復的最大時間=70ms*100=7s,比核心網定時器(5S)長,考慮拉長定時器。
在對核心網定時器T102,由之前的5s修改到8s后,再對RNC進行IU口跟蹤,根據IU口信令relocation cmd、relocation cancel以及IU release CMD消息的時間,估計出切換成功和切換失敗的時間分布。
在對核心網定時器T102由之前的5s修改到8s后,從IU口跟蹤看存在UE切換成功、UE切換失敗但未重新發起異系統切換和核心網8s超時導致的失敗共三種情形,但未發生5-8s內切換失敗后重新發起切換的情況,因此修改T102,對切換成功率沒有負增益,存在5s后切換成功的例子。
二、總結
通過解決網絡物理信道失敗、CIO跳變及核心網定時器延時等問題,對鄰區、干擾及擁塞等問題進行優化調整,網絡整體切換成功率提升4.5%,穩定在98%以上,達到優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