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燦紅
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合并抑郁癥證候特征以及中藥干預治療該病的效果。方法:選擇本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冠心病基礎治療聯合西藥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冠心病基礎治療聯合中藥進行治療,比較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7.50%,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5.00%。此外,2組患者的癥候減分率也有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中藥干預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治療中有著重要作用,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冠心?。灰钟舭Y;癥候特點;冠狀動脈
中圖分類號:R541.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8-0021-02
冠心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抑郁癥則是一種公共衛生疾病,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該病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有臨床研究預測[1],2020年抑郁癥將會成為除心腦血管疾病之外嚴重影響人類生活質量的第二大疾病。有文獻報道40%左右的冠心病患者都出現了合并抑郁癥的情況,形成新的癥候,增加了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治療難度。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選擇本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64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者為24例,女性患者為40例,年齡在47歲到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4歲。以上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定的《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以及《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2]第三版中的相關標準。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冠心病的基礎治療聯合西藥進行抗抑郁治療,每天服用2次單硝酸異山梨酯片和一次鹽酸氟西汀,用量均為20 mg。觀察組采用冠心病基礎治療聯合中藥治療進行抗抑郁治療,單硝酸異山梨酯片的用法和用量同上,使用加味生丹蔞薤四逆方進行抗抑郁治療,配方為黨參12 g,五味子6 g,麥冬9 g,丹參30 g,砂仁3 g,檀香9 g,瓜蔞12 g,薤白10 g,半夏9 g,枳殼9 g,柴胡12 g,赤芍9 g,甘草6 g,枸杞子12 g,當歸9 g,菟絲子12 g。服用從西苑醫院藥房所購得的免煎顆粒,每日等量分2次沖服,療程為4周。計算2組患者的HAMA以及HAMA減分率,比較治療效果。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治療進行數據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療效評定與治療結果
2.1療效評定根據2002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的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癥候減分率超過70%,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癥候減分率超過30%,為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癥候減分率低于30%,為無效。
3結論
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主要存在血瘀、陰虛、脾虛、陽虛、肝郁、腎虛、氣虛、熱蘊、痰濁、寒凝以及氣滯等癥候特點,其中年齡段的不同,癥候分布特點也有所差異。在49歲到60歲之間的患者,肝郁、氣滯、血瘀以及陰虛和氣虛等癥候特點比較明顯,而61歲到70年齡段的患者,則癥候分布順序依次為血瘀、肝郁、氣虛、腎虛以及熱蘊。71歲到80歲年齡段的患者,最明顯的癥候特點為血瘀,其次分別為腎虛、氣虛、陰虛以及痰濁等。
加味生丹蔞薤四逆方主要由生脈飲、丹參飲以及瓜蔞薤白半夏湯合四逆散外加枸杞子、菟絲子以及當歸構成,在擴張冠狀動脈、改善患者心功能、保護心肌細胞、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臨床上將其應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炎等疾病的治療中。這是因為丹參飲具有行氣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則具有祛痰寬胸、通陽散結的功效。四逆散的君藥[4]為柴胡、芍藥,可以有效除結氣、通血脈、疏肝行氣,對抗抑郁癥狀。
綜上所述,中藥干預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治療中有著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擴張患者的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保護心肌細胞,同時疏肝行氣,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蘭鳳,王階.冠心病合并抑郁癥中醫證候特征研究[J].中醫雜志,2012,08(02):1312-1314.
[2]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1,34(3):28.
[3]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試行.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4]徐春燕.中藥復方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3.
(收稿日期:2014-05-30)
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合并抑郁癥證候特征以及中藥干預治療該病的效果。方法:選擇本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冠心病基礎治療聯合西藥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冠心病基礎治療聯合中藥進行治療,比較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7.50%,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5.00%。此外,2組患者的癥候減分率也有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中藥干預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治療中有著重要作用,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冠心病;抑郁癥;癥候特點;冠狀動脈
中圖分類號:R541.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8-0021-02
冠心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抑郁癥則是一種公共衛生疾病,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該病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有臨床研究預測[1],2020年抑郁癥將會成為除心腦血管疾病之外嚴重影響人類生活質量的第二大疾病。有文獻報道40%左右的冠心病患者都出現了合并抑郁癥的情況,形成新的癥候,增加了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治療難度。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選擇本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64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者為24例,女性患者為40例,年齡在47歲到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4歲。以上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定的《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以及《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2]第三版中的相關標準。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冠心病的基礎治療聯合西藥進行抗抑郁治療,每天服用2次單硝酸異山梨酯片和一次鹽酸氟西汀,用量均為20 mg。觀察組采用冠心病基礎治療聯合中藥治療進行抗抑郁治療,單硝酸異山梨酯片的用法和用量同上,使用加味生丹蔞薤四逆方進行抗抑郁治療,配方為黨參12 g,五味子6 g,麥冬9 g,丹參30 g,砂仁3 g,檀香9 g,瓜蔞12 g,薤白10 g,半夏9 g,枳殼9 g,柴胡12 g,赤芍9 g,甘草6 g,枸杞子12 g,當歸9 g,菟絲子12 g。服用從西苑醫院藥房所購得的免煎顆粒,每日等量分2次沖服,療程為4周。計算2組患者的HAMA以及HAMA減分率,比較治療效果。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治療進行數據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療效評定與治療結果
2.1療效評定根據2002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的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癥候減分率超過70%,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癥候減分率超過30%,為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癥候減分率低于30%,為無效。
3結論
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主要存在血瘀、陰虛、脾虛、陽虛、肝郁、腎虛、氣虛、熱蘊、痰濁、寒凝以及氣滯等癥候特點,其中年齡段的不同,癥候分布特點也有所差異。在49歲到60歲之間的患者,肝郁、氣滯、血瘀以及陰虛和氣虛等癥候特點比較明顯,而61歲到70年齡段的患者,則癥候分布順序依次為血瘀、肝郁、氣虛、腎虛以及熱蘊。71歲到80歲年齡段的患者,最明顯的癥候特點為血瘀,其次分別為腎虛、氣虛、陰虛以及痰濁等。
加味生丹蔞薤四逆方主要由生脈飲、丹參飲以及瓜蔞薤白半夏湯合四逆散外加枸杞子、菟絲子以及當歸構成,在擴張冠狀動脈、改善患者心功能、保護心肌細胞、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臨床上將其應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炎等疾病的治療中。這是因為丹參飲具有行氣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則具有祛痰寬胸、通陽散結的功效。四逆散的君藥[4]為柴胡、芍藥,可以有效除結氣、通血脈、疏肝行氣,對抗抑郁癥狀。
綜上所述,中藥干預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治療中有著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擴張患者的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保護心肌細胞,同時疏肝行氣,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蘭鳳,王階.冠心病合并抑郁癥中醫證候特征研究[J].中醫雜志,2012,08(02):1312-1314.
[2]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1,34(3):28.
[3]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試行.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4]徐春燕.中藥復方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3.
(收稿日期:2014-05-30)
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合并抑郁癥證候特征以及中藥干預治療該病的效果。方法:選擇本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冠心病基礎治療聯合西藥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冠心病基礎治療聯合中藥進行治療,比較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7.50%,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5.00%。此外,2組患者的癥候減分率也有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中藥干預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治療中有著重要作用,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冠心??;抑郁癥;癥候特點;冠狀動脈
中圖分類號:R541.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8-0021-02
冠心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抑郁癥則是一種公共衛生疾病,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該病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有臨床研究預測[1],2020年抑郁癥將會成為除心腦血管疾病之外嚴重影響人類生活質量的第二大疾病。有文獻報道40%左右的冠心病患者都出現了合并抑郁癥的情況,形成新的癥候,增加了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治療難度。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選擇本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64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者為24例,女性患者為40例,年齡在47歲到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4歲。以上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定的《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以及《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2]第三版中的相關標準。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冠心病的基礎治療聯合西藥進行抗抑郁治療,每天服用2次單硝酸異山梨酯片和一次鹽酸氟西汀,用量均為20 mg。觀察組采用冠心病基礎治療聯合中藥治療進行抗抑郁治療,單硝酸異山梨酯片的用法和用量同上,使用加味生丹蔞薤四逆方進行抗抑郁治療,配方為黨參12 g,五味子6 g,麥冬9 g,丹參30 g,砂仁3 g,檀香9 g,瓜蔞12 g,薤白10 g,半夏9 g,枳殼9 g,柴胡12 g,赤芍9 g,甘草6 g,枸杞子12 g,當歸9 g,菟絲子12 g。服用從西苑醫院藥房所購得的免煎顆粒,每日等量分2次沖服,療程為4周。計算2組患者的HAMA以及HAMA減分率,比較治療效果。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治療進行數據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療效評定與治療結果
2.1療效評定根據2002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的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癥候減分率超過70%,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癥候減分率超過30%,為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癥候減分率低于30%,為無效。
3結論
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主要存在血瘀、陰虛、脾虛、陽虛、肝郁、腎虛、氣虛、熱蘊、痰濁、寒凝以及氣滯等癥候特點,其中年齡段的不同,癥候分布特點也有所差異。在49歲到60歲之間的患者,肝郁、氣滯、血瘀以及陰虛和氣虛等癥候特點比較明顯,而61歲到70年齡段的患者,則癥候分布順序依次為血瘀、肝郁、氣虛、腎虛以及熱蘊。71歲到80歲年齡段的患者,最明顯的癥候特點為血瘀,其次分別為腎虛、氣虛、陰虛以及痰濁等。
加味生丹蔞薤四逆方主要由生脈飲、丹參飲以及瓜蔞薤白半夏湯合四逆散外加枸杞子、菟絲子以及當歸構成,在擴張冠狀動脈、改善患者心功能、保護心肌細胞、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臨床上將其應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炎等疾病的治療中。這是因為丹參飲具有行氣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則具有祛痰寬胸、通陽散結的功效。四逆散的君藥[4]為柴胡、芍藥,可以有效除結氣、通血脈、疏肝行氣,對抗抑郁癥狀。
綜上所述,中藥干預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臨床治療中有著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擴張患者的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保護心肌細胞,同時疏肝行氣,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蘭鳳,王階.冠心病合并抑郁癥中醫證候特征研究[J].中醫雜志,2012,08(02):1312-1314.
[2]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1,34(3):28.
[3]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試行.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4]徐春燕.中藥復方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3.
(收稿日期:201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