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南 陳芬 符德歡 等
摘要:目的觀察食用葛水提物的解酒作用,并對其進行毒性做出初步評價。方法解酒作用:先灌胃給予小鼠藥物,40 min后,灌胃給酒,給酒后立即記錄翻正反射消失的小鼠只數、潛伏期和持續時間,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比較各組差異。急性毒性:預實驗一次性給藥測定半數致死量基礎上,灌胃給予最大濃度和最大體積食用葛水提物,測定最大給藥量,觀察小鼠死亡、一般情況和重要臟器病理組織學變化并記錄體重。結果與空白對照組相比食用葛低、高劑量組出現翻正反射消失動物數減少,低、中劑量組的醉酒潛伏時間延長,食用葛低、高劑量能明顯縮短小鼠的醉后睡眠時間。食用葛水提物的最大給藥量為313.88 g/kg,為成人用量的193倍。結論結果表明,食用葛水提物具有一定的解酒醒酒作用,且無明顯急性毒性反應,安全性較高,臨床用藥安全范圍大。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R28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8-0069-03
酒精中毒俗稱醉酒,是由于一次大量飲酒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由興奮到抑制狀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發病比較急,重度中毒可使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據《滇南本草》記載,葛根具有“解中酒熱毒”之功效,而此種葛根即為豆科植物食用葛(Pueraria edulis Pampan)的根[1]。
藥理研究表明:食用葛的同屬藥用植物葛根(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所含總黃酮500mg/kg能明顯縮短乙醇引起的小鼠睡眠時間,葛根總黃酮500mg/kg,250mg/kg,125mg/kg都能不同程度地延長乙醇睡眠潛伏時間,縮短睡眠時間,可見葛根總黃酮具有“解酒毒”作用[2~3]。此外,大鼠飲用乙醇后可使ADH活性明顯受到抑制,肝臟GST活性明顯減低,葛根水煎液加蔗糖制成10%的口服液有提高肝臟ADH以及活性的活性作用[4]。葛根黃酮具有提高乙醇性肝損傷的大鼠肝組織中GSH 含量的作用,還具有降低乙醇性損傷的大鼠的肝組織甘油三脂(TG)含量的作用,表明葛根黃酮對乙醇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5]。葛根解酒、醒酒、保肝等藥理作用的研究均有文獻報道,但食用葛的相關作用的研究還是空白,本實驗正是針對這種情況,初步評價食用葛水提取物對急性酒精中毒的預防和改善效果,并與葛根的解酒醒酒效果加以對比,用第一手數據證實了食用葛的解酒功效。同時,為了提供更可靠的理論依據,以開發食用葛這一寶貴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筆者還研究了食用葛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對其安全性做出了初步評價。
1食用葛水提物的解酒作用
1.1實驗材料廣能葛根口服液(云衛食證字[2007]第530000-000012號),昆明市添寶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蒸餾水;實驗用酒:紅星二鍋頭酒,56度,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SPF級小鼠,體重18~22 g,合格證號SCXK-(軍)-2007-004。
1.1.1食用葛水煎液食用葛藥材采自大理,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恒研究員鑒定為食用葛(Pueraria edulis Pampan)。取食用葛藥材800 g,以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90 min,濾液濃縮,干燥得干膏101.95 g,至干燥器中保存。使用時加蒸餾水配制成所需濃度。食用葛低劑量組(2.25 g生藥/kg),食用葛中劑量組(11.25 g生藥/kg),食用葛高劑量組(20.25 g生藥/kg)。
1.1.2葛根水煎液葛根藥材采自大理,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類鑒定室陶德定副研究員鑒定為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取葛根藥材800 g,以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濾液濃縮,干燥得干膏220 g,至干燥器中保存。使用時加蒸餾水配制成所需濃度。葛根低劑量組(2.25 g生藥/kg),葛根中劑量組(11.25 g生藥/kg),葛根高劑量組(20.25 g生藥/kg)。
1.2方法與結果
1.2.1方法雄性小鼠80只,稱重,編號,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陽性對照組,食用葛低、中、高劑量組,葛根低、中、高劑量組,每組10只,實驗前禁食12h。實驗組給予食用葛低、中、高3個劑量,葛根低、中、高三個劑量溶液灌胃給藥,給藥體積20mL /kg體重;空白對照組給予等容積的蒸餾水灌胃;陽性組給予葛根口服液灌胃,給藥體積9mL /kg體重。
給藥40min鐘后,所有小鼠灌胃給酒(56%酒精,14 mL /kg)。給酒后立即記錄翻正反射消失的小鼠只數、翻正反射消失小鼠的潛伏期(乙醇灌胃后至翻正反射消失的時間)和持續時間(從翻正發射消失至恢復的時間)。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比較各組差異。
1.2.2結果小鼠灌胃給酒(56%酒精,14mL /kg)后,空白對照組10只小鼠陸續醉酒昏迷,肌肉松馳,角膜反射消失,翻正反射消失。實驗組小鼠在同等劑量酒精灌胃后,有部分小鼠活動正常,反應靈敏,未出現翻正反射消失等醉酒表現;一些小鼠在給酒后出現肌肉松馳,角膜反射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等醉酒狀癥,小鼠昏睡后一段時間相繼蘇醒,恢復翻正反射。陽性對照組有8只小鼠活動正常,未出現翻正反射消失等醉酒表現;另2只小鼠在酒精灌胃后出現肌肉松馳,角膜反射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等醉酒狀癥。記錄醉酒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時間及持續時間。
2食用葛水提物的急性毒性
2.1實驗材料
2.1.1藥物食用葛選用大理產藥材,800 g食用葛藥材以8倍量水煎煮3次,合并濾液濃縮至干膏,干膏為109.95 g,于干燥器中備用。
2.1.2動物SPF級小鼠,雌雄各半,體重20 g左右,合格證號SCXK-(軍)-2007-004。
2.1.3主要器材錐形瓶(50mL)、量筒(50mL)、注射器(1mL)及針頭,1.0%苦味酸溶液。
2.2實驗方法及結果
2.2.1預實驗SPF級體重18~22 g小鼠20只,雌雄各半,按體重和性別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0只。實驗前禁食不禁水12h。最大的給藥濃度以生藥量計為313.88 g/kg,給藥體積為0.4mL /10 g。給藥后即刻觀察,持續5h,主要觀察動物飲食、外觀、行為、分泌物、排泄物、死亡情況及中毒反應癥狀及其起始時間、嚴重程度、持續時間、是否可逆及恢復時間,體重變化等,以后每天觀察2次,連續7 d,記錄各組小鼠的死亡情況。
2.2.2預實驗結果給藥后,給藥組所有小鼠均活動減少,4h后恢復正常;1只雄性小鼠豎毛,3只雄性小鼠出現輕微腹瀉;有1只雌性小鼠豎毛,3只雌性小鼠出現輕微腹瀉;腹瀉小鼠大便為水樣,顏色呈藥液顏色,第2天觀察恢復正常。因在大劑量下,無動物死亡,難于測出LD50,故觀察最大給藥量的毒性反應。
2.2.3最大給藥量的測定方法取體重18~22 g小鼠40只,根據雌雄、體重隨機分成2組,每組20只,雌雄各半,為試驗組和空白對照組,分籠飼養。試驗組給藥劑量以生藥量計為313.88 g/kg,給藥體積為0.4mL /10 g,空白對照組給予等體積的生理鹽水,給藥當天持續觀察2h,之后每天觀察兩次,主要觀察行為活動、肌肉運動、植物神經系統反應、呼吸等;并詳細記錄動物反應情況及稱量動物體重,連續觀察14 d。第14天處死、解剖小鼠,肉眼觀察其主要臟器的外觀。
3小結與討論
我國酒文化盛行,飲酒成風,再加上人們對飲酒造成的早期損害常常忽視,所以乙醇性肝病的發病率極高。乙醇中毒是80%肝硬化的原因,對病毒性肝炎、肝癌等的發生、發展及預后都有重要影響;我國現有酒民3億多,乙醇性肝病的發病率在20%左右[5]。因此,研究和開發有效的解酒保肝藥物的是當今社會的迫切需要。
天然解酒藥物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乙醇胃腸吸收和加速代謝以降低機體血醇濃度,解除醉酒狀態。從酒精在人體代謝的機制來看,目前的解酒制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作用∶①降低酒精在胃腸道的吸收速度和增加酒精在胃內的代謝,②增強肝內ADH 的活性,加快乙醇在肝臟內的氧化代謝,③提高肝組織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2PX)的活性,消除血漿與肝組織中的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物對機體的損傷[6]。 本項目的研究結果表明
“食用葛水煎液”在一定程度對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有預防作用,但其作用機理尚不明確,同時,主要有效成分也還沒有針對性的研究,這些都需要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葛根類是中國傳統醫藥學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然解酒藥物,食用葛作為其中的一員,醒酒解酒療效確切,且急性毒性低,作為保健品或解酒藥品開發必定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滇南本草整理組.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212.
[2]周吉銀,周世文.葛根總黃酮及葛根素解酒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7,27(9):1280~1282.
[3]張恩戶,趙勤,梁作峰,等.葛根總黃酮解酒作用的實驗觀察[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1995,18(3):38.
[4]張廼哲,符云峰,趙會軍,等.葛根解酒毒的實驗研究[J].中國醫藥學報,1998,13(4):26~27.
[5]趙鵬,姚思宇,李鳳文.葛根黃酮對乙醇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熱帶醫學,2009,9(3):444~445.
[6]李玉潔.我國天然解酒制品的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08,20(4):4~7.(收稿日期:2014-06-30)
2.2.1預實驗SPF級體重18~22 g小鼠20只,雌雄各半,按體重和性別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0只。實驗前禁食不禁水12h。最大的給藥濃度以生藥量計為313.88 g/kg,給藥體積為0.4mL /10 g。給藥后即刻觀察,持續5h,主要觀察動物飲食、外觀、行為、分泌物、排泄物、死亡情況及中毒反應癥狀及其起始時間、嚴重程度、持續時間、是否可逆及恢復時間,體重變化等,以后每天觀察2次,連續7 d,記錄各組小鼠的死亡情況。
2.2.2預實驗結果給藥后,給藥組所有小鼠均活動減少,4h后恢復正常;1只雄性小鼠豎毛,3只雄性小鼠出現輕微腹瀉;有1只雌性小鼠豎毛,3只雌性小鼠出現輕微腹瀉;腹瀉小鼠大便為水樣,顏色呈藥液顏色,第2天觀察恢復正常。因在大劑量下,無動物死亡,難于測出LD50,故觀察最大給藥量的毒性反應。
2.2.3最大給藥量的測定方法取體重18~22 g小鼠40只,根據雌雄、體重隨機分成2組,每組20只,雌雄各半,為試驗組和空白對照組,分籠飼養。試驗組給藥劑量以生藥量計為313.88 g/kg,給藥體積為0.4mL /10 g,空白對照組給予等體積的生理鹽水,給藥當天持續觀察2h,之后每天觀察兩次,主要觀察行為活動、肌肉運動、植物神經系統反應、呼吸等;并詳細記錄動物反應情況及稱量動物體重,連續觀察14 d。第14天處死、解剖小鼠,肉眼觀察其主要臟器的外觀。
3小結與討論
我國酒文化盛行,飲酒成風,再加上人們對飲酒造成的早期損害常常忽視,所以乙醇性肝病的發病率極高。乙醇中毒是80%肝硬化的原因,對病毒性肝炎、肝癌等的發生、發展及預后都有重要影響;我國現有酒民3億多,乙醇性肝病的發病率在20%左右[5]。因此,研究和開發有效的解酒保肝藥物的是當今社會的迫切需要。
天然解酒藥物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乙醇胃腸吸收和加速代謝以降低機體血醇濃度,解除醉酒狀態。從酒精在人體代謝的機制來看,目前的解酒制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作用∶①降低酒精在胃腸道的吸收速度和增加酒精在胃內的代謝,②增強肝內ADH 的活性,加快乙醇在肝臟內的氧化代謝,③提高肝組織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2PX)的活性,消除血漿與肝組織中的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物對機體的損傷[6]。 本項目的研究結果表明
“食用葛水煎液”在一定程度對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有預防作用,但其作用機理尚不明確,同時,主要有效成分也還沒有針對性的研究,這些都需要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葛根類是中國傳統醫藥學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然解酒藥物,食用葛作為其中的一員,醒酒解酒療效確切,且急性毒性低,作為保健品或解酒藥品開發必定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滇南本草整理組.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212.
[2]周吉銀,周世文.葛根總黃酮及葛根素解酒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7,27(9):1280~1282.
[3]張恩戶,趙勤,梁作峰,等.葛根總黃酮解酒作用的實驗觀察[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1995,18(3):38.
[4]張廼哲,符云峰,趙會軍,等.葛根解酒毒的實驗研究[J].中國醫藥學報,1998,13(4):26~27.
[5]趙鵬,姚思宇,李鳳文.葛根黃酮對乙醇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熱帶醫學,2009,9(3):444~445.
[6]李玉潔.我國天然解酒制品的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08,20(4):4~7.(收稿日期:2014-06-30)
2.2.1預實驗SPF級體重18~22 g小鼠20只,雌雄各半,按體重和性別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0只。實驗前禁食不禁水12h。最大的給藥濃度以生藥量計為313.88 g/kg,給藥體積為0.4mL /10 g。給藥后即刻觀察,持續5h,主要觀察動物飲食、外觀、行為、分泌物、排泄物、死亡情況及中毒反應癥狀及其起始時間、嚴重程度、持續時間、是否可逆及恢復時間,體重變化等,以后每天觀察2次,連續7 d,記錄各組小鼠的死亡情況。
2.2.2預實驗結果給藥后,給藥組所有小鼠均活動減少,4h后恢復正常;1只雄性小鼠豎毛,3只雄性小鼠出現輕微腹瀉;有1只雌性小鼠豎毛,3只雌性小鼠出現輕微腹瀉;腹瀉小鼠大便為水樣,顏色呈藥液顏色,第2天觀察恢復正常。因在大劑量下,無動物死亡,難于測出LD50,故觀察最大給藥量的毒性反應。
2.2.3最大給藥量的測定方法取體重18~22 g小鼠40只,根據雌雄、體重隨機分成2組,每組20只,雌雄各半,為試驗組和空白對照組,分籠飼養。試驗組給藥劑量以生藥量計為313.88 g/kg,給藥體積為0.4mL /10 g,空白對照組給予等體積的生理鹽水,給藥當天持續觀察2h,之后每天觀察兩次,主要觀察行為活動、肌肉運動、植物神經系統反應、呼吸等;并詳細記錄動物反應情況及稱量動物體重,連續觀察14 d。第14天處死、解剖小鼠,肉眼觀察其主要臟器的外觀。
3小結與討論
我國酒文化盛行,飲酒成風,再加上人們對飲酒造成的早期損害常常忽視,所以乙醇性肝病的發病率極高。乙醇中毒是80%肝硬化的原因,對病毒性肝炎、肝癌等的發生、發展及預后都有重要影響;我國現有酒民3億多,乙醇性肝病的發病率在20%左右[5]。因此,研究和開發有效的解酒保肝藥物的是當今社會的迫切需要。
天然解酒藥物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乙醇胃腸吸收和加速代謝以降低機體血醇濃度,解除醉酒狀態。從酒精在人體代謝的機制來看,目前的解酒制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作用∶①降低酒精在胃腸道的吸收速度和增加酒精在胃內的代謝,②增強肝內ADH 的活性,加快乙醇在肝臟內的氧化代謝,③提高肝組織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2PX)的活性,消除血漿與肝組織中的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物對機體的損傷[6]。 本項目的研究結果表明
“食用葛水煎液”在一定程度對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有預防作用,但其作用機理尚不明確,同時,主要有效成分也還沒有針對性的研究,這些都需要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葛根類是中國傳統醫藥學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然解酒藥物,食用葛作為其中的一員,醒酒解酒療效確切,且急性毒性低,作為保健品或解酒藥品開發必定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滇南本草整理組.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212.
[2]周吉銀,周世文.葛根總黃酮及葛根素解酒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7,27(9):1280~1282.
[3]張恩戶,趙勤,梁作峰,等.葛根總黃酮解酒作用的實驗觀察[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1995,18(3):38.
[4]張廼哲,符云峰,趙會軍,等.葛根解酒毒的實驗研究[J].中國醫藥學報,1998,13(4):26~27.
[5]趙鵬,姚思宇,李鳳文.葛根黃酮對乙醇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熱帶醫學,2009,9(3):444~445.
[6]李玉潔.我國天然解酒制品的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08,20(4):4~7.(收稿日期:201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