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激發學生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利用新穎的導課藝術吸引學生,利用順口的歌訣使教學化難為易,利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利用競爭的心理組織教學,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創建寬松、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興趣;導入;歌訣;氛圍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愉快、有效地學習數學,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少學生數學成績差,不感興趣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因此,激發學生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利用新穎的導課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活潑生動的導課藝術,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學“乘方”一節時,教師可用“折紙”游戲導入,每人準備一張長方形的紙:將它對折一次,原來紙張一分為二,再折一次,一分為四……反復折10次,再打開后紙一分為幾呢?通過分析,學生容易得出折10次結果為210,那210=?學生很想知道,由此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探求欲望。
導課形式很多,如設疑導入、游戲導入、故事導入、猜謎導入等,只要教師創造性地加以靈活運用,必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順口的歌訣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中的有些概念、性質直接理解、記憶趣味性不高,如果我們能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探索總結規律,編出相應的歌訣,利用歌訣本身的趣味性,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難度,減輕學生負擔,加快解題速度,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如對同類項概念的理解“同類項,同類項,除了系數都一樣”,只一句口訣就把同類項中根本的東西區別出來了。再如對“去括號”“添括號”法則的理解:“去(添)括號,看符號,是“+”號,全照寫,是“-”號,全變號”,據此來去(添)括號,不易出錯。又如:過一點可畫無數條直線,過兩點可畫一條直線,過三點畫直線要分析位置才能確定條數,為此用“一點多,二點少,三點畫線要思考”來使學生確定條數、容易理解。再如,我們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時感到困難,我們便用“大大取最大,小小取最小,大大小小是空集,大小小大取中間”,學生理解并記下口訣,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就會輕松地寫出解集。
只要我們平時肯下工夫,注意探索總結,利用歌訣本身的趣味性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舊的教學手段是借助于實物演示、圖片等進行教學,不容易使學生產生興趣,而多媒體在輔助教學時,采用圖形、圖像、文本、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刺激學生的多個感官,使學生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從而容易地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學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事實演示出來,把學生熟悉的而在平時的課堂中不易接受的信息展示出來,既增強學生的興趣,又擴大了課堂容量,學生直觀理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四、利用競爭的心理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把比賽的形式引入教學過程中,運用競爭的心理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平時練習中常用“看誰做得又對又快”“比比誰最聰明能干”等環節,可以很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或在一章節學完后,組織一堂數學知識、方法、技能的競賽,作為對學生學習和掌握該章節知識的檢查和總結,注意題目要難易適中,題型要豐富多彩,計算量不要太大、太繁,要有技巧性,要適當分組,公開記分,當場評分,這種方法對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興趣是十分有效的。
五、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興趣
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持久、鞏固,莫過于讓他們見到自己學習的成果,學習成功是最足以使學生感到滿意、快慰、愿意繼續學習的一種動力,因此,教師在了解每個學生的基礎上,給其提供表演的機會,創造成功的條件,使每個學生都能嘗到成功的滋味。識記強的,讓他們背誦定理或公式;反映快的,讓他們積極回答,邏輯思維強的,讓他們復述或板演證明過程等,通過不同能力的表演,讓學生在不同方面得到第一,使他們心中產生“我行”的滿足感和自豪感,從而產生自覺親近數學的內心需要。同時,對所有學生學習中的點滴成績,適時地給予充分肯定,使每個學生都能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那么,他們就能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六、營造寬松、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和諧的師生情感中,學生大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而師生間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才能形成融洽和諧的氛圍,教師在教學時若繃著臉,不茍言笑,或居高臨下,教學氣氛必然趨于緊張,使學生產生壓抑感,影響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必須保持和藹可親的教學態度,并適當來點幽默,在課外與學生打成一片,做學生的朋友。“親其師,信其道。”只有讓學生對你產生信任感,心理上接受你、認可你、親近你,才能主動地學習你講授的知識。
2.發揚教學民主
課堂教學中發揚教學民主,積極提倡答錯了的允許重答;沒有想好的允許重想;答的不完整的允許補充;不清楚的、不懂的問題允許發問;不同意見的允許爭論,允許學生不舉手自由回答等。在這種民主的氣氛中,學生沒有被同學嘲笑的顧慮,沒有被老師斥責的擔憂,身心處于自由的狀態,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活躍的狀態,敢想、敢說、敢問,敢于質疑,敢于發表意見,充分體驗學習的樂趣。
此外,教師還可組織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總結,利用趣味性、鼓動性的語言來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使他們樂意學習,并能愉快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是多方面的、靈活的,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做法,但目的和結果都是一致的,只要我們每個教師在課堂中注意“激趣”“誘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么就一定會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簡介:丁生昌,男,1970年2月出生,甘肅省武威第十中學教師,教務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