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攀
身份證號碼:450121198301142158 廣西省南寧市 530021
摘要:城市公園簡稱公園,不同于國家公園和森林公園,屬于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綠地的一種類型。城市公園是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載體之一,不但是綠化、藝術、生態的一個整體,而且也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依據。城市公園由政府或公共團體建設經營,供公眾游憩、觀賞、娛樂,同時是人們進行體育鍛煉、科普教育的場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態、防災減災、美化城市的作用。
關鍵詞:現代城市公園;景觀規劃
前言
城市公園和公園系統的演進,是此時城市發展上的重要的規劃觀念。芝加哥的濱河綠地是全國最早也是開發最完整的城市公園系統之一,它不僅將城市中心和新郊區及偏僻的園地連接起來,還以街車路線和排洪系統將公園、公園道結合為一體。我國城市公園一般分為綜合性公園、專類型和專題性公園和花園。城市公園是城市開放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經常是城市設計的重要內容。城市公園是城市文明和繁榮的象征,一個功能齊全而獨具特色的休閑文化公園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的文明進步水平和對人的需求的滿足程度。
城市公園是城市的綠色基礎設施。它不僅是城市主要的公共開放空間,也是一個城市文明發展的重要標志。隨著科技、經濟和社會的進步,城市公園景觀規劃也被劃為一項重要的課題。近年來,由于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城市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如何設計出具有人性化和風格化的城市公園景觀規劃?如何改善城市人居壞境?這已成為關系到城市能否進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總之,城市公園是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基礎設施,很多情況下人們甚至會以一個城市公園數量的多少來作為該城市生態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指標。
一、城市公園的設計理念
現代公園與早期公園的設計理念不同。早期公園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視覺效果需求,或者是為了滿足達官貴族的奢華享樂而建造的,抑或是統治階級、富有階層為了家族顯赫等等許多的因素。因此,公園強調的是美化和造景,常常會有假山石堆疊成各式景致,修建得精巧別致的亭臺樓閣,修剪得很完美的植物,在再加上一池碧水,半遮半隱,借景,對景,曲徑通幽,使人在其中的確感到愜意、放松。歷史上國內外這樣的景園不在少數,有私家的,有皇家的,有寺觀的。如拙政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等。
人們對城市公園的使用不同于城市廣場。對城市廣場的使用可以使有目的或無目的的,或者是多目的的,可能是短時的、隨意的;對公園的需求則是有目的的。目標十分清楚:一是表達對大自然的向往;二是與人交往的需求。因此,公園設計的指導思想是采用適當的手法滿足人們的使用目標。針對不同層次或級別的公園,還要根據有關的規范,考慮其使用對象和服務范圍,并結合場地特點,做出功能較為完善又有地方特色的設計方案。
二、城市公園的歷史發展
現代公園發展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參考美國公園的發展。蓋倫.克蘭茲(Galen Cranz)認為自19世紀中葉以來,美國公園的發展經歷了四個主要階段:游憩園(the pleasure ground)、改良公園(the reform park)、休閑設施(the recreation facility)、開放空間系統(the space system)。
游憩園流行于1850-1900年間,其發展至少部分起因于對新興工業城市骯臟而擁擠的環境的反應。這類公園的典型樣式竟是浪漫主義時期英格蘭或歐洲貴族的采邑莊園。特點是將原野火田園風光理想化。游憩園通常設置在郊野,使刻意為周末郊游設計的,以大樹、開闊的草地、起伏的臺地、蜿蜒的步行路及自然主義的風光的水景為特征。人們希望通過工人們在這里通過戶外活動保持健康,進而影響到貧民。
改良公園出現在1900年左右,是改良主義和社會工作運動的產物。像早期公園一樣,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條件。改良公園位于城市內部,是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鄰里公園。其最主要的受益者是近鄰公園的兒童和家庭。其重要的特征是兒童游戲場。
休閑設施是1930年左右開始出現在美國的城市和城鎮中,并成為公園和社會改良目標之間的紐帶。他強調體育場地、體育器械和有組織的活動。隨著城市的郊區化和家庭汽車的使用,新型的和更大規模的公園被建立起來以提供各種各樣的球場游泳池和活動場地。
1965年以來發展起的開放空間思想,是將分散的地塊如小型公園、游戲場和城市廣場等聯系為一體,構成整個城市的綠地系統。
美國公園的發展史和歐洲田園風格的公園代表了西方公園的發展狀況。中國的公園起源于皇家園林、私家花園、寺觀園林,真正具有市民意義的城市公園是解放以后隨著城市建設開始的,尤其是最近幾年,城市廣場、城市公園的建設在各個城鎮興建開來。但是,一定要注意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三、城市公園景觀規劃
作為一個綜合性公園設計的開始,首先要對設計對象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注意包括了解公園用地在城市規劃中的地位、性質與其他用地的關系;公園用地歷史、現狀及自然資料;公園的用地內外的景觀情況。根據所掌握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并依據設計任務書,考慮各種影響因素,擬定公園內應設置的項目內容與設施,并確定其規模大小。然后進行公園規劃,確定全園的總體布局。待方案被批準后,開始進行各項詳細設計。這樣的一個流程需要多個專業的協同合作,才能順利地完成設計任務。
公園規劃設計內容在設計流程的不同階段,深度、專業分工配合、有一定的不同。總的來說以下兩點是相似的:
1、規劃布局形式
1)規則式布局:在全園的構圖形式上強調軸線對稱,多用幾何形體,比較整齊、莊嚴、雄偉、開朗。如北京中山公園。
2)自然式布局:完全結合自然地形、建筑、樹木的現狀、環境條件和美觀與功能的需要靈活布置。可有主題與重點,無一定的幾何圖形。
3)混合式布局:根據公園不同地段的情況,分別采用規則式或自然式布局形式,以取得不同的景園效果。
2、功能分區及綠化設計
在現代公園景觀規劃中,需要對公園內的各個區域進行功能劃分,使得每一個區域都看似獨立,卻又相互之間密切聯系。為此,需要把公園空間劃分為‘鬧和‘靜兩個屬性區域
1)文化娛樂區:公園中的“鬧”區。是較熱鬧的人流集中的具有文化品位的活動區,設施主要有俱樂部、游戲場、舞池、(旱)冰場、畫廊、游泳池等。是人流較為集中的地方,園中建筑多集中于此。考慮到可能會人流量較大,所以,應該規劃在公園的入口附近,方便市民進行娛樂活動,不過,要注意娛樂區的噪音隔離,可以借助于假山、灌木叢等之類隔離物。這些自然物種,可以很好地與人文環境融合,發揮其最大價值。設計時應避免區內各項活動的相互干擾,可利用樹木、山石、土丘等加以隔離。文化娛樂設施應有良好的綠化條件,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盡可能利用地形地貌特點,創造出景觀優美、環境舒適、投資少、效果好的景區景點。
2)安靜休息區:這部分也是個重點,大多數游客來到公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放松和休息、游覽、觀賞、休閑,公園中占地面積最大,可根據地形分散設置,選擇有大片的風景林地、較為復雜的地形和豐富的自然景觀(山、谷、河、湖、泉等)。具體來說設施一般有山石、水體、名勝古跡、花草樹木、盆景、雕塑、建筑小品,可以開展劃船、散步、休息、喝茶等活動,這樣一來,游客就可以在這里放松的喝茶、散步、聊天。
具體可以設置兩部分,即山林休閑區,將公園滑草場、燒烤樂園、草坪、山谷和山林整合規劃為山林休閑區。其次是田園休閑區,在公園建設服務建筑、景觀挑臺、親水長廊等休閑配套設施。結合水生、濕生植被和生態景觀駁岸,形成田園休閑區。
3)兒童活動區:公園中專供兒童游戲娛樂的區域,相對獨立,不可與成人活動區混在一起,位置應盡量遠離城市干道,避免汽車尾氣和噪聲的污染。區內設置兒童游戲場、戲水池、游樂器械、兒童體育活動設施。區內建筑、設施的造型和色彩應符合兒童的心理,色彩艷麗,形象逼真。區內應以廣場、草坪、緩坡為主,不宜有容易產生危險的假山、鐵絲網等傷害性景觀。花草樹木品種要多樣化,不要帶刺帶毒。
4)‘建筑小品即一些小型建筑設施,它們可以起到裝飾、照明、展示,方便游客休息的作用。通常的建筑小品,造型精巧、富有特色。它大致可分為四類:1裝飾性小品,例如:噴泉、香爐、各種類型地景墻以及景窗等。2照明性小品,例如:各類路燈、燈頭、燈柱等,它們的存在,為公園增添了一道道美麗的夜景。3展示性小品,例如:布告板、指路標牌、導游圖板、景點說明牌。目的就是為游客提供一個清晰的目標,同時能夠節省時間,讓游客在第一時間內找到自己樂意游玩的場所。這樣的設計,更具人性化和服務化。
四、我國城市公園景觀規劃主要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1、片面強調景觀美學,忽視人的行為活動
在城市美化思想指導下的公園建設,強調的是形式性、展示性,把公園從城市中分割開來,城市公園綠地真正意義上是為城市居民提供一種休憩、活動、交流的場所。經常在公園內看到寫著請勿踐踏草坪的標志牌,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國城市公園景觀規劃設計中對人的行為的忽視。可以借鑒國外一些成功的規劃設計方案將大塊草坪分割成為若干小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