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盛業
廣西長江天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530000
摘要:地震是所有地質災害中危害最大的,有著極強的破壞力,嚴重威脅著人們的人身、財產安全,而且我國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所以,加強我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設計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我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存在的問題,而后重點對建筑工程抗震設防提出相應的建議,以希望能夠對我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建議
地震有著分布范圍廣、破壞力大以及不可逆轉性的特點,地震對工程設施以及地面建筑物有著極強的破壞性,例如:汶川大地震,建筑物在地震中瞬間崩塌,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的無可估量的損失。無數次血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必須要對建筑工程的抗震設防工作加強重視,否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但是,目前我國建筑抗震設防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當前我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管理問題
1.1.1輕防災、重救災
由于地震發生頻率以及發生地點有著不確定的特點,導致不少人對地震心存僥幸,在平時對于地震的預防不夠重視,而重視地震時的突擊救災,地震過后沒有強烈的防災觀念,缺乏相應的宣傳。政府和社會對建筑物的抗震設防工作不夠重視,對于建筑物的抗震設防質量監督重視程度不夠,建筑物抗震設防工作,全社會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
1.1.2綜合管理遠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
根據國家最新發布的地震烈度區劃,對不少區域的抗震設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不少地區的工程技術人員不夠熟悉抗震技術標準,甚至不少地區的抗震構造節點圖集和標準不能準確反映當地的實際情況,早上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難以控制,外加缺乏健全的抗震設防綜合管理制度,工程招投標單位與質量管理部門、抗震主管部門的配合、協調程度不夠,最終導致建筑工程抗震設防設計審查、施工方案核查、施工質量的檢查驗收等方面漏洞百出。
1.2設計問題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在設計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2.1設計不合理
建筑結構形式、建筑平面布置、建筑抗震措施等均對建筑物的破壞造成一定的影響,建筑物立面形狀復雜、平面不規則,地震時引起扭轉或變形不協調,加重房屋局部震害;砌體建筑物沒有按照規范要求設定建筑物的寬度、高度之比,以至于在地震時形成平面彎曲破壞。
1.2.2建筑設計圖紙質量不高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不少建筑工程的圖紙設計粗糙、缺乏足夠的深度,圖紙設計交底以及圖紙審查不夠嚴格,設計缺乏計算書、不審查不分析圖紙設計結果現象時有發生,部分設計人員存在著輕結構、重計算的思想,對于抗震設防節點的設計做好重視不夠,對于建筑的抗震設防,通常不做通盤考慮,以至于最后出現前后矛盾的情況,給工程施工帶來嚴重的阻礙。
1.3施工、監理方面的問題
1.3.1建筑施工隊伍素質不高,施工隊伍綜合水平不夠
目前,我國建筑行業中,很大一部分是農民工,為節約企業成本,不少建筑企業在其上崗之前沒有對其進行嚴格的專業技能培訓,其操作技術水平不高。不少施工企業領導存在輕質量重效益的觀念,缺乏必要的兼職質量意識,監理工作中,監理部門不能在現場旁站檢查、監督,現場施工中,違規操作現象時有發生,而且不少施工隊伍在施工中存在著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現象,這直接導致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不高。
1.3.2施工質量不符合要求
不少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與要求相差較大,其中,磚砌體的組砌方法不正確、構造柱與墻體之間缺乏可靠的連接、框架結構中的填充墻與梁柱之間連接不牢最為常見。
1.4 使用方面的問題
因建筑物施工不正確引起的事故在近些年時有發生,例如:在房屋裝修中,在墻上隨意開口,對于原有的結構布置任意改變,隨意破壞承重墻的受力性能,雖然不少破壞沒有直接表現出來,但已經對建筑工程的抗震設防性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2、建筑工程進行抗震設防的應對策略
2.1 嚴格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抗震設防
近些年來,國家對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并出臺了一系列的規范抗震管理法律法規,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防震減災法律體系,所以,建筑單位在工程建設中應嚴格嚴格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抗震設防,確保建筑工程抗震設防性能符合相關法律規定。
2.2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的對策
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型措施是當前人類在減輕和預防地震災害時主要采取的兩種措施,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抗震設防工作開展較晚,在進行抗震設防時應將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加強宣傳抗震設防工作
建筑抗震設防工作關系到每一個人,想要成功避免和減輕地震災害的危害就需要有全民抗震意識。所以,對于抗震防災意識必須要加大宣傳力度,切實提高民眾對建筑抗震減災的重視程度,在宣傳過程中不但要面向城市,而且還要包含農村,要針對不同的個體,進行因地制宜的宣傳,做到宣傳形式的多樣化。
2.2.2重視地震安全性評價.
在建筑項目開始之前,首先要設定合適的設防標準,如果設防標準過低,則會導致工程設施安全程度不高,在實際過程中達不到抗震的初衷。如果設防標準過高,極易造成項目不必要的浪費,造成項目超出概預算,造成工程項目資金短缺,嚴重者出現停工情況。所以,抗震設防標準要制定科學、合理。作為抗震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震安全性評價要求在遇到小震的情況下,所設計的工程基本無損傷,不需要進行修補;遇到中震時,通過修補還能繼續使用;大震時,保障建筑物不倒塌,保障建筑內的人身安全。所以,對于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應加強重視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落實下來。
2.2.3抗震設防措施要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
為最大程度降低建筑工程地震災害,必須在建筑的設計選擇到建筑的竣工驗收整個過程中嚴格貫徹抗震防災工作,尤其是建筑工程的選址、設計以及施工三個階段。要做到首先,將建筑場地選擇在地震危險性較小的地段;其次,要嚴格按照二階段與三個水準的目標進行建筑抗震設計,要認真仔細,不得馬虎敷衍。最后,將抗震規范要求貫徹到工程項目施工的各個環節當中,確保真正提高建筑物的地震防御能力。
2.2.4重視農村地區的建筑抗震設防工作
我國是個傳統的農業大國,目前,仍有約6億人居住在農村,受經濟水平、生產力等水平的限制,農村建筑物相比城市建筑物在地震抵御能力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特別是從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中,我們可以看出,地震對農村建筑物的破壞程度遠超過城市地區,這也顯示出了農村地區建筑抗震設防工作不足的問題。當前,農村房屋換代速度很快,農房的抗震性能相比過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所以,要注重引導農民建房時采取合理的抗震措施,多向農村提供經濟、適用、簡便易行又能抗震的住宅設計和抗震構造圖集,加強對農房建設的指導,十分必要。
3、結語
地震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人類無法制止地震,就要將精力放在防震上,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設防性能,除了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之外,還要進行科學規劃、加強建筑監管,從整體宏觀的角度就研究設計建筑結構和工程設計,處理好建筑工程抗震設防與建筑功能、安全等各個方面的關系,確保在保障建筑正常使用的同時,做好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工作,最大程度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白潤泉.張來山.淺談建筑工程抗震設防措施[J].建筑經濟.2013(08).
[2]肖桂清.侯建國.加強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的若干對策和建議[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4(08).
[3]?;矍?對建筑工程依法進行抗震設防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的探討[J].內陸地震,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