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云
陜西省商洛市委黨校
摘要:《共產黨宣言》作為無產階級的宣言書,它對共產黨現階段的任務是發展生產力、服務宗旨是為絕大多數人民服務、最高綱領是實現自由人的聯合體,都做了精辟的論述。這些論述對中國文化建設起著定性的作用,深刻把握其內涵,也為商洛文化建設定好位、找準方向打開宏觀認識上的思路。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商洛文化綠洲;文化生產力;文化本位
《共產黨宣言》作為無產階級的宣言書,它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尤其它對中國的影響極其深遠,在思想文化方面,它徹底改變了中國傳統的話語體系,改變了中國人傳統思維方式,促進了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及大眾文化的繁榮與發展。熟讀馬列經典著作,深刻把握其精神內涵,從宏觀認識上打開新時期文化建設的思路,為商洛文化建設定好位,找準方向,以實現全力推進商洛的全面突破發展!
一、形成文化生產力——為商洛文化產業找準出發點和落腳點
《宣言》指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后,要把大力發展生產力擺在首位,盡可能快的增加生產力的總量,生產力不發展,一切無從談起[1]。就商洛目前最大的任務而言,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以縮小城鄉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商洛的現實是,經濟基礎薄弱,大型工業企業較少,存在各方面缺陷,同時商洛又有‘戲劇之鄉、‘文化綠洲之美譽,有良好的生態資源,因此商洛可以以文化為依托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利用商洛的優勢讓文化形成生產力帶動其他經濟形式的發展。文化生產力即生產文化產品、提供文化服務的一種能力[2]。它已成為當代評價一個地方綜合實力的構成要素之一。有數據顯示,美國的文化產業占到整個GDP的25%,日本達到20%,而我國僅為2.5%[3]。2013年商洛全市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6.46億元,較上年增長28.3%,僅占GDP的1.1%[4]。與制造業、信息產業等成熟產業相比,我國文化產業規模明顯處于劣勢,在國民經濟中比重有待提升。
文化的發展將對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等產生一定積極影響。例如廉政文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是對政治發展的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是對整個民族文化發展進程的推進,生態文化、節約文化的傳播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促進等。這些積極作用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事物普遍聯系原理的具體體現,適用于商洛的文化建設。目前商洛文化產業發展有三個制約因素:1、重研究輕產業。文化產業化發展,會更貼近人們的實際生活,會創造更大、更多的物質財富。文化產業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體現,在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過程中將發揮重要作用。相關數據顯示,在世界文化市場中,美國占據43%的比例,歐盟占34%,而我國文化產業份額不足4%[5]。商洛文化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收入總數中占僅GDP的1.1%,有一些文化具有產業價值,但在研究過程中只注重文化價值,忽視經濟價值,使得商洛文化的產業價值沒有被利用。2、重標簽輕實質。近年來,人們熱衷打文化牌,貼文化標簽,但對文化的實質內容缺乏深入系統研究。這種做法會把文化發展引入一個低俗的發展方向。商洛文化底蘊豐厚,具有豐富內涵和產業價值的內容很多,如紅25軍和鄂豫陜革命根據地,堪稱紅軍長征的奇跡,需要加以產業策劃;古遺址、古鎮文化資源,省以上文保單位達到了20多處,可形成科考教育基地。可以借鑒井岡山的做法,依托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和全國各級機關在井岡山設立的培訓基地,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推出了“六個一”體驗式教學模式,既實現了教育目標,又實現了經濟效益。3、缺乏既懂文化又懂產業的人才。商洛被稱為文化綠洲,文化人才很多,但多為單純的“文人”,缺乏用市場經濟的思維去看待和研究文化。商洛市文化產業機構是674個,從業人員有6340名,且都是初級文化人才居多,而那些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對商洛文化一知半解,難以領會商洛文化的精髓,導致商洛文化未能及早地轉化為產業項目,未能催生商洛文化產業投資融資群體的形成。商洛對文化產業建設的對策:1、重視和加強城市建設中的文化項目策劃、對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市上成立專門的文化項目機構,也可在相關部門增設策劃文化項目的職能,配備精通文化和產業項目的人員,從事全市文化產業項目的策劃、評估和招商引資工作,力爭每年推出一至兩個真正有文化底蘊的大型產業項目。2、圍繞“秦嶺最美是商洛”這個形象定位,在全市范圍內策劃包裝巡回的系列的文化旅游項目。以西安為依托,形成“一體兩翼三線”的旅游網絡格局[6]。3、努力實施文化產業與區域主導產業的結合,形成“三結合”,以品牌提高商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7]。一是文化與旅游產業結合。2013年商洛立足生態優勢,按照發展全域旅游、促進旅游聯盟、推進產業轉型的整體思路,以打造大秦嶺中央國家公園核心區和創建秦嶺美麗鄉村為抓手,延伸旅游產業鏈條,推進旅游產業園區化發展。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276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35億元。旅游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二是文化產業與核桃產業結合。自2009年以來成功舉辦了中國核桃大會及商洛核桃節,以核桃產業為主題,以文化街會為平臺,舉辦了核桃產業發展高端論壇,唱響《商洛核桃之歌》。期間還組織舉辦“秦嶺最美是商洛”百名畫家、攝影家來商洛采風活動,進一步推介商洛的核桃品牌,提升商洛農產品的產業發展水平,同時招商引資。三是文化與茶葉產業結合。市上策劃組織旅游茶葉節,邀請中央電視臺來商洛對旅游和茶葉進行宣傳,提高了商洛茶的知名度。4、傳統文化資源與現代傳播手段結合,化作家資源、戲劇資源等資源優勢為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如商洛市劇團大型商洛花鼓現代劇《月亮河》、洛南縣劇團眉戶劇《香包》、鎮安縣劇團大型漁鼓風情劇《杜鵑花開》等劇目好評如潮。2013年在第三屆陜西省農民文化節西安主會場進行了《美麗的家園》商洛專場演出,《中國文化報》先后兩次對該活動進行了集中宣傳報道。山陽漫川大調《春之歌》文藝演出,首次走出國門亮相韓國第六屆“石榴花之春”文化旅游交流活動,展示商洛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商洛知名作家賈平凹的《天狗》在商洛拍電視劇等。
在信息化時代,知名度和影響力就是生產力。以文化為突破口,讓生態優勢,文化優勢等要素在人為的作用下形成生產力,變成經濟效益,再又保護、促進文化良性發展,應該成為商洛人的共識。這也是商洛經濟打生態牌的重要路徑選擇,是商洛文化產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要求商洛文化建設具有大眾化和普及性。
《宣言》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8]中國共產黨是一貫堅持這一思想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上,毛澤東明確解釋了“為絕大數人謀利益”如何體現在文化服務方面。立場上——我們是站在無產階級的和人民大眾的立場;工作對象上——就是文藝作品給誰看的問題;工作過程中——要熟悉人民大眾的生活,懂得他們的語言[9]。文化工作強調‘大眾化就是要深入群眾生活,用群眾的語言和體味群眾的生活情感,創造出打動人心的作品,吸引人觀看,影響教育群眾。另外就是普及的問題,懂得文化欣賞才能談及文化消費。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國居民的文化消費總量過低,居民文化需求的滿足程度不足1/4。商洛文化消費更低,要客觀上提高大眾的文化欣賞能力:首先在電臺或地方雜志對傳統文化做系列的知識性講解和報道,普及與商洛文化內容相關的科學知識。比如文物保護知識,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花鼓戲劇知識等。為什么一元錢的戲都沒有人愿意去看,原因是戲劇普及率太低,沒有如東北二人轉一樣“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形成全民喜愛、全民操練的一種文化氛圍。其次要設定專題欄目、平臺讓傳統藝術的行家和愛好者表演,以提高大眾的文化欣賞能力。再次是科技、衛生、圖書館等基礎設施和制度建設普及化。文化建設做到大眾化和普及性了,文化才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商洛才會實現在文化領域內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這一宗旨。
三、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要求商洛文化建設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宣言》講:“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思想都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10]工人階級和任何統治階級一樣,要維護自己階級的統治,不僅在經濟上、政治上,而且要在文化上即意識形態領域實現自己的統治,才能真正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中國共產黨堅持《宣言》的思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各種社會思潮,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性,又有力地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以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這也是商洛文化建設中不可動搖的旗幟。要實現商洛經濟突破發展,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助推企業發展的引領帶頭作用,不可忽視企業文化,不能以賺取利潤抹殺社會責任。要鼓勵文化市場的多樣性,還要抵制低俗腐化和違背社會良知的內容和表演形式等。總之在商洛的文化建設中,只有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文化形式和內容才是被倡導和鼓勵的。
四、實現自由人的聯合體——要求商洛文化建設樹立文化本位思想。
《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哪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1]什么是自由,馬克思主義哲學講“自由就是對外在限制的擺脫、、、、、”它由三要素構成:1、知的符合—認識掌握客觀規律;2、行的順應—利用客觀規律改造客觀世界;3、主體需求的滿足。這種需求也必然包括文化需求。黨的第十二次大會指出,文化建設就是教育、科學、文學藝術、廣播電視、衛生、體育等文化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知識水平的提高。這些文化建設的內容就是為了滿足人的文化需求,當人的文化需求在文化建設的過程里獲得滿足,人也就自由了。為了讓更多的人獲得文化需求的自由,在商洛文化建設中要樹立文化本位的思想,即用“文化”來統籌教育、社會發展、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具體要求:一是著力提高人口素質。目前商洛的經濟社會和人口素質現狀都處于落后狀態。人口眾多,素質卻偏低,只會成為經濟社會的負擔。江澤民在《七一講話》指出:“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著眼于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時又要著眼于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2]提高人口素質,特別是科學文化素質,是適應商洛全面建設的迫切要求,是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二是有效利用各種人才。即在整個社會逐漸形成尊重人才,任用人才,讓每一個人人盡其才、各盡所能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為商洛的建設獻力量。三是營造多元文化的發展氛圍。多元文化指的是在堅守自身文化的同時,包容不同性質或者類型文化的存在。傳統文化與新生文化,或者外來文化的共生與嫁接。鼓勵多樣的外來文化類型落戶商洛,與商洛本土的花鼔、靜板書、農家樂,共存在相得益彰,從而促進經濟繁榮,豐富人民生活,也能讓人在精神需求上產生更大的自由。四是發揮文化人的職能作用。每一位身居文化崗位的人,以身作則,發揮自身職能為商洛文化建設作出相應貢獻,為自由人聯合體的實現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北京市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趙 曜 《共產黨宣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求是 2008.06.18
[2]羅貴權 文化也是一種生產力 人民論壇 2012年01期
[3]龔維松 文化也是生產力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2011-09-24
[4]2013年商洛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6.46億元 增長28.3% 商洛新聞網2014.3.17
[5]龔維松 文化也是生產力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2011-09-24
[6]李良贊 論商洛旅游經濟發展中的特色文化建設問題 商場現代化2007年1月總第522期
[7]商洛之窗 商洛宣傳部部長劉淑慧談商洛文化建設http://www.slrbs.com 2011-10-27
[8]馬克思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二版第一卷
[9]毛澤東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毛澤東選集 第二卷
[10]馬克思 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2版第1卷第292頁
[11]馬克思 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294頁
[12]江澤民在慶祝黨的八十周年的講話第四部分 2001.7.7 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