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敏
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觀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廣東分公司 510665
摘要:西樵山風景旅游區是國家級地質公園。自清朝以來,文人雅士,趨之若鶩,旅人游子,紛至沓來,使秀麗的西樵山成為名噪南粵的旅游熱點。昔日最精華的白云洞旅游吸引力日漸下降,因此,通過對白云洞景區、乃至整個西樵山風景名勝區都必須作深入了解,了解自身的長處、劣勢,充分利用資源、提取文化、借鑒案例、分析現狀,從而得出未來打造的方向、得出設計的創意亮點、最后反復推敲,對西樵山白云洞的景點規劃設計以5A標準打造。
關鍵詞:白云洞;規劃設計;景觀;文脈;旅游
1 白云洞在西樵山的特色分析
1.1 白云洞景區——文化
形象特色:傳統的祈福圣地,多歷史建筑,是大樹成蔭的休閑公園
歷史文化:宗教文化、理學文化、嶺南建筑文化
景觀特色:亭、廊、橋等園景要素豐富,摩崖石刻最集中的景區,自然與歷史資優勢突出,但道路、水體處理過于生硬。
1.2 天湖公園景區——湖
形象特色:休閑類公園
歷史文化:地質文化、龍舟文化
景觀特色:湖濱處風景優美,但較缺乏獨特景觀。
1.3 南海觀音寶峰寺景區——觀音
形象特色:宗教朝拜區,是目前西樵山內最熱鬧、香火最鼎盛的景區
歷史文化:宗教文化
景觀特色:以明代風格重新修建的寺廟古建群,中軸線的寺廟園林景觀,位于山上最高點,占據理想的區域位置,能夠鳥瞰市區。
分析總結:白云洞景區濃縮著西樵山的歷史文化,集古舊建筑、宗教文化、理學文化、山水自然風光為一體。由于白云洞歷經多年,硬件設施已老化甚至荒廢,核心景點飛流千尺由于水系干涸,大不如前,以致景區目前的游客量減少。而景區的本質區別于游樂性質的景區,因此,不能與風風火火的主題樂園相比,目標人群也不盡相同。古舊遺址隨時間流逝而更最具吸引力,白云洞景區最大的亮點就是訪古探幽,以自然、文化吸引文化層次高的游客。在改造的同時,注意對歷史文物、歷史游覽線路的保護,歷史不可復制,歷史遺址一經破壞便失去原有意義,吸引力也大大降低。
2 打造具有 “最嶺南”形象特色的景觀
西樵山在廣東四大名山中尤以人文特色見長,被譽為“文翰西樵 最嶺南”,白云洞景區是西樵山“最嶺南”特色的核心載體。西樵山所擁有嶺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南學、南拳、南紗、南獅、南道和南佛“嶺南六寶”中,白云洞就占了“南學、南道、南佛”三樣,而且白云洞景區字祖廟、三湖書院、云泉仙館、飛流千尺、翠巖內人文、歷史文化價值較高,文物保護較好,摩崖石刻,是西樵風景的文化精華所在。因此在規劃設計中要做到:
2.1 景觀環境需進一步美化;
2.2 加強文化氛圍的營造,增加文化體驗,配合文化精品的打造;
2.3 設置水泵循環抽水,讓西樵云瀑勝景得以再現,并且形成序列跌水景觀,帶活景區的同時,成為串聯整個景區的水脈和景脈;
2.4 增加游客參與的歷史文化項目,加強加深游客對西樵嶺南文化的體驗。
3 實現旅游、文脈與景觀的融合
3.1 旅游現狀
白云洞景區一直是西樵山旅游風景區的核心景區,但至今仍然幾乎沒有變化,與其他景區相比設施落后、景觀殘舊,因此,需要必須走改善白云洞景區基礎設施,重新打造景觀的道路。
3.2 旅游導向策略
(1)通過景觀塑造創建一個優美的景觀環境,增加景區的吸引力;
(2)提升景區硬件設施水平,使白云洞景區達到5A旅游景區標準,也提高游客體驗質量;
(3)根據旅游景點特色,烘托塑造出旅游資源特的環境氛圍,增強旅游資源吸引力;
(4)創建新額趣味空間、旅游吸引物,增加旅游強對游客的吸引力;
(5)將景觀序列塑造融入游線之中,使得旅游與景觀融為一體。
3.3文脈滲透策略
(1)將文化滲透進景觀設計的整個過程,讓白云洞處處體現南派風格的歷史文化魅力;
(2)塑造一個優美的環境,讓歷史文化更加雅致動人;
(3)通過景觀塑造,增強厚重歷史文化的可體驗性;
(4)通過景觀序列的打造,將白云洞豐富而略顯繁亂的歷史文化凝聚成一條清晰的脈絡、一個統一的整體。
4 西樵山白云洞的規劃設計
4.1 規劃主題定位
以旅游為導向,以文化為靈魂,以水系為脈絡,打造一處流淌的歷史景觀
4.2 設計理念
(1)5A旅游景區標準作為設計基本準則;
(2)歷史文化、旅游體驗、景觀塑造融為一體;
(3)嶺南園林特色——中國傳統園林造園之“韻+現代簡約設計手法之“形”相結合。
4.3 設計手法彰顯
(1)“一脈”核心軸改造設計——祈、禪、理、隱、幽
文脈+水脈=文化脈絡,景觀結合就近的文化景點打造,結合多元的文化和不同的理水景觀。
五大主題節點的景觀設計概念與效果圖。每個節點各有一個意境詩句來總結,詩句大部分來自清朝時期文人墨客游覽之后所寫,希望回復昔日的潺潺流水及營造各自的文化景觀。理水手法多樣,從高至低分別是飛瀑(飛流千尺瀑布)、隱澗、水簾、涌湖、漫堤,多重跌水彰顯文化內涵。
(2)“兩翼”山體改造設計——翔翼 祥翼
①翔翼
白云洞至天湖景區的便捷通道——索道,是交通工具的同時亦是俯瞰整個白云洞景區的一條觀賞線。目前白云索道處正在整改修建,本次改造不作詳細設計,但它是一條多功能景觀線,陸地空間寬廣,建筑體量大,可置入吃、購等旅游元素。
②祥翼
為祈福道路,游客可在山下購買絲帶在道路旁樹林系上絲帶祈福。
黃絲帶,是親人離散后的求助標志,也是為親人祈禱的祝福標識。
紅絲帶,是姻緣、平安、健康等的標志,在此亦能作高考祈愿、開筆祈福的標志,是運用最廣的祈福絲帶。
登山道路由自然石塊砌成,生態、野趣,鋪裝不作修改;種植地被和灌木,增加層次感;栽植花木,增加景觀季節變化和景觀亮點。
(3)“三行”三種游覽方式——平行 陡行 飛行
目前白云洞景區分”平行”、”陡行”這兩種步行游覽方式以及乘索道“飛行”游覽方式。
問題:景區游步道路面老化、陳舊,破損嚴重,“平行”步道多為老舊水泥路面,不能與景區景觀相協調,也不能滿足5A標準要求;“陡行”登山步道非常陡峭,休息平臺少,部分有較大高差路段欠缺護欄,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主入口停車場狹小擁堵,與城市道路混雜,無法滿足游客日益的停車需求,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游步道改造:主園路更換為青石板等透鋪裝鋪,次園路道路整修為具有古典園林特色生態透水型鋪裝道路,游憩小路陸地為特色生態汀步,水面使用木棧道。
停車問題:原主入口處停車場,盡量與交通道路部門協調,讓停車場與城市道路分開,而且主要用于穿梭巴停靠等客、旅游大巴臨時停靠功能。在主入口附近街區增設生態停車場,用于自駕游客停車;同時,充分利用西樵山其他景區的停車場,特別是要利用好緊靠白云洞的天湖景區停車場,在高峰期讓游客停車到天湖停車場,然后從天湖景區反向下山到達白云洞游覽,或者乘坐穿梭巴到達白云洞景區正門,從白云洞向山上游玩,最后到達天湖景區結束游覽,方便的開車返程。
(4)“四季”植物改造設計——春花 夏木 秋色 冬香
①春花
木棉、槐、木蘭、含笑、杜鵑、鶴望蘭、馬纓丹、萱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