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茂好
身份證號碼:450121197710200959
摘要: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步伐的加快,園林綠化水平也應相應提高。施工作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提供高質量、合理低價、工期短、工藝新的園林綠化產品。因此對于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此從進度、質量和養護等幾個方面對于現階段園林綠化施工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關鍵詞:園林;進度;質量;養護
一、嚴格控制施工進度
1、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
凡是綠化工程施工前必須要檢查施工單位資質及管理人員到位情況,參加由業主組織的第一次工地例會,當施工單位開工條件具備后及時填報工程開工報審表,并組織施工單位按時開工。
2、施工
組織的第一次工地例會,當施工單位開工條件具備后及時填報工程開工報審表,并組織施工單位按時開工。
3、施工過程中的進度控制
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進度控制,首先要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進度計劃是否合理;其次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按進度計劃實施情況,當檢查發現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發生較大偏差時,應協助施工單位分析原因,例如是由于甲方工作面未交出或氣候因素影響的客觀原因,還是因為施工單位本身的工人窩工、機械操作不當或進場苗不合規格需重新更換的主觀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計劃調整。如屬施工單位造成的,則要求施工單位整改,如因甲方原因或不可預見因素造成,則要同甲方協商或相應調整工期,使進度計劃符合工程實施實際情況,盡量滿足合同規定的總工期要求,不延誤工期。
二、加強園林工程質量管理
1、嚴格控制綠化材料的質量
由于工程材料的質量低劣造成的工程質量事故和損失往往是非常嚴重并難以彌補和修復的,因此,工程中必須盡力避免發生此類問題,防患于未然。在材料的質量監理中,首先要求施工單位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使施工企業在人員配備、組織管理,檢測程序、方法、手段等各個環節上加強管理,同時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監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確對材料的質量要求和技術標準,并明確監理方在材料監理方面的責任、權限以及建設單位的要求。
2、遵循植物生長規律,掌握苗木栽植時間
栽植樹木的最佳時期一般是從其休眠期到春天樹木萌動前,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由于工期或其他要求,非栽植季節植樹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了保證成活率,應采取適當的技術措施。苗木土球應適當提高標準。枝葉視品種進行不同程度的短截,在葉面上噴灑發芽抑制劑和蒸發抑制劑,減少水分蒸發。還應盡量縮短從掘苗到種植的時間,有條件的還應搭好遮陰設施。對于超過壯年的老樹,貴重的大樹或生長不太好的樹,如果時間允許最好做斷根處理。斷根的同時還應減少枝葉數量、增加斷根處須根數量、促進成活、移植時間在陰天或在遮陽條件下進行,有利成活。
3、重點控制工程質量
全面控制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的施工工藝及控制重點工序質量是構成合格工程質量的基礎綜合性園林綠化工程項目都是由土方工程、綠化種植、建筑小品、水電安裝、園路鋪設、水景工程等若干個分項、分部工程組成,要保證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達到整體優良,就必須全面控制施工的整個過程,使每個分項、分部工程都符合質量檢驗標準且符合國建規定,對每道工序都必須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施工管理,并按照質量標準嚴格檢查。保證每個工程的分部分項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和設計要求完成。這樣才是對甲方最大的誠信承諾。
4、全面控制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重點控制施工工序
綜合性園林綠化工程項目都是由若干個分項、分部工程組成,要確保整個工程項目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就必須全面控制施工過程,使每一個分項、分部工程都符合質量標準,每一個分項、分部工程又都是通過一道道工序來完成,由此可見,施工工序是在施工中創造的,要確保工程質量就必須重點控制施工工序。對每一道工序都必須嚴格檢查,當上一道工序不符合要求時,決不允許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只要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整個工程就能得到保證。
三、利用施工管理保證養護效果的措施
1、選材中應優先選用本地植物
在施工的材料選擇過程中,應當在設計運行范圍內盡量選擇本地的植物苗種。施工時應根據每個施工地點的自然差異,在園林綠化工程的植被選擇中優先選擇當地的植物。因為植物對氣候和環境的選擇性較強,尤其是沒有經過當地馴養的植物,在新的環境中很難一次性移栽就達到成活標準,因此在選擇當地的植物作為施工的材料,尤其是一些地被植物,更應當利用本地植物進行栽培。另外,利用本地植物可以減輕植物移植中帶來的成本增加,因為植物的移栽是有著嚴格要求的,其成本的增加無可避免。因此選擇本土植物可以降低這部分增加的成本。
選擇本地植物材料的最大優勢就是方便養護和容易達到成活標準,實現綠化工程的高質量。從養護上看,本地植物的采用不僅有利于當地符合環境的生態系統的發展,也有利于帶動人工植被的成活,而且在養護中因為植物比較容易適應當地的環境而省去了很多的管護工作,提高了養護的效率。
2、施工中應注重對生態的優化
在施工中不能盲目的將植物按照設計要求機械的搭配在一起,而忽視了植物的生命特性和生態要求。在綠化工程施工時必須了解當地的環境因子對植被的影響,選擇生態習性、生長速度、成熟植物形態等都符合設計需求的植物進行移植和搭配這才是科學的施工思路。只有合理的搭配才能讓植物在后期的生長和養護中達到最基本的互相依存的關系,共同為綠化景觀服務,起到美化環境的目的。如:常綠樹木因為其對地面會產生長期的蔭庇效果,因此樹下常常會出現“禿斑”,這時就可選擇一些適應環境的地被植物進行補充,這些植物容易成活而且和容易和樹木建立起相互依存的關系,形成對綠化的彌補。
四、施工中的養護管理
園林綠化工程是整個園林建設和景觀效果實現的基礎,而前面提到的綠化工程的一個突出的特性就是在施工中需要對整個工程進行養護,即保持綠化植物的生命特征,以體現綠化工程的效果。因此在施工中應當對養護工作進行認真的管理和質量控制才能達到全面提高綠化工程質量的目的。
首先,應做好養護工作的前期準,即做好整個工程項目的養護工作預算,將資金、設備、人員、材料等準備充足,并且針對使用的植物的特性制定完整的養護手冊,讓參與養護的人員熟知這些植物的生長特性,病蟲害預防等知識。
其次,將這個養護工作的重點放在保證植物成活率的工作中,一切的技術準備和工作實施都應當將保證成活、保證綠化效果作為工作的目標。因此,應當注重每個施工環節,在植物材料的準備中,盡量保證移栽植物的水分平衡,在起挖、運輸、在此栽種的過程中盡量保持樹木的根系完整,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保證其生命活力。在移栽完成后,應按照養護規范進行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保證其生命活力的恢復。而且在實踐中還應當根據植物和工程要求,綜合考量植物的移栽和養護時間表,以此保證綠化工程中的植物有一定的恢復時間,如出現問題可以及時調整。
五、結語
總之,要使園林綠化工程的工程質量得到保證,就得采用科學的管理辦法和手段使工程的實施在安全、質量、文明施工、工程進度等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以確保工程的順利完成。從綠化植物的時令安排、苗木的選擇、運輸、栽植以及后期養護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綠化工程各個環節的操作程序及注意細節,以求綠化工程在園林工程中的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