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燦廷
河北省巨鹿縣順達水利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055250
摘要:水利工程管理對于保證水利工程的穩定運作有著關鍵性的意義與作用。文章將針對這一方面的內容展開論述,詳細的分析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質量監督、質量管理意識薄弱以及管理技術人員素質能力不足等重要的缺陷進行了探究,并且針對改進加強的措施以及方案進行了分析,旨在更進一步的促進現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進步。
關鍵詞:水利工程;工程管理;問題缺陷;改進對策;研究分析
一、水利工程管理概述
水利工程的運用、操作、維修和保護工作,是水利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利工程建成后,必須通過有效的管理,才能實現預期的效果和驗證原來規劃、設計的正確性。工程管理的基本任務是保持工程建筑物和設備的完整、安全,經常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況;正確運用工程設備,以控制、調節、分配、使用水源,充分發揮其防洪、灌溉、供水、排水、發電、航運、水產、環境保護等效益;正確操作閘門啟閉和各類機械、電機設備,提高效率,防止事故;改善經營管理,不斷更新改造工程設備和提高管理水平。
二、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意識和管理觀念淡薄
當前的水利工程管理沒有充分的認識到質量對于總體項目的重要意義。我國現階段的許多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之中,施工技術人員的意識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質量管理的管理不強,導致了許多豆腐渣工程的出現。分析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的意識觀念較差,沒有充分并且全面的認識到質量監督對于水利工程的重要意義,最終沒有按照既定的要求來進行嚴格的管理,導致了缺陷的出現。
2、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我國當前階段的水利工程項目在監督以及管理過程當中力度不夠,主要的問題是由于質量監督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并且技術人員以及從業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比較差,沒有針對重點的建設項目進行監督和管理。同時,質量監督市場也不夠規范化,在監督管理單位之中存在有自行監理以及同體監理等不良現象,最終造成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難以有效的實施,相關工作的廣度以及深度均不能夠達到基本要求,質量管理的能力也較差,缺乏行之有效的方式對當前階段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進行加強。另外,在市場運作的過程中也缺乏必要的法規政策以及體系來對各項工作進行監督,所以在水利工程管理之中就缺乏基本的指導方向,監督管理的力度不足,執法不力,在質量監督和管理的進程之中沒有保證基本的強度,最終導致工作的缺陷。
3、水利工程的養護機制不完善
我國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或灌區,大多數是在上世紀50至70年代建成的,主要是通過大搞群眾運動的方式建設,加之受當時技術、資金條件的限制,普遍存在設計要求低、建設標準低、施工質量不高、渠道防滲不配套等問題。經過幾十年的運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垮塌水毀嚴重、水資源的利用率低、水資源損失浪費驚人,并且存在重大的水利工程安全隱患。近年來,我國大江大河的堤壩和各類水庫的防洪搶險任務十分艱巨,水庫垮壩、渠道垮塌等事故時有發生。這是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和養護維修機制不順所造成的后果。由于水利工程管理運行機制中的問題涉及面廣、內容多、情況復雜,因此,這是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難點。
4、資金管理不到位
水利工程資金管理不到位也是一個嚴重現象,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建設以及各項發展均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和意義,需要有充足的資金保障。從實際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水利工程之中的資金籌集項目較多,渠道也較為復雜,這一點使得現今的水利工程資金管理難度加大,最終使得資金管理不到位、不完善,出現一系列的經濟問題糾紛。而部分地區的水利工程項目的自籌資金不落實、地方配套不完善等情況,也在很大程度之上影響到了水利工程的管理與建設,對水利工程的質量形成了不良影響。
三、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1、加大水利工程監管力度
水利工程監理工作主要是對工程質量、投資及工期進行有效監督和控制,要充分發揮質量監督的作用,以提高施工單位的技術和管理水平。積極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單位內部體制改革,建立敬業、專業、高效的質量監督隊伍,質量監督將增強監理企業活力,采取“誰驗收、誰監督”的原則,積極引導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單位開展綜合性工程咨詢服務業務。全面提高水利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建立培訓頒證制度,實行持證上崗年度考核。
2、推行管養分離制度
積極推行水利工程管養分離,精簡管理機構,降低運行成本。在對水管單位科學定崗和核定管理人員編制基礎上,將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業務和養護人員從水管單位剝離出來,獨立或聯合組建專業化的養護企業,以后逐步通過招標方式擇優確定維修養護企業。為確保水利工程管養分離的順利實施,各級財政部門應保證經核定的水利工程維修養護資金足額到位;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盡快制定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的資質標準;各級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應當努力創造條件,培育維修養護市場主體,規范維修養護市場環境。
3、規范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為了轉變水利工程粗放的管理方式,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體制是我們在以往的水利管理體制中必須要重視的一個問題,要加強各項基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制定工程管理標準和規范,并嚴格按照標準和規范加強日常管理和維修養護,加大檢查和考核力度,始終保證工程安全良性運行。促進信息化建設,使我國水利工程走上信息化的管理道路。做到防汛指揮,水利發電等工作。同時,根據科技的不斷創新,信息水平也要不斷加快,推進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
4、加強質量監督力度
質量監督是代表政府對工程參建各方進行強制性監督而設立的。必須建立專門的監管部門,加大對施工單位的監管力度,防患于未然,上級主管理部門必須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要進一步提高對實施項目建設監理工作的認識,提高水利工程質量。同時,培養一些專業監管人員,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監管經驗,制定出現代化的監管條例,完善監管體制。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就要加強質量監督有關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的業務培訓,建立敬業、專業、高效的質量監督隊伍:質量監督將采取“誰驗收、誰監督”的原則,或采取“上級監督下級”的原則,不斷完善質量監督體制。
結語
水利工程既是提高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社會發展的基本保證,又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的關鍵。水利事業在我國經濟增長的今天,作用尤為突出。我們必須搞好水利工程的管理,確保我國的水利工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的限度。在管理體制下,我們采取“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利用誰補償、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管理維護好水資源和水利工程,為地區的人民生命財產、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平.淺議現代化的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以及水利工程管理【J】.水利工程資訊,2012.9:31-32
【2】張華為.試論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J】.四川水利工程,2012.10:53-54
【3】劉軍.淺議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控制【J】.陜西建筑科技,2012.11:75-78
【4】莫雪松,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問題與對策,企業科技與發展,2011(24)
【5】 韓艷紅;楊樹紅;;淺談水管體制改革與水利管理現代化[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