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云
波果斯洛夫的《普通心理學》認為:“沒有偉大的熱情,在世界上永遠也不會做出什么偉大的事業”,即一個人的情感指數決定著自身的認知需求能否被深度滿足,影響著自身個性品質的形成。中學物理教學在擔負著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承擔著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等系列的教育任務;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中也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出明確的要求。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呢?筆者現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教師心中要有“情”,即將情感教育的內容融入課前備課環節
正如原教育部副部長柳斌曾經指出:“教育應當是有情的,離開了感情的教育,只能是走入單純傳授知識的刻板、枯燥的死胡同。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礎。”作為教師,只有心中充滿“情”,才能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情”。因此,教師在課前備課環節應充分感受物理學之美,在課堂上才能以這種美好的情感來感染學生,給學生以心靈的震撼。如從物理學的發展歷程上看,總是能用最簡潔的語言或表達式來揭示自然界中神秘而又深刻的關于物質運動的規律:宇宙空間關于天體的運動的描述,開普勒三定律給出了具體的描述,讓人們知道行星是怎么運動的,而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問世,對開普勒定律有了更進一步的闡釋,使人們在知道行星是怎么運動的基礎上又進一步知道了為什么做這種運動,實現了現象到本質的躍升,把神圣的天體運動統一到了“人間”。太陽,作為地球生物的能量之源,發出的光經棱鏡折射后能展現出迷人的彩色光帶。晶瑩透亮的露珠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的美景又是液體表面張力和全反射現象的宏觀體現,從而也給出了荷葉能“出淤泥而不染”的根源所在。除此之外,力學中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運動學部分的簡諧運動、熱學中的物態變化以及能量的轉化與守恒等,無不體現著物理學的對稱之美,而這些都需要教師去欣賞、去提煉、去感悟,最終再展現出來。
二?教學過程要有“情”,即將情感教育活動貫穿于課堂教學始末
學生由于知識水平和社會閱歷的限制,對于科學之美的認識和美好情感的感悟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滲透情感教育的思想,對學生進行引導:課前預習環節給學生預設知識背景,讓學生體會物理規律得出的必然性;課堂教學環節以物理學史引入,引導學生沿著前人的足跡重新體驗重要規律的誕生過程,可以讓學生充分體驗無數的科學家勇于探索,為追求真理而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奉獻精神,在學生學習探究新知識的同時心靈上也受到強烈的震撼;學生探究討論階段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利用他們對新知識的好奇,拋出有激勵性質的問題,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真正做到寓學于樂:如萬有引力定律的教學中,如何把天上的規律延伸到地面,讓學生自己經歷“月—地檢驗”的過程,這對學生認識新事物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另外,教師的情感因素和所展現出來的動作、表情、語言等對學生也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和學生之間由于閱歷、年齡等方面的差異,會讓學生不自覺地疏遠教師,這使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學習效率的提升大打折扣,因此教師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用充滿感情的教育教學手段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在平等、信任、期待的環境下保持愉悅的心情投入學習,這對于師生關系的健康發展也無疑是一劑良方。總之,課堂上學生雖是學習的主體,但教師的主導地位也不能忽略,所以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用自己強大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讓他們感覺到處處都有真“情”在。
三?將情感教育進行到底,即將情感教育的理念延伸到課后
教材是實施情感教育的載體,課堂則是主陣地,但若是僅僅將情感教育局限在課堂,會使學生產生一種“形式化”的感覺,從而弱化學習效果。所以,將情感教育延伸到課后,尤其是物理學科,會有著意外的收效。因為物理學本身就是和日常生產生活密切聯系的,和當前的科技前沿相聯系,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故教師課后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拓展所學知識的深廣度,讓學生更多地參與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興趣小組活動,從而積累生活和學習經驗,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從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上看,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日趨上升,究其原因,綜合國力的上升、科技的發展、國防的鞏固乃是強國之本,若在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收集和國防事業相關的物理學家的事跡,既強化了物理學的應用性特點,又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通過課后的研究與探討,也會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向著更高的層次發展,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
情感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突破口,既是培養新時代接班人的需求,從學科特點上看也是學好物理的需要。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教學法一旦涉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把握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將情感教育滲入日常教學活動中,在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