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梅 左政 管鐘潔
摘要:本文用“管氏腎病四聯療法”(隔藥餅灸、穴位注射、耳針、中藥湯劑聯合)治療腎衰患者797例,有治療前后化驗指標對比者322例,其中,臨床治愈31例,占96%;腎功能顯著改善127例,占394%;腎功能穩定107例,占332%;無效57例,占177%;總有效率822%,顯效率491%。再次論證了腎衰能治愈,腎單位可以再生,并對“管氏腎病四聯療法”進行了療效分析,根據國外的機理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管氏腎病四聯療法”的科學性及可重復性。
關鍵詞:“管氏腎病四聯療法”;腎衰 療效分析;可重復性
中圖分類號:R692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2-0001-03
慢性腎衰竭為各種原發性和繼發性腎臟疾病持續進展的共同轉歸,是“慢性、進行性、不可逆的疾病”,近年來,其發病率逐年上升,其終末期為尿毒癥;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是目前西醫治療的方法,透析對腎衰沒有治療作用,只是代替腎臟排出體內的一些代謝廢物,根據“用進廢退”法則,透析時間長了,腎臟就會萎縮、廢用;而腎移植費用高昂,還存在排異問題、并且腎源奇缺,我國腎源只能滿足1%;作為一代名醫,管遵信教授傾其畢生精力和學術成就,創立了“管氏腎病四聯療法”,十一年來管遵信醫館已經治療腎衰病人797余例,有治療前后化驗指標對比、列入統計的322例,獲得了滿意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病例入選標準所選病例來源于“管遵信醫館”的門診患者,并符合以下條件:(1)血肌酐>133 μmol/L,血尿素氮>71 mmol/L;(2)神智清楚,能配合治療;(3)不伴有傳染性疾病、精神病及中毒性疾病;(4)有治療前后化驗指標對比、能判斷療效者。
12一般資料797余例腎衰患者,資料完整,有化驗指標可以進行治療前后比較者322例,其中男166例,女156例;年齡最小12歲,最大82歲;血肌酐最低146 μmol/L,最高1 436 μmol/L,168%的患者處于代償期(肌酐133~177),264%的患者處于失代償期(肌酐178~442),164%的患者處于腎衰竭期(肌酐443~707),418%的患者處于尿毒癥期(肌酐大于707)。
2治療方法
摘要:本文用“管氏腎病四聯療法”(隔藥餅灸、穴位注射、耳針、中藥湯劑聯合)治療腎衰患者797例,有治療前后化驗指標對比者322例,其中,臨床治愈31例,占96%;腎功能顯著改善127例,占394%;腎功能穩定107例,占332%;無效57例,占177%;總有效率822%,顯效率491%。再次論證了腎衰能治愈,腎單位可以再生,并對“管氏腎病四聯療法”進行了療效分析,根據國外的機理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管氏腎病四聯療法”的科學性及可重復性。
關鍵詞:“管氏腎病四聯療法”;腎衰 療效分析;可重復性
中圖分類號:R692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2-0001-03
慢性腎衰竭為各種原發性和繼發性腎臟疾病持續進展的共同轉歸,是“慢性、進行性、不可逆的疾病”,近年來,其發病率逐年上升,其終末期為尿毒癥;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是目前西醫治療的方法,透析對腎衰沒有治療作用,只是代替腎臟排出體內的一些代謝廢物,根據“用進廢退”法則,透析時間長了,腎臟就會萎縮、廢用;而腎移植費用高昂,還存在排異問題、并且腎源奇缺,我國腎源只能滿足1%;作為一代名醫,管遵信教授傾其畢生精力和學術成就,創立了“管氏腎病四聯療法”,十一年來管遵信醫館已經治療腎衰病人797余例,有治療前后化驗指標對比、列入統計的322例,獲得了滿意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病例入選標準所選病例來源于“管遵信醫館”的門診患者,并符合以下條件:(1)血肌酐>133 μmol/L,血尿素氮>71 mmol/L;(2)神智清楚,能配合治療;(3)不伴有傳染性疾病、精神病及中毒性疾病;(4)有治療前后化驗指標對比、能判斷療效者。
12一般資料797余例腎衰患者,資料完整,有化驗指標可以進行治療前后比較者322例,其中男166例,女156例;年齡最小12歲,最大82歲;血肌酐最低146 μmol/L,最高1 436 μmol/L,168%的患者處于代償期(肌酐133~177),264%的患者處于失代償期(肌酐178~442),164%的患者處于腎衰竭期(肌酐443~707),418%的患者處于尿毒癥期(肌酐大于707)。
2治療方法
摘要:本文用“管氏腎病四聯療法”(隔藥餅灸、穴位注射、耳針、中藥湯劑聯合)治療腎衰患者797例,有治療前后化驗指標對比者322例,其中,臨床治愈31例,占96%;腎功能顯著改善127例,占394%;腎功能穩定107例,占332%;無效57例,占177%;總有效率822%,顯效率491%。再次論證了腎衰能治愈,腎單位可以再生,并對“管氏腎病四聯療法”進行了療效分析,根據國外的機理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管氏腎病四聯療法”的科學性及可重復性。
關鍵詞:“管氏腎病四聯療法”;腎衰 療效分析;可重復性
中圖分類號:R692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2-0001-03
慢性腎衰竭為各種原發性和繼發性腎臟疾病持續進展的共同轉歸,是“慢性、進行性、不可逆的疾病”,近年來,其發病率逐年上升,其終末期為尿毒癥;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是目前西醫治療的方法,透析對腎衰沒有治療作用,只是代替腎臟排出體內的一些代謝廢物,根據“用進廢退”法則,透析時間長了,腎臟就會萎縮、廢用;而腎移植費用高昂,還存在排異問題、并且腎源奇缺,我國腎源只能滿足1%;作為一代名醫,管遵信教授傾其畢生精力和學術成就,創立了“管氏腎病四聯療法”,十一年來管遵信醫館已經治療腎衰病人797余例,有治療前后化驗指標對比、列入統計的322例,獲得了滿意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病例入選標準所選病例來源于“管遵信醫館”的門診患者,并符合以下條件:(1)血肌酐>133 μmol/L,血尿素氮>71 mmol/L;(2)神智清楚,能配合治療;(3)不伴有傳染性疾病、精神病及中毒性疾病;(4)有治療前后化驗指標對比、能判斷療效者。
12一般資料797余例腎衰患者,資料完整,有化驗指標可以進行治療前后比較者322例,其中男166例,女156例;年齡最小12歲,最大82歲;血肌酐最低146 μmol/L,最高1 436 μmol/L,168%的患者處于代償期(肌酐133~177),264%的患者處于失代償期(肌酐178~442),164%的患者處于腎衰竭期(肌酐443~707),418%的患者處于尿毒癥期(肌酐大于707)。
2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