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峰+++蔣林


髻間怒放大團紅艷似霞的絹花,額間印度風情的眉心貼,細碎的舞步,翻飛的舞裙,繁響的鈴聲。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帶著中東阿拉伯舞的柔媚,弗拉明戈的神秘,吉普賽舞的熱情……優雅而神秘,熱情又含蓄,這個有著東方面孔的舞者已與這個起源于美國的舞種融為一體,像一個忘情的精靈,舞得顛倒眾生。一曲終了,在魅惑的舞臺正中,忽明忽暗的燈光下,她傲然獨立,睥睨著臺下的如癡的觀眾,如同一朵盛開的百合花。
溫暖橘色燈光照得人一臉昏黃,咖啡廳門外走進一個純白棉裙的女子,素凈的臉上不染鉛華,云淡風輕,有一種讓人心湖寧靜的力量。記者一瞬間有點恍惚,或許她本身便是個靜如止水的女子?她是張莉莉,80后自由自信女性的代表,肚皮舞教練,茶藝師,資深吃貨,時尚買手……身上被貼上各種標簽,她篤定舞者這一種身份,舞得癡迷,舞得純粹。她在全國各地表演美國部落風,是為了讓大家更有學舞的興趣。她到各國學習交流,想著把好東西帶回中國發揚光大,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歡上這個肚皮舞舞種。
外企白領辭職跳起肚皮舞
跟張莉莉聊天是個很享受的過程,你會被她獨有的氣場深深吸引,如果說,魅力于人們有定義,魅力于她,就是她存在的本身。
“我這個時期的女孩子名字都是ABB的排列,我的搭檔叫龍姣姣,也是典型的ABB。”莉莉笑說,外國朋友都叫她Lily,這個中英文一個發音的名字便成了她的標志。而她對美國部落風的純粹,確實一如百合花的純潔。
在北京8年,她從外企白領,搖身一變成國內知名肚皮舞老師,有自己獨立的舞團。10月初,她又將前往美國舊金山,開始新的學習。
2007年,那是一個春天。23歲的外企白領Lily因工作出色,從家鄉重慶調到華北區北京分公司工作,做起了北漂一族。遠離家鄉不勝唏噓,為了能盡快站住腳跟,這個堅韌的女孩在工作上非常用心和拼搏,沒幾個月就發現頸椎出了問題。
迫不得已,Lily逼著自己每天抽時間去健身房鍛煉身體,在嘗試了各種有氧操、健身操、瑜伽和器械鍛煉后,肚皮舞深深地吸引了她的目光。肚皮舞是中東阿拉伯國家的民族民間舞蹈,同時當地人也稱之為東方舞。肚皮舞從歐美國家開始流行,然后到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
她像個突然闖進游樂園的孩子,發現肚皮舞有很多種風格,在世界各地已經如雨后春筍,百家爭鳴了。
“現在回想,其實那時候我們的肚皮舞老師大都是健美操或者街舞老師轉型過來的,所以我們早期學習到的肚皮舞更像健身操。” Lily笑著說。
沒想到這一路跋涉開始,就再也停不下來。
男友擔心她上班的地方太遠,每天在路上就得折騰兩個多小時,在他的支持下,她甘心情愿在右手無名指套上戒指,辭去了工作,全身心走上肚皮舞的探索之路。“我非常感謝我的先生,如果不是他的支持和鼓勵,我不會也不敢辭去穩定的工作,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結緣“美國部落風”,迷戀
隨性起舞
在2010年之前,Lily都跟著健身房一位漂亮的女教練學習埃及風格的肚皮舞。那時候中國只有一種風格的肚皮舞,就是現在的摩登埃及風格,也是時下最流行、跳的人最多的肚皮舞風格。同時,Lily還在學習芭蕾作為輔助力量的練習。
在學習了1年多埃及風格后,Lily跟著健身房的阿姨們一起去參加社區的表演活動,看著她們每個人在舞動時臉上綻放的熱情和榮光,感受著每個女人心中都有一個關于舞蹈的夢想。
但是,她那段時間也很困惑,那些舞蹈動作真的很難背,每次表演之前都是臨陣磨槍,做夢都恨不得在背動作。有沒有一種舞蹈是即興不用事先編排,只要一放音樂大家都能跳的呢?”
強烈的求知欲望支撐著她不斷查閱資料,勤奮讓命運也多眷顧了她一點,也就是那一年,Lily得知有一種叫做“美國部落風”的舞蹈。
一位從美國游學回來的臺灣肚皮舞老師李玫霖女士初到中國大陸教學,Lily非常幸運地成為了她在中國的第一批學生。
她們的第一次碰撞,就如命中注定,在眼神交匯間,Lily和李玫霖雙雙起舞,做一樣的動作,微笑是大家共同的符號,仿佛一個排練緊湊的團隊,不分國界不分語言——盡管那是她們第一次遇見。
這就是部落風,是一種70年代起源于美國的肚皮舞,最大的特點就是即興。創始人Carolena在創作之初就秉承舞蹈應該是隨性自由、歡樂優雅的原則,不管你來自哪里,不論你會不會共同的語言,只要音樂一起,舞蹈是大家共同的語言。
學舞的每一天都是一場戰役
不是所有的愛好都能堅持一輩子,那時候,一輩子,對于Lily來說太久遠,但困難卻是那么現實。
2010年8月,李玫霖老師和金敏珠老師(肚皮舞知名導師,韓國人)都初到中國,她們聯合組織了一個國內頂尖肚皮舞團,全是各地優秀的肚皮舞老師到北京參加考試,入圍者即為團員。
“我那時剛剛學完美國部落風的基礎班,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考了最后一名。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最后一名,那晚我跟一個同樣考試失敗的女孩一起拉著手,沿著長安街從國貿走回了東單,一邊走一邊流淚。”在這個執著的女孩心里,那是一個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夜晚。
她需要時間去沉淀,所以學習了茶藝師,茶評師。一靜一動,她在舞動的同時,讓心靈磨礪得更加強大。
直至2011 年8月,Lily再次回到李玫霖老師的教室,這一次面臨的還是考試。Lily從李玫霖的眼中看到了驚喜,也頂住了其他老師利刃般的目光。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所有的考官都質問Lily,充斥著各種她都不知道怎回答的問題。只有玫霖在她跳舞的時候一直笑,如果不是看到她的笑臉,那兩分半鐘的表演時間Lily不知道該怎么熬過去。那段考試經歷,至今都像一根芒刺,讓她一想就感覺著疼。
2012年到2013年,兩年時間Lily穿梭在日本、美國求學,在國內很多城市傳播美國部落風肚皮舞。忘不了多少個夜晚是在機場輾轉換乘,忘不了一個從不記路的人每天都在記行車路線,忘不了別人都在享受海浪沙灘的時候,她和搭檔在埋頭整理每天的筆記——每一天都是一場戰役。
思雅肚皮舞團,致力引領美麗
Lily說,她很感恩,感恩先生一路的支持,感恩搭檔一路陪伴成長,感恩所有授予技藝的老師。“是他們讓我懂得了堅持,本分事一直做就是完美。”Lily很有感觸,如果有一種愛好,能成為習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一輩子不算長。
2013年10月,Lily成立了自己的肚皮舞團。看到她提起舞團,眼中滿滿的自豪,那是一個女人小小的得意,也是一個女人大大的夢想。舞團命名來源于一首詩:“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在Lily看來,一個人女人的長久美麗,相貌占一部分,優雅占更重要的一部分。思雅,思致爾雅, 《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本解釋詞意的書,“爾”是接近,努力做到的意思,“雅”視為優雅、標準的意思。她以此警示自己,舞蹈思考和練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加接近于優雅。
美國部落風肚皮舞,作為一種新生代的舞種,一半的動作來源于中東肚皮舞,一半的動作來源于西班牙弗拉明戈,于世界是新的,于中國也是。這是一種全新的舞蹈方式,舞蹈全程歡快而不失優雅,是現在席卷全球嶄新而又回歸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國內,極少有老師能教授,Lily作為在美國拿到TT執照的老師,回國成立舞團,教授這一藝術表演形式是全新的開始。
思雅一直在做著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頭一回。“但是我們做事,首先定位這是件善事。既然是善事,回報本身就不重要。身邊的人,因為喜歡這一舞蹈形式,舞團作為一條紐帶把大家連在一起,我們可以一直跳,跳到老,跳到我們跳不動的那一天。”Lily說,就算不是專業舞者,但是大家有一輩子的愛好,所以她要出國去學習,要把最新的技巧、最準確的方法帶回國內。
Lily的眼神堅毅篤定,這是一個經歷過積累和沉淀的女人才有的氣定神閑。她在做著不能退縮的事情,因為前方無人開辟,后面無路可退。她身上更多的是一份責任感,于社會、于時代。老天把更多的機會給予了她,同時也賦予了她更多的使命。這個80后的美麗女人要引領美麗,傳播美麗,讓每個女人都優雅地舞動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