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燕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資產管理的現狀,以證明對其進行績效評價的必要性。然后將分析績效評價機制的實施策略,將從樹立績效評價原則,構建指標評價體系以及績效評價模型三方面展開。
關鍵詞: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
高等院校是實施國民教育的關鍵場所。開展高等教育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國民素質,從而影響到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并且高校以其豐厚的人才資源還擔負著國家科研工作的重任。高校資產是高等院校順利開展教學、科研活動的重要保證。高校資產的管理水平對其教學、科研活動有顯著影響,可以說對資產的管理是否得當關系到高校的發展是否長遠。因此,必須重視高校資產管理工作,提高高校的資產管理水平。引入績效評價體系就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一、高校資產管理現狀分析
1.高校普遍存在資產閑置和浪費現象
由于高校以辦學育人為宗旨并不以營利為目的,所以其資產大多不是其經營而來,而是來自政府的財政撥款、社會捐獻及其他非經濟性活動。高校的非營利性和其來源的非經濟性,使得高校很大程度上可以無償占有。而高校在占有資源時往往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并沒有考慮到自身需求,所以往往發生多占的現象。由于占有資產過多,大大超出了實際需求,高校資產往往會出現閑置的問題。閑置本身就是一種浪費,再加之高校資產很大部分上是無償占用,節約意識差使得浪費現象更加嚴重。
2.高校資產分配不合理
高校資產多占現象不僅發生在高校與外界的接觸上還發生在高校內部、院系之間。由于高校在內部分配資產時往往沒有合適的標準,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平均分配或采用傳統的“按人頭”的方法分配,降低了高校資產的使用效率。個別院系甚至存在搶占多占的現象,使得高校資產閑置、浪費現象更為嚴重。此外,資產的分配和使用做不到協調一致,分配者不了解資產的需求情況,也缺乏對使用情況的追蹤,使用者則對資產存量認識不清,導致了資產分配的混亂,降低了資產管理的效率。
3.高校資產賬目管理混亂
高校財會人員對資產的掌握情況不理想,對資產的記錄不夠確切,在進行統計和清點時忽視資產增值、損失以及折舊等變化,填寫報表時過于草率,這使得高校不能掌握自己的家底,賬目與實際脫節。
4.高校對資產出租、出借的監管缺失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各部門總是想著再搞一點副業,將盡可能多的閑置資產對外出租經營,并且多數出租經營行為都沒有經過上級主管部門的審核和批準,資產出租所獲得的收益往往納入單位的小金庫而不入賬,遠離了高校財務系統的監管。而各單位有時出于個人目的出借閑置資產,這些出借資產的活動往往帶有很強的隨意性和利己性,在出借資產時也往往沒有合理合法的憑證和規范的操作流程,無疑加大了高校資產損失甚至是流失的風險。
二、對高校資產進行績效評價的策略分析
面對高校資產管理較為混亂,效率頗低的現狀,有必要引入一種較為先進的機制,梳理資產管理體系,提高資產管理的效率。績效評價機制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績效評價能夠對高校的資產進行核算和對使用結果進行衡量,能夠促進高校及各利益者的目標得以實現,能夠優化業務流程、優化管理流程,從而達到提高高校資產管理水平的目的。
1.明確績效評價的原則
在高校運用績效評價進行資產管理時應該首先明確績效評價的原則。應該確立系統性原則,設能夠綜合系統反映高校資產存量、高校資產利用率以及高校資產利用的內外部環境的指標。設立的指標也不應是唯一的。應該使用多個指標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高校資產管理績效。還要確立激勵性的原則。績效本來就是以獎勵先進,激勵后進為指向的,因此在績效考評特別是在兌現上一定要體現差異化。此外在制定統一指標時,應該著眼于比平均略高的水平,讓資產管理者感覺并不容易達到,但經過努力可以達到。此外,還應該注意績效評價的可操作性,評價指標應該簡明扼要,便于計量和對比;操作方法也應該直截了當。最后,由于高校資產的類型眾多,并且在使用這些資產時會有這樣那樣的變化,因此,要確立動態性原則,對績效評價指標和考評辦法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
2.構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從物質形態上,高校的資產分為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有形資產諸如校舍等固定資產以及資金等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則是高校擁有的人才資源、專利成果以及學術氛圍、教學特色、校風學風等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高校在進行績效評價時不應該僅僅設立有形資產的考評指標,也應該設立能夠全面反映無形資產管理的指標。因為高校的無形資產也是高校得以生存、發展的寶貴資源。此外,高校資產的管理和運用有兩個目的。一是獲得經濟效益另外就是獲得社會效益。因此高校資產管理既要設立經濟效益指標又要設立社會效益指標。經濟指標應該包括財務指標、資產運營的有效性指標、資產債務、債權活動指標、資產發展前景以及能力指標。社會指標應該包括資產對教學和科研活動的貢獻度指標、社會滿意度指標、人才培養指標。
3.構建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模型
以上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從不同方面對資產管理績效進行反映。對不同院系部可以通過單項指標進行比較,若高校管理者想比較不同院系部資產管理的綜合績效,還需根據各院系部的特點分別對各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而后進行加權平均,并計算出產出——投入比值。
結語
高等院校擔負著培育人才和科學研究的重任,進行有效的資產管理有利于高校更好地踐行自己的責任。因此,要樹立系統性、激勵性、可操作性和動態性的績效評價原則,構建完善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合適的績效評價模型從而做好績效評價工作,提高資產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余耀森.淺議區域獨有高校無形資產的管理[J].管理觀察,2009(2)
[2]李華軍,鄒富發,張玉磊.基于績效視角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研究[J].會計之友,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