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華,李 慧,王峻嶺,李秀麗,王際剛,侯小倩,張冀北,王志勇
(1.滄州市中心醫院燒傷整形科,河北 滄州 061001;2.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燒傷整形科,上海 200025)
重度關節燒傷患者因涉及關節部位的治療,其治療過程中的要求程度相對更高。不僅僅要保證治療后的美觀程度,且關節功能的改善也是治療的重點。因此,對于關節燒傷患者的治療關于植皮方式的研究即相對多見,但是研究結果間的差異也較大[1,2]。本研究觀察不同植皮方式對重度關節燒傷患者效果及微循環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1年9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重度關節燒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A組(切痂植皮組)48例和B組(削痂植皮組)48例。A組48例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齡17~65 歲,平 均 (32.1±5.7)歲;燒 傷 面 積 12.0~48.5%,平均(25.6±6.2)%,其中肘膝關節分別為17例及16例,其他關節15例。B組48例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齡17~66歲,平均(32.2±5.5)歲;燒傷面積12.0~48.8%,平均(25.8±6.1)%,其中肘膝關節分別為17例及16例,其他關節15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燒傷面積及部位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患者以切痂植皮術進行治療,主要將創面壞死組織部分進行有效全面清除,同時全部清除皮下脂肪組織,切除深度達深筋膜部位;B組則以削痂植皮術進行治療,即將焦痂部位進行全面有效清除,但對于皮下脂肪及血管網則盡量進行保留。另外,兩組患者其他植皮及用藥方面的干預均無顯著性差異。然后將兩組患者不同關節的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后不同時間的局部微循環指標(局部紅細胞聚集情況、血管清晰度、血流灌注量)進行統計檢測及比較。
1.3 評價標準 以患者治療后未發生瘢痕增生,且無疼痛瘙癢的情況發生,關節功能基本恢復為痊愈,以患者治療后未發生瘢痕增生,有輕微疼痛瘙癢的情況發生,同時存在輕度關節活動障礙為有效。患者治療后未達有效程度即為無效[3]。總有效率為痊愈及有效率之和。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行t檢驗,而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不同關節治療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10-2)]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wo groups
2.2 不同時間的局部紅細胞聚集 B組患者治療后2、5及10d的局部紅細胞無聚集者比例均高于A組,且A組治療后5及10d局部紅細胞無聚集者比例均高于治療后2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同時間血管清晰程度、血流灌注量 B組患者治療后2、5及10d的血管清晰比例及血流灌注量均高于A組,且A組治療后5及10d血管清晰比例及血流灌注量均高于治療后2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不同時間局部紅細胞聚集在兩組比較[n(×10-2)]Table 2 Local red blood cell aggregation at different times

表3 不同時間血管清晰程度、血流灌注量在兩組比較[n(×10-2)]Table 3 The clarity of the blood vessels and blood flow volume at different times
燒傷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類機體損傷,尤其是重度燒傷患者,其對患者的不良影響更大,臨床對于本病的診治要求較高,不僅僅早期的創傷修復是治療的重點方面,創傷后的功能康復也是重要的評估指標[4,5]。而臨床中對于本類損傷的治療方法較多,其中對于焦痂的處理方式則是對最終治療效果包括功能康復程度影響較大的方面。臨床中以往對本類患者采用切痂植皮術治療的研究較多,且效果尚可,但是提升的空間仍然較大[6],因此找到更佳的焦痂處理方式成為本類患者干預的重點,而削痂植皮則是近年來日益受到肯定的另一類治療方式,其對于皮下脂肪組織及血管網等的保留程度更大,更有助于治療后的功能恢復,且對于美觀程度的不良影響也更小[7,8],因此其臨床應用價值日益受到肯定。但也有研究認為,其組織清除程度相對較輕,不利于創面的盡早康復,因此對上述兩種植皮方式的比較空間仍較大[9,10]。
本文比較切痂植皮和削痂植皮對患者術后治療總有效率及局部微循環狀態的影響,結果顯示,削痂植皮術治療的患者其不同關節的治療總有效率均高于切痂植皮,同時其局部的紅細胞聚集情況、血管清晰程度及血流灌注量改善幅度和速度也更具優勢,而這些均是保證術后治療效果尤其是功能康復的重要前提,因此肯定了削痂植皮術的應用優勢。表明削痂植皮術雖然對于局部組織的清除量相對較少,但是其已經達到了較佳的清除效果,對術后的康復并無不良影響。
削痂植皮可提高重度關節燒傷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并對局部的微循環發揮著積極的改善作用。
[1]朱慧穎.關節部位三度燒傷削痂植皮與切痂植皮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0):554.
[2]張 鄭,張汝敏.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應用于Ⅲ度燒傷保留脂肪組織削痂植皮創面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3):35-37.
[3]孫乃法,鄔香偉.四肢小面積深Ⅱ度燒傷早期削痂植皮療效分析[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0,8(4):266-267.
[4]毛遠桂,陳劍平,林尊文,等.關節部位Ⅲ度燒傷削痂植皮與切痂植皮的效果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47):9535-9537.
[5]丁 路,陳永翀,趙 鑫.關節部位Ⅲ度燒傷切(削)痂后 MEBO培養創面延期植皮臨床分析[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10,22(5):353-356.
[6]Maender C,Sahajpal D,Wright TW.Treatment of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of the elbow following burn injury:recommendations for surgical excision and perioperative prophylaxis using radiation therapy[J].J Shoulder Elbow Surg,2010,19(8):1269-1275.
[7]司婷婷,王一村,宋建星,等.側胸部Ⅱ度燒傷愈合后任意超長皮瓣修復肘關節瘢痕攣縮畸形的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3,22(5):511-514.
[8]曹建紅,侯軟玲,馬秀峰,等.自體微粒皮及脂肪混合移植治療大關節深度燒傷的近遠期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24):1948-1949.
[9]Kim KS,Kim ES,Hwang JH,et al.Medial sural perforator plus island flap:a modification of the medial sural perforator island flap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postburn knee flexion contractures using burned calf skin[J].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12,65(6):804-809.
[10]尹敬光,萬 里,陳曉武,等.早期削痂保留變性真皮治療深Ⅱ度燒傷創面的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5):73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