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劉忠友
“80后”干部正值事業“黃金期”,他們被國家和社會寄予厚望。然而,受社會不良因素誘導、干部選拔任用管理存在漏洞和相關監管制度缺失等因素影響,職務犯罪低齡化現象日趨明顯,干部貪腐“35歲現象”令人擔憂。
“80后”干部正值35歲上下。貪腐現象緣何青睞于這批干部?兩點原因尤為突出:一是“入門關”把得不緊。前幾年掀起一陣青年干部培養熱潮,一些地方急于解決干部隊伍青黃不接的問題,在年齡學歷上強調過“硬”,在品行修為上強調較“軟”。二是松之于管。把重點培養的年輕干部當成“特保兒”,把“偏愛”當“關愛”,把“縱容”當“寬容”,甚至破格提拔、拔苗助長,滋長了年輕干部唯我獨尊、膽大妄為的心態。
如何避免腳踩“地雷陣”,還需系好“安全帶”。
首先,重年齡,更要重德行,這是一個“總開關”。年齡是條件,而“德”才是關鍵,因此在考察納入的時候,政治堅定、工作踏實、作風清正等方面的要求,應該比年齡的要求更“硬”。
其次,要沉下去,多歷練。青年干部大多是“三門干部”:家門、校門、機關門。萬丈高樓平地起,這里缺少了“基層門”。習總書記要求年輕干部多“墩墩苗”。只有從土堆里長出來的、從群眾中走出來的苗子,才是真正有群眾感情、講責任擔當、免疫力極強的好苗子。
再者,要少偏愛,嚴約束。俗話說得好,嚴是愛,松是害,越是年輕干部,其思想、性格、能力等還沒定型,抗拒誘惑的定力不強,越是需要組織的正確引導和嚴格監管。要用制度筑起“安全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