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權++李三
祝吉波,京山縣沙嶺灣村黨支部書記。近10年來,他一步一個腳印地苦心經營,硬是將一個負債百余萬元的貧窮村,打造成國家級生態村,年生產總值達1.03億元,年人均純收入9830元,列入全省45個美麗鄉村之一。
2005年,剛剛擔任村支書的祝吉波,腳下像踩上風火輪,每天不停地在農戶、田野和山林之間旋轉。黨員“雙帶”活動,培植出了示范戶,典型輻射效應讓村民們脫貧致富:先由一家林業大戶牽頭,再吸納5戶家庭參與經營,負責對2300畝公益生態林封山育林,使之漸漸形成了綠色銀行。接著,以王來新花卉苗木合作社為依托,發展花卉苗木2100畝,年畝均收入上升為5000多元,使之成為全村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李國成魚旺養殖合作社為示范,興建精養魚池1280畝,年創收260萬元;以丁祖祥養豬大戶為重點,引導農民自繁自養,全村年出欄生豬7000頭,年創收700萬元……于是,村民們漸漸富裕了,村里也開始有了積累。短短兩年,該村完成通往鄉鎮的村組灣公路13.1公里,硬化曬場362戶。當人們在綠樹成行的鄉間小路散步時,美如項鏈的路燈就鑲嵌在蜿蜒彎曲的村落之中。
近年,祝吉波借“三萬”活動之力,開挖堰塘78口,提高蓄水量5.7萬方;建泵站、修溝渠,使有效灌溉面積已增加到2500畝;通過“一建三改”活動,使85%的農戶建起了沼氣池,用上了清潔能源,200多戶人家進行了改廚、改廁、改圈,206戶房屋憑欄遠眺,村莊處處繁花似錦……如今沙嶺灣風景如畫,文化廣場上,腰鼓隊員們氣宇軒昂,鼓點陣陣;而閱覽室一隅,辛勤勞作的人們便來享受輕松時刻。在村民們看來,擁有如此靜謐而美妙的生活,全靠村支書帶的好帶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