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
摘要:企業內部分配機制改革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科學評價,搞活內部分配;二是遵循原則,保證公正分配;三是理順關系,建立激勵機制;四是選準方式,促進持續發展。
關鍵詞:內部分配;評價;工資;分配機制
中圖分類號:F0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9-0245-01
分配機制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機制之一,不斷深化企業內部分配改革,就是要通過改革的深化,促進企業內部分配方式更加科學合理、靈活多樣,最大限度地體現按勞分配原則。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科學評價,搞活內部分配
按勞分配的核心是對勞動的評價。企業只有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才能真正做到按勞分配,其評價體系應該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一)崗位評價
崗位的職能、技術含量、責任、苦臟累險程度,構成了崗位激勵的要素。崗位評價使企業各項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辦事有標準,工作有檢查。有利于考評各崗位職工的工作業績,有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生產和工作秩序。
(二)業績評價
工作業績是企業員工勞動成果的物質反映,是內部分配的主要依據。對業績的評價應細致和準確,考核與評議相結合,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相結合,短期與中長期業績評價相結合。
(三)人才評價
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用各種評價方法,對職工的德、識、才、學、體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價。定期對有突出業績的職工進行德、能、勤、績考核,要及時發現人才,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做到人盡其才,唯才是舉。
二、遵循原則,保證公正分配
任何一項工作都必須堅守其原則,才能確保在正確的軌道上發展,企業內部分配是一項事關全體員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因此必須嚴格遵循有關的原則。
(一)要遵循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貫徹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企業合理確定分配關系,拉開收入差距,充分調動廣大勞動者生產積極性,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客觀要求。
(二)要遵循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的原則
民主參與工資分配的決策管理,一方面企業決策管理機構應吸收職工代表參加,以便在對有關工資分配問題進行決策過程中能反映職工的意見;另一方面重大工資決策要由企業管理者和職工代表通過協商談判來確定。
(三)遵循遵守國家法律規范和宏觀政策指導的原則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享有自主權,但并意味著企業可以任意行使這種權力,否則,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另一方面是接受國家有關宏觀政策的指導,如要接受國家制定的工資增長指導線及其他工資分配政策的指導。
三、理順關系,建立激勵機制
企業內部分配機制是企業激勵機制的重要組織部分,而要實現其應有的激勵作用,在深化改革過程中就必須高度重視確立企業內部分配關系時理順好以下關系。
(一)要理順勞動力市場價位與本人實際貢獻率的關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工資的確定必須考慮勞動力的市場價位,否則企業的工資管理就會成為脫離市場的一種封閉式管理,缺乏市場競爭能力,勞動力的優化配置就會受到阻礙,最終會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目標任務的完成。
(二)要理順勞動力供求關系與企業經濟效益的關系
工資從企業角度講,實質是成本投入。根據本企業經濟承受力來決定企業工資水平,是企業自主決定工資的最基本的法則。同時,企業的工資水平還受勞動力供求關系的影響。
四、選準方式,促進持續發展
企業選擇適合本企業的分配制度,能有力地調動職工生產經營的積極性,促進企業持續發展。企業內部工資分配制度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崗位技能工資制
崗位技能工資制是以勞動技能、勞動責任、勞動強度和勞動條件等基本勞動要素評價為基礎,以崗位、技能工資為主要內容的企業基本工資制度。崗位技能工資制由五個工資單元組成,其中崗位工資和技能工資為基本工資,工齡工資、效益工資和特種工資為輔助工資。崗位技能工資制通過考工考績和實行不同的崗位工資標準,能夠調動職工在苦臟累險崗位工作和學習技術積極性。
(二)崗位工資制
崗位工資制最適合于專業化程度較高、勞動場所相對規定、勞動比較規范、工作對象和工作物等級比較固定、生產流水線自動化的企業。因為一崗一薪,崗動薪動,簡化了工資構成,操作簡便又具靈活性。崗位工資制符合大多數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是國有企業內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
(三)崗效薪級工資
崗效薪級工資由崗位薪級工資、年功工資、業績工資(即獎金)三個工資單元構成,各個單元既有其獨立功能,又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發揮整體效能。崗效薪級工資是一種實行職稱、級別與工資分離,簡化工資單元,工資設置“一崗多薪”,向專業帶頭人和做出重大貢獻人員傾斜的分配制度。
(四)薪點工資制
薪點工資制的主要特點是:工資標準不是以金額表示,而是用薪點表示,點值取決于經濟效益,這樣就使得企業工資總額的使用比較靈活。薪點工資制使工資分配直接與企業經濟效益和職工個人的勞動成果掛鉤,體現了效率優先的原則,符合市場取向。
只要深化企業內部分配機制改革的探索,相信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內部分配機制必將越來越科學合理,不斷取得更大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沈 靜.從國有企業的視角研究薪酬管理[J].生產力研究,2010(2).
[2] 肖德貴.改革企業內部分配制度實行崗位效益薪點工資制的思考[J].鐵道經濟研究,2000(6).
[責任編輯:李雪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