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學家在遼寧省建昌縣發現迄今世界最長尾羽的恐龍化石—“楊氏長羽盜龍”。近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通訊》雜志稱,此發現從一個側面佐證部分馳龍類具有與鳥類一樣的飛行能力。
化石的發現、研究者之一,渤海大學韓剛博士介紹,“楊氏長羽盜龍”具有極長的尾羽,長達30厘米,而體長達到132厘米;骨骼清晰,與現代鳥類骨骼結構類似,但骨壁厚度僅約1毫米。“這種恐龍是蜥臀目馳龍科小盜龍亞科中的一種,是所有具有兩對翅膀的近鳥類中體型最大的,也是所有目前已知有羽毛恐龍中尾羽最長的。”
遼寧省錦州、朝陽等市被世界古生物學界譽為“古生物化石的寶庫”。此前在朝陽市發現了尾羽龍和小盜龍等。
韓剛博士介紹,通過對“楊氏長羽盜龍”骨骼分析,發現長羽盜龍的骨骼其實是中空的。長尾羽,輕體重,便于經常降落,這些特質似乎都暗示著“楊氏長羽盜龍”這種相對較大的恐龍也具有從地面起飛的能力。“假如這個推論屬實,就將說明早在鳥類之前,恐龍就已經至少部分掌握了鳥類引以為傲的飛翔技能,甚至可以說恐龍先于鳥會飛。”韓剛說。
(摘自《遼沈晚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