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且發展水平已經得到很多國家的認可,但必須承認的是我們社會責任會計的發展還沒有非常完善,沒有非常全面。我國很多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只顧眼前的利益,沒有把眼光放長遠,因此,產生了很多的問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履行社會責任必不可少,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理論的研究是其前提和目的。
關鍵詞:社會責任信息;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一、企業社會責任概述
1.企業社會責任的含義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考慮了多方面。首先,企業不僅僅要以經濟利益為最重要的目標,還要綜合考慮環境和其他利益相關的責任。其次,企業在對股東和利益相關者負責的同時,還要對社會公眾負責。最后,企業在不影響其正常的生產經營的效益前提下,應該本著為人民服務,對社會負責,為完成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出一份力,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快速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主要有廣義和狹義這兩種區分。狹義的企業社會責任主要是指社會道德環境的責任,沒有經濟利益關系的責任,是把企業的社會經濟責任排除在外的企業社會責任。而廣義的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包括了社會道德環境的責任,還包括企業經濟責任,企業當前及日后的經濟發展的責任,綜合的考慮了企業各方面的責任,是一種綜合性的概念。
2.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不僅僅以股東的盈利放在第一位為目的,更多的是本著對社會負責態度進行發展。內容主要包括: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環境保護、自愿節約、促進就業、員工權益保護等方面。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主要就是企業在加強自身發展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的同時,要對道德,環境,人權進行綜合考慮,而不是僅僅考慮企業獲得的經濟利益,這些商業道德,社會環境,人權保護的責任,甚至比獲得短淺的經濟利益更為重要,這些責任是建立在國家法律約束的范圍之外的,需要企業自愿去執行,自覺做一個為國家負責,為社會負責,為公眾負責的企業。企業的生產經營不僅僅要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要對社會產生有利于發展的影響,堅持可持續發展觀。企業家在學習經營管理的同時,也要貫徹可持續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把企業在做強做大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多為社會做貢獻。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對企業自身的發展,對會計學的發展,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我國社會責任會計存在的問題
1.缺乏實施社會責任會計的社會環境
(1)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不強
一直以來,每當提到企業的目標,很多人就會認為企業的目標是唯一的,就是只對股東負責,獲取經濟利益是最重要的。企業的生產經營就是為了股東的利益,不會顧慮員工的權益以及資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這些間接都產生了負面的影響:首先,企業只顧眼前的經濟利益,沒有把多數人的利益考慮在內;其次,企業以味追求效益,這會促使會計不計后果的作出不負責任的行為,欺騙公眾;最后,企業沒有對社會負責,沒有履行其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維護國家的利益,使企業失去原有的競爭力,淪為可有可無的地位。
(2)社會責任相關法規不健全
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政府監督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情況,但目前政府還沒有出臺一部系統的法律法規來約束企業必須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或者令企業披露利益相關人想知道的信息。也可以說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是一種義務,是自愿的行為。但是,不管是中方還是西方,法律這種東西是必不可少的,法律中對權利或者義務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這樣是保護利益相關人合法權益的保證。由于我國研究企業社會責任的時間還不是很長,這方面的知識也不是很了解,所以,需要一個系統的法律法規來引導企業,使企業依據包涵企業社會責任的法規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企業帶來了方便,更方便與管理。
2.社會責任會計核算體系不夠完善
(1)沒有確立相應社會責任會計核算內容
目前,我國的社會責任會計核算體系還不夠完善,想要完善和發展社會責任會計核算體系,必須要有一個全面完整的框架,而且不能與目前傳統的財務會計一致。傳統的財務會計是指企業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一切以獲取利潤為主,而社會責任會計核算體系是監督管理企業在生產經營獲取利益的過程中,對國家對社會作出了多少貢獻以及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環境等造成了多少損害,兩者站立在不同的角度,所以關系的問題不一樣,核算的方面自然不一樣。所以,完善社會責任會計核算體系首先要確立相應社會責任會計核算內容,才能進一步發展。
(2)各種計量方法不成體系
明確了社會責任會計應該核算的內容之后,下一步就面臨著計量的問題,可以選擇的計量方法有很多,但各種計量方法沒有行一個合理規范全面的體系是存在的最大問題。目前現有的計量方法有:①客觀歷史成本與主觀分析相結合的方法;②機會成本法;③替代品評價法;④社會公正法;⑤預防成本法;⑥調查分析法等。希望早日形成一個全面系統行之有效的計量方法,完善社會責任會計核算體系。
三、解決我國社會責任會計存在的問題的建議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我國政府對各個企業是否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非常重視,以至于社會責任得到迅速的發展起來,根據企業出具的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的信息,對如何改善和解決我國社會責任會計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1.營造良好的社會責任會計實施環境
(1)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
為了有效的實施社會責任會計,企業應當加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并且對企業的員工進行定期培訓,使他們多多了解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 以及如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起步比較晚,發展的還不是很完善,企業經營管理者應該不斷學習,并將社會責任會計運用到自身企業中去,認識到目前需要完善的地方,并努力完善,為社會責任會計更好的運用和發展做好鋪墊。
(2)完善社會責任的法規建設
為了使企業更好的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而且保證其公平合理,國家應該制定一套系統的有效的法律法規來約束企業,如果企業生產經營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又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做出了貢獻,那就應該給予該企業一定的獎勵,幫助其更好更快的發展;如果企業僅僅為了獲取經濟利益,而不惜犧牲社會的利益,不懂得資源節約,嚴重破壞環境,那國家就應該對該企業進行懲罰,及時糾正企業的不良行為。但就我國目前針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法規來看,還需要完善,比如規定的內容還不夠全面,要包涵產品質量,商業道德,職員權益等方面,規律法規要準確合理有效,要使企業有法可依,才能使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斷更好的發展下去。
2.科學構建我國社會責任會計核算體系
(1)合理確定社會責任會計的核算內容
企業社會責任核算的內容在不同的企業是各有區分的,尤其是涉及到不同的行業,其履行的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但如果是同一行業,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想要完善社會責任會計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確定社會責任會計所核算的內容,將所有的企業分類,按照其所從事的行業進行分類,然后確定各個行業需要履行的企業社會責任,再將各個企業與之匹配。這樣既確定了社會責任的核算內容,又便于管理,使社會責任會計的核算內容合理有效標準。
(2)靈活選擇計量方法
在確定了社會責任會計的核算內容之后,我們要選擇一個合理有效的計量方法,在選擇計量方法過程中,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首先,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選擇的計量方法要預制相適應,不能脫離我國的國情。其次,社會責任會計所披露的信息主要是非財務信息,目前傳統的會計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所以計量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不依附于傳統的模式,選擇比較現實有效合理的計量方法,在進行文字說明的時候加以計量后的數字分析,這可以使社會責任會計更加完善。
(3)制定合理的社會責任報告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展示了企業是否履行了社會責任,和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這正是對上一個報告期的工作進行規范監督,對下一個報告期提出計劃,這是一個對企業發展有促進作用的良性循環。一份優秀社會責任報告是非常有利于企業的未來發展的,有利于企業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以及在社會上的信譽的。社會責任報告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企業的經營管理,對過去事項的規范和監督以及未來事項的計劃,有利于企業管理者作出合理的決策,使企業未來發展的更好,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增強企業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競爭力。所以企業應該對社會責任報告重視起來,制定合理的社會責任報告。
參考文獻:
[1]劉立燕.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內涵、目標與計量[J].財會通訊,2010.
[2]張麗華.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J].財會月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