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 要:通過對慢性病患者的就醫行為及疾病經濟負擔現象的跟蹤研究,為下一步制定合理的衛生政策、干預策略以及慢性病綜合防控效果評價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經濟負擔;統計分析
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由于病程長、病情易反復、并發癥多,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治療,對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疾病經濟負擔。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每年45.9%的全球疾病負擔是由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引起的,其中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最為常見〔1〕。有專家利用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的數據和衛生年鑒推算了2003年4類慢性病(腦血管病、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直接醫療費用為916.19億元。其中住院醫療費用344.67億元,門診醫療費用為571.52元;4類慢性病的直接醫療費用占國家醫療總費用的15.95%〔2〕。世界衛生組織預測中國今后10年由于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導致過早死亡而損失的國民收入數額估計值約5580億美元〔3〕。疾病經濟負擔是指由于疾病、失能和早亡等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的經濟損失以及為了防治疾病而消耗的衛生資源〔4〕。為掌握江山市高血壓、糖尿病疾病經濟負擔情況,進而為政府部門制訂防治政策提供依據,本研究從經濟型、復合型、生態型等三種經濟形態中各抽取二個鄉鎮,從抽取鄉鎮中又隨機抽取了3100名慢性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常住人口中2013年及以前確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二)方法。根據鄉鎮產業布局、功能定位、區域特色的不同,將江山市各鄉鎮分為經濟型(Ⅰ類)、復合型(Ⅱ類)和生態型(Ⅲ類)等3類,采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從3類鄉鎮中各隨機抽取2個鄉鎮,在所抽取的鄉鎮中,根據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登記的慢性病患者隨機抽取高血壓患者總數2350人、糖尿病患者總數500人、同時患有兩種疾病者250人共3100人進行調查。現場調查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采用入戶面對面訪談的方式填寫問卷,問卷內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人口學特征(年齡、性別、教育、職業、家族遺傳史等)、家庭經濟情況、生活方式和主要慢性病史、疾病治療行為(包括兩個月就診次數,每次門診醫藥費、門診交通費、年住院次數、住院醫藥費、住院時交通費,去藥店購藥費等)、醫療保險利用情況和治療費用可承受程度等,不包括相關的間接經濟負擔和無形經濟負擔調查。
(三)統計分析。采用EpiData 3.1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利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軟件對原始資料進行匯總和分析,分析方法主要為描述性分析和x2檢驗。
二、結果
(一)一般情況。本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3100份,收回有效問卷3038份,應答率為98.00%,其中:居民戶口501人(占16.49%),農民戶口者2537人(占83.51%);高血壓患者2341人,糖尿病患者458,同時患有兩種疾病的患者239人;男性1209人(占39.8%),女性1829人(占60.2%);40歲以下29人(占0.95%),40~50歲154人(占5.07%),50~60歲428人(占14.09%),60歲以上2697人(占88.78%);文盲(半文盲)1473人(占48.5%),小學學歷1088人(占35.8%),初中學歷383人(占12.6%),高中(中專)學歷79人(占2.6%),大專及以上學歷15人(占0.5%);從事農業勞動者1788人(占58.9%),從事家務者785人(占25.8%),其它職業占15.3%;有高血壓、糖尿病家族遺傳史的718人,占23.6%。
(二)診治情況。70%(2126/3038)的患者選擇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就診,11.3%(342/3038)的患者選擇到村衛生室就診,其余18.7%的患者選擇到縣級及以上醫院或私人醫院、診所等其他醫療機構;在治療方式上,有81.47%(2475/3038)的患者需要藥物治療,18.53%(563/3038)的患者使用非藥物(飲食+運動)治療。
(三)經濟負擔情況。(1)總體負擔情況 3038名調查對象中,用于治療相應慢性病及其并發癥的醫療費用共4143307.50元,其中門診醫療費用為1891998.00元(占45.68%),住院醫療費用為1681609.00元(占40.58%),藥店自行購藥費用為569700.50元(占13.75%)。調查對象人均醫療費用為1363.83元,有88.2%的患者年均費用在2000元以下,高血壓、糖尿病及同時患兩病者人均醫療費用分別為1103.37元,1677.94元和3313.07元。(2)不同病種患者自感經濟負擔情況有50.36%的調查對象自感經濟負擔“完全可以承受”,分別有36.18%和
13.46%的調查對象認為經濟負擔“勉強可以承受”和“難以承受”。高血壓患者中“完全可以承受”情況比例最高(52.71%),三種患者該比例差別有統計學意義(χ2=29.04,P=0.00),相應地,“勉強可以承受”和“難以承受”情況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比例要低于其他兩類患者(表1)。
表1 江山市不同疾病患者自感經濟負擔承受程度情況
(3)分類型鄉鎮患者慢性病醫療費用情況按2000元分檔,經濟型(Ⅰ類)調查對象慢性病醫療費用在2000元以上的占20.18%(207/1026),復合型(Ⅱ類)相應比例為8.9%(89/1000),生態型(Ⅲ類)比例為6.32%(64/1012),不同鄉鎮慢性病人群醫療費用檔次分布差別有統計學意義(χ2=105.99,P=0.00)。從平均醫療費用看,I類鄉鎮、Ⅱ類鄉鎮、Ⅲ類鄉鎮三種類型鄉鎮慢性病患者年平均醫療費用分別為2037.82元、1179.37元和862.78元。無論Ⅰ類、Ⅱ類還是Ⅲ類鄉鎮,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下者的慢性病平均醫療費用均明顯低于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上者的平均醫療費用(表2)。
表2 江山市不同收入家庭慢性病患者年平均醫療費用
(4)居民與農民患者的治療方式、費用及費用接受度 居民患者采取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的比例分別為88.02%和
11.98%,農民患者則分別為80.17%和19.83%;居民患者的慢性病治療總費用和人均費用分別為1156602.5元和2308.59元,農民患者則分別為3127467元和1232.74元,居民患者人均費用為農民患者的1.87倍。從對治療費用的接受程度看,按“完全可以接受”、“勉強可以接受”、“難以承受”分類,3種接受程度在居民和農民兩類患者中的構成差別有統計學意義(χ2=39.65,
P=0.00),其中居民患者表示“完全可以接受”的占59.68%,明顯高于農民患者的52.9%(表3)。
表3 城鎮、農村治療費用接受程度情況
(四)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及報銷情況。有2899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占95.1%),129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占4.25%),分別有2人、6人參加商業保險、公費醫療,另有2人未參保。從醫療費用報銷情況看,慢性病醫治費用實際能報銷不到三分之一(表4)。
表4 江山市慢性病患者醫療報銷情況
三、討論
在當前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的趨勢下,除了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外,如果不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減少發病或并發癥發生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所帶來的社會和經濟負擔對于居民和社會都將變得難以承受。今后重點一方面要通過提高實際報銷比例等提高保障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按照三級預防原則切實減少慢性病發病人數和并發癥發生人數,減輕群眾的慢性病經濟負擔。調查還顯示:同時患高血壓、糖尿病兩種疾病的患者經濟負擔要大大高于患單一疾病的患者,因此也應加大對這部分負擔最重患者的醫療救助、經濟扶持等措施。
參考文獻:
[1] 流麗生,龔蘭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本)[J].中國醫藥導刊,2000,(2):3-25.
[2] 劉克軍,王梅.我國慢性病直接經濟負擔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05,10(24):77-80.
[3] 張開金,姜麗,邱曉艷,等.南京市中老年慢性病病人直接經濟負擔研究[J].江蘇預防醫學,2009,20(2):4-7.
[4] 陳瑤,熊先軍,劉國恩,等.我國醫療保險對城鎮居民直接疾病經濟負擔影響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09,28(2):13-16.
[5] 陳曼莉,熊巨洋,徐澤霖,等.我國三城市高血壓患者疾病經濟負擔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0,26(9):674-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