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 要:目前我國已經有了眾多的蒙氏幼兒園或者蒙氏班。蒙氏教育法對于學前兒童在數的認知能力上的影響有著極大的作用,值得在中國現行的教育體系中得到推廣。
關鍵詞:蒙氏教育法;學前兒童;數認知能力
一、蒙氏教育法
近幾年,蒙臺梭利的幼兒教育理念在我國受到了越來越廣泛地關注。蒙氏教育法是由意大利已故的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創立的,有著完整的教育理念和與之相配套的教具,這種教育方式非常獨特,教育理念也非常先進。目前在學前教育領域都將其作為研究的重點,各個地區的幼兒園大部分都開設了“蒙氏班”,配備專門的老師和教具,運用蒙氏教育法來進行教育。
蒙氏教育法在對學前兒童的數學教育上有著如下的特點:(1)呈現數的方式的整體性。蒙氏教育法在教育學前兒童學習新的內容時,一般都是以組的形式或者以十位單位呈現給他們,這樣能夠讓他們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數與數之間的關系,認識序列間的規律,從而有效地提高學前兒童的概括能力。(2)滲透性的教學方法。蒙氏教育法重視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讓學前兒童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獲得數學知識,有利于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3)學前兒童的直接操作性。蒙氏教育法重視學前兒童通過自身的實踐和操作來獲得經驗,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為他們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4)對邏輯思維的培養。蒙氏教育法在數學教育中重視培養學前兒童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讓他們在實際的操作中進行邏輯思考,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的運用,通過“感官教育”來提高學前兒童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并在各種游戲中讓他們的邏輯思維得到鍛煉。
二、學前兒童對數認知能力的發展規律
學前兒童數認知能力的發展是兒童的思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標志著兒童思維發展的水平。總的來說,三到六歲的兒童在數量的估算上、數數的能力上以及視覺空間的認知能力上都有著明顯的年齡差異,但沒有性別的差異。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些能力都會有較大的提高。對數的認知能力在三個年齡班中表現出小班和中班的差異要明顯的大于中班和大班的差異,這就說明中班也就是四歲是兒童數的認知能力發展的飛躍期,尤其是數數的能力,所以要得到足夠的重視。
三、蒙氏教育法對學前兒童數認知能力的影響
(一)學前兒童對于基數的認知發展。二十以內的基數認知任務包括了說出總數,按數取物以及數的匹配。總的來說,對于數序的認知能力的發展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通過對不同年齡段的學前兒童進行研究發現,接受了蒙氏教育法的學前兒童在基數的認知發展上要優于沒有接受該種教育法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在完成基數認知任務時呈現出以下幾種情況:(1)不能說出數的總數或者說出的總數出現錯誤;(2)用手指逐一點數,而且在數數的時候要發出聲音,必須進行外化的操作;(3)用手指逐一點數或者唇部有動作地進行默數,呈現出部分外化的操作;(4)不用手指點數或者默數而直接說出結果,呈現出內化操作。
(二)學前兒童對于數序的認知發展。對數序認知的任務包括了比較數的多少、指認數序、補充數序以及實物排序。總的來說,對于數序的認知能力的發展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通過對不同年齡段的學前兒童進行研究發現,接受了蒙氏教育法的學前兒童在數序的認知發展上要優于沒有接受該種教育法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在完成數序認知任務時呈現出以下幾種情況:(1)完全不能進行排序;(2)完成了部分的排序任務,但是存在錯誤;(3)正確地完成排序任務。在各個年齡段接受了蒙氏教育法的學前兒童在完成任務時更多的呈現出的第三種情況。
(三)學前兒童對于數的組成的認知發展。對于數的組成的認知任務包括了點數相加、實物相加以及補齊缺數。總的來說,對于數的組成的認知能力的發展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通過對不同年齡段的學前兒童進行研究發現,接受了蒙氏教育法的學前兒童在數的組成的認知發展上要優于沒有接受該種教育法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在完成數的組成的認知任務時呈現出以下幾種情況:(1)不能解決問題或者出現錯誤答案;(2)通過掰手指、默數或者借助其他的工具,雖然不熟練但是結果都正確;(3)不借助任何工具,從語言的信息中能夠直接得出答案,不但快速而且正確。在接受了蒙氏教育法的學前兒童中,大部分都能呈現出第三種情況,說明蒙氏教育法能讓幼兒在數的組成的認知發展上有更快的進步和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臺梭利創立的蒙氏教育法有著獨特的教育方式和先進的教育理念,近幾年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地推廣。蒙氏教育法在對學前兒童的數學教育上效果明顯優于了普通的教育模式,讓幼兒在對數的認知上有更快的發展,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所以被許多的幼兒園所使用,以更快更科學地提高學前兒童數的認知能力。
參考文獻:
[1] 周強.蒙氏教育法對學前兒童數認知能力影響研究[J].心理科學,2010,31(2):48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