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成武
(廣州從化技工學校 廣東從化 510900)
社會穩定發展,經濟持續增長,大眾在物質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更加關心身體健康問題,各種各樣的鍛煉方式、健身方法不斷涌現出來,適于兒童的各種健康操、適于青少年的各種類型的舞蹈、適應中老年人的廣場舞等。而武術作為承載我國文化底蘊、傳統文明的古老技藝,其強身健體的效果也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認可、喜歡,其獨到的功能在中職院校教育方面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也是現階段教育中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不可取代的核心內容。
以中職院校武術教學現狀作為文章的調查對象。
根據調查研究的需要,通過在高校圖書館、網絡數據庫以及各期刊中相關文獻以及資料的查閱整理,搜集課題研究所需數據,為文章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與此同時,大量閱讀與我國武術發展有關的資料、文獻以及高等學校武術教學的經驗與成果等書籍,強化專業知識水平,獲取更多專業知識信息,給文章的研究與分析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對資料、文獻等進行統計分析的同時,靈活的運用推理、比較、綜合以及歸納等方法,對得到的信息與資料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嚴格、公正、客觀的對中職院校武術教學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
對調查得到的資料以及相關的有效數據進行分類與整理,再通過Excel與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與分析。
2.4.1 選擇調查對象
為了保證調查的順利性與及時性,從50所中職院校當中選擇12所作為本次調查與研究的對象。同時,在選擇的過程中,遵循被調查者要具有代表性的原則,從教學質量、校區分布以及地理位置三個方面對被調查院校進行綜合考慮。
2.4.2 發放問卷、回收問卷
通過電子郵件以及現場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兩種方式相結合的方法實施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2.4.3 對問卷的有效度進行檢驗
問卷回收后,通過專家評判的方法進行檢驗,對于學生的問卷設置比較合理、合理、非常合理以及不合理四個評價等級。
2.4.4 對問卷進行信度檢驗
信度檢驗的方法選擇再測法,也就是對其他中職院校的學生進行連續兩輪的測試,然后與先前的調查結果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對比結果滿足調查所需要求。
3.1.1 學生對武術的認知情況
學生本身對于武術的認知水平對武對中職院校武術教學具有重大影響,若是認知水平較高,那么對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若是相反的話就會給教學帶來巨大阻力。武術具有豐厚的底蘊,講究內外兼修,因此,若是不能對武術的發展、內涵有個明確的認識,與對武術理論有較深理解的學員相比,前者的學習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就會明顯的下降。表1是某中職院校對學生武術認知情況進行的調查。

表1 學生對武術認知情況的調查表

表2 學生對武術課程學習興趣調查表

表3 中職院校武術教學場地狀況表

表4 中職院校武術教學器材狀況表
通過表1可以看出,對武術非常了解的人數只占了8.8%,了解的占了19.7%,而人數最多的就是選擇一般的,占了31.2%,剩下的不太了解與不了解二者和在一起占了40.3%,除此之外,表1中還可以看出,認為武術比較重要以及非常重要的人數占到了46.3%,而認為不重要及不太重要的人占了25%,由此可見大多數學生對于武術重要性的認識還是比較深刻的。武術不僅是中職院校學生的學習任務,更是強身健體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員應當從理論與思想認識入手,提高學生對武術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加深他們的學習興趣,起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3.1.2 學生對學習武術的興趣情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某件事物有了興趣,才能推動人去了解事物、認識事物、探索事物,才能使學生更加容易的接近真理。對于體育來說,興趣就是對體育信息、體育運動的關注與喜愛,有了喜愛與關注,才能逐漸的演變成探知的動力。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學生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的引導,帶著探索、向往與喜好投入到學習中,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通過表2能夠看出學生對武術課程學習興趣,在536名被調查的學生中,對武術課程興趣一般的人數所占比例最大,達到了35.6%,感興趣的人數占23.1%,處在第二位。不太感興趣的占21.5%,處于第三位。不感興趣的占12.5%。所占比例最少的要屬非常感興趣的人群,只占了7.3%。通過實際調查可以發現,對于武術課程非常感興趣的人數只占了很少一部分,當然,不感興趣的人數也只是很少一部分,大多數都處在一般以及略感興趣這兩部分中,由此可見,在中職院校武術教學中,要講提高學生對武術的學習興趣作為與教學同等重要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2.1 中職院校中教學場地狀況
在武術教學過程中,盡管場地不是教學效果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但是卻是阻礙教學科學化、規范化的原因之一。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促進教學工作開展、使武術教學逐漸的高效化、規范化、科學化的有效力量。學生面對條件落后的場地會產生抵觸心理,漸漸的就會演變成對學習武術失去興趣,大大降低武術教學的效果,為更深入研究場地對于武術學習產生的影響,突出其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對所選12所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查。
在被調查的12所學校中,在室外的水泥場地進行武術教學活動的占了50%,可見室外教學過程中,水泥場地的利用率比較高。院校內部設有室內武術館并且能夠充分利用的學校占33.3%,可見武術館建設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的。直接在磚地或泥土場地上進行教學的院校占16.7%,由于收到天氣情況的影響,因此教學環境比較差。面對相應的情況中職院校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為武術教育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見表3)
3.2.2 中職院校武術教學器材狀況
中國古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階段我國中職院校體育教學設施落后已經成為較為普遍的一個現象,嚴重影響到我國體育教育的發展。在武術教學器材方面,同樣才在這樣的缺陷。
通過表4能夠清晰的發現,滿足教學狀況且器材齊全的院校有4所,占33.3%,器材較為齊全,基本能夠滿足教學需求的有5所,占41.7%,還有3所不能滿足武術教學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國中職院校中,還有不少的一部分學校不能在器材方面滿足武術教學的需求,這將直接影響到武術教學的效率。此外也能從側面反映出,當前還有很多中職院校的領導人員沒有給予武術教學足夠的重視。當然還包括一些其他情況,比如器材管理不嚴格、保管不善,經常出現丟失或損壞的現象等。而若想提高武術教學效率,教學器材方面存在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在現代中職院校武術教學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與困難,而面對這樣的現象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應當提高學生對于武術學習的認識,讓學生明確學習武術是培養強健體魄最為有效的途徑,更是建立終身體育行為的良好措施。其次,強化硬件設施建設,包括教學場地、教學環境的改善,教學器材上充足的保障等。只有圍繞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加大教學投入力度,才能在中職院校武術教學上取得良好的成果。
[1]王建華,張德福.中小學武術教材建設的回顧與今后走向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2).
[2]郭志禹.中國武術發展模式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2).
[3]姜全傳.體育選項課的可持續發展[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