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煤礦生產中機電事故的原因,提出加強煤礦機電事故的預防措施,在煤礦生產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煤礦;機電管理;問題;措施
一、新形勢下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機電管理職能部門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大多數礦井機電科都承擔兩種職能:機電管理和機電生產。機電科管理人員的主要精力放在生產上,管理作用沒能充分發揮。一些地方煤礦的領導對機電管理重視不夠,機電職能管理作用淡化。
(二)對機電標準化工作認識不足。一些礦井沒有專職機電標準化管理人員,多為兼職。部分機電職工標準化意識差,未能做到上標準崗、干標準活。
(三)設備檢修不到位。現在正規煤礦大多采用了采煤機、運輸機、掘進機、支架等一系列的先進設備,逐步由機械化向自動化邁進,但設備長時間運行會造成自然磨損,在設備運行當中職工操作失誤會引起設備損壞,這就要求對設備進行認真、細致、全面的檢修。現在的維修人員整體業務素質較差,對設備的檢查維修是壞哪兒修哪兒,年檢月檢工作很難按規定進行。
(四)設備存在隱患較多。目前,機電設備投入嚴重不足,致使煤礦機電設備更新速度較慢,設備相對老化,很多煤礦的生產設備自90年代初至今已基本上無更新,設備陳舊,達不到《煤礦安全規程》標準要求的超服務年限設備仍存在,且在一定時間內難以解決。煤礦機電設備陳舊老化,不能保證設備的及時更新和必要的安全投入,是發生機電事故的重要原因。
(五)機電技術力量薄弱,技術手段落后。一些地方煤礦技術人員嚴重不足,技術管理不能指導生產,以政帶技的現象相當普遍。井下供電“三大保護”未能按技術要求進行整定、測試、檢查,一些儀器儀表老化而且不全,測試手段和方法落后等。
(六)煤礦工人基本素質普遍偏低。在煤礦工人中,多數人不具備基本的安全保護技能,有章不循者比比皆是。尤其是特殊工種作業人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本來掌握的特種作業技術就不嫻熟,再加上人員頻繁更換,都給安全埋下隱患。
(七)機電培訓走過場。盡管地方煤礦的機電培訓工作年年進行,但針對性、實用性不強,抽象理論講解,職工無法在實踐中應用。未能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培訓達不到目的。
(八)資金不足。地方煤礦受資金制約,普遍存在設備數量不足、備品備件數量有限的現象。機電職工待遇偏低,一些高水平的機電技術人員紛紛跳槽,致使機電安全生產處于被動狀態。
(九)明確指導思想,實行目標管理,認真考評機電工作質量。礦井機電管理的總目標是使設備安全經濟合理運轉,追求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最優化,使設備綜合效率最高。每個礦井都要根據設備維修質量和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技術條件、領導重視機電工作的程度,制定具體的奮斗目標,逐步達到最高目標。
二、提高煤礦機電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穩定的安全投入機制,保證煤礦維護、維修機電設備所需資金足額、及時到位。對礦用安全設備、器材、安全防護用品及時檢測檢驗。特別對機電設備及機電設備輔助產品要嚴把質量關,杜絕不合格的產品的使用。
(二)加強特殊工種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礦特殊工種的技術性較強,要由思想端正、技術全面的工人來擔任,盡量少用或不用臨時工。
(三)努力提高礦工技能和經驗,加強思想教育工作。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引導教育職工,明確事故發生后的危害性,消除安全僥幸心理,增強安全意識。
(四)企業領導要重視機電管理工作,加強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堅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別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級領導和業務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工人的崗位責任制,明確每個人的崗位職責。并積極探索新的機電管理體制,使機電管理工作適應市場經濟管理的發展。
(五)認真落實規章制度。礦井機電管理的主要工作對象是設備,落實規章制度必須以管好、用好、修好設備為主要工作內容。目前急需重點落實的規章制度是:機電管理人員責任制度;設備使用操作規程;設備維護保養、檢查、維修、質量驗收制度;機電事故管理、設備現場管理、技術管理、綜合平衡、班組經濟核算等制度。
(六)計劃管理,綜合平衡。計劃管理是機電管理的核心。編制機電工作計劃,一般應根據機電設備的技術狀態、礦井生產計劃、企業財力和物力、機電施工技術力量、技術條件手段、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要求等進行編制并及時有力地正確協調平衡是計劃順利實施不可缺少的手段。
(七)實行技術人員責任制,強化技術管理。①嚴格技術文件的審批制度,分級負責,層層把關。②重視積累技術資料和科技情報的檢索工作,做好圖紙資料技術檔案的管理工作。③做好設備的運轉、檢查、保養、檢修、事故等記錄資料的分析整理,妥善保管,存檔備查。
(八)突出機電管理重點。①安全可靠性。②井下供電和提升運輸2個系統。③操作、維護、修理3個環節。抓好這三方面,礦井的生產秩序也就基本保持正常。
結束語:總之,機電設備管理是煤礦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直接關系到安全生產,始終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提高煤礦的機電管理水平,必須從基礎工作做起:以提高礦井機電設備安全可靠性為中心,以“管理、裝備、培訓”為原則,以標準化統攬工作全局,以經濟杠桿為手段,扎扎實實地搞好機電管理工作,確保礦井機電系統安全、可靠、高效運行。